風電設備行業利潤水平變動趨勢及技術水平特點(附報告目錄)
1、行業競爭格局
伴隨風電行業的不斷發展,全國風電年新增并網裝機容量持續增長,為上千家風電設備及零部件廠商提供發展空間。在平價上網等壓力之下,要求業內廠商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提高風電設備發電效率;而升級生產設備、批量化生產,也對降低生產成本有較大幫助,這共同導致風電設備零部件廠商產業集中度逐漸提高。產業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實現規模經濟,這對風電設備零部件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尤為重要,因而風電設備零部件行業市場份額向一線企業集中趨勢逾漸明顯。
陸上與海上風電產品因技術難度、成本構成、經濟效益等因素使得兩者發展水平不同,進而導致上游風電設備零部件廠商競爭情況及未來前景存在差異。從陸上風電設備行業來看,中游風電整機廠商頭部企業通過引進、消化、再創新得以快速發展,少數領先企業占據大額市場訂單的情況持續依舊。該等廠商憑借行業地位優勢,主導了與上游研發協同的過程,需要上游風電零部件廠商具備完備研發團隊,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快速響應其定制化需求。同時,該等廠商需求的產品逐漸大型化,要求生產廠商具備大功率產品的生產經驗,對產品批量交貨時點也有嚴格要求。因此,對上游風電設備零部件廠商擁有較強的議價能力,部分技術研發能力欠缺的風電設備零部件廠商間在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風電設備及零部件行業市場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從海上風電設備行業來看,因為發展時間較短更為謹慎,無論是新增裝機還是在建項目,幾家實力雄厚的國企在國內海上風機市場處于絕對主導地位,而海上風電產品的高技術標準和工藝要求他們在供應商選擇時更為嚴格,需要對上游風電設備零部件廠商的圖紙消化、工藝改進、質量控制以及供貨能力進行多方位考核,導致行業準入門檻高于陸上風電。目前,從事海上風電塔筒、樁基等海上風電設備零部件生產的企業較少 ,行業競爭體現在技術工藝、客戶品牌、產能布局等方面。
2、行業利潤水平變動趨勢及變動原因
風電塔筒、樁基等風電設備零部件產品是按照客戶提供的設計圖紙、技術標準,結合企業自身技術工藝、生產設備、管理經驗、制造水平等定制生產的非標準化產品,行業準入門檻相對較高。大規模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在工藝控制、材料檢測、工程經驗等各方面建立較強優勢,生產工藝較為先進、產品質量較高,其利潤水平相對較高。
風電塔筒、樁基等風電設備零部件行業的利潤水平受原材料價格波動、產品市場價格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原材料方面,鋼板是風電塔筒、樁基等風電設備零部件的主要原材料,鋼材市場的價格波動對產品的毛利率水平影響較大。產品市場價格方面,風電塔筒、樁基等風電設備零部件的價格通常由招投標或商業談判等確定,不同的市場競爭、技術難度、質量要求等情況將導致產品利潤水平有所波動。此外,海上風電塔筒、樁基因在吊裝出運設備、焊接疲勞強度控制、材料無損探傷檢測、工程設計經驗儲備均要求更高,能生產大兆瓦海上風電塔筒、樁基的生產廠商較少,短期內市場供給相對緊張,因此海上風電塔筒、樁基整體利潤水平高于陸上。
3、行業技術水平及技術特點
目前,我國已基本掌握兆瓦級風電機組的制造技術,主要零部件國內能夠自行制造。在風電基礎部件領域,就風電塔筒、樁基等而言,已經基本實現國產化,其技術特點主要體現在鋼板切割、坡口焊接、表面防腐等環節,對設計轉化、制造工藝、檢測技術等方面均要求較高,國內制造廠商雖然較多,但擁有高水平技術工藝的仍然是幾家龍頭企業,整體市場相對集中。
同時,風電機組大型化趨勢日益顯現,對風電設備零部件廠商的研發、生產及檢測水平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產品研發方面,大功率風電塔筒、樁基會對所用材料進行升級,對具體焊接參數、工藝流程、精度控制均有更高要求,生產廠商需對各道生產工序進行基礎研發和參數調整;生產設備方面,大功率風電塔筒、樁基通常管徑較大、壁厚較厚,常規的低功率生產線無法完成卷圓工序,需要針對新的產品進行技改或設備更換;質量檢測方面,中厚板、大尺寸產品為缺陷檢測提升難度,除對檢測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外,還需要通過技術合作和檢測試驗來確保大功率產品的檢測流程可靠、檢測結果可信。
海上風電塔筒、樁基除具備上述行業特點外,還需在抗腐蝕、抗臺風、抗海水沖撞等方面具有更可靠的設計,且單段長度長、直徑大、重量大,因此在生產過程中要特別重視焊接缺陷控制、防腐效果等特殊技術要求,因而生產廠商較少。因此,國內廠商需在技術儲備、生產設備、管理經驗各方面具備較深厚積累,方能保持自身市場競爭力。
4、進入本行業的主要壁壘
風電設備零部件制造行業存在較高的技術工藝壁壘、市場認可壁壘、資金規模壁壘和人才壁壘,具體如下:
(1)技術工藝壁壘
風電設備零部件具有產品差異大、質量要求高、供貨周期緊等特征,制作流程復雜且周期較長,需經過長時間的技術研究、經驗積累方能產出合格優質的產品。同時,不同客戶產品標準不同、技術要求繁雜,需要根據各項目情況對設計院提供的設計藍圖進行拆解、研發、試制,確定制造時采用的具體參數及制備方案,并在原材料采購、生產過程監測、出場檢驗等多方面進行全過程管控,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工藝和生產設備,輔以長期積累的專業領域技術經驗,方能在質量、功能、交貨等各方面滿足下游客戶的嚴苛的定制化設備零部件需求。因此,對于新進企業而言,由于缺乏工程經驗和技術儲備,無法快速響應下游客戶需求,難以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此外,海上風電塔筒、樁基等需在抗腐蝕、抗臺風、抗海水沖撞等方面具有更可靠的設計,且單段長度較長、直徑較大、重量較重,制備過程中對焊接并行控制、機加工精度控制、涂裝質量控制、缺陷檢測修復等環節要求較高,僅有部分實力較強的廠商掌握了高品質、大功率海上風電塔筒、樁基的制造技術,大量中小企業較難進入主流市場。因此,對于新進企業而言,存在技術工藝壁壘。
(2)人才壁壘
風電設備零部件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且國內起步較晚、發展較快,這對企業提出較高的技術迭代要求。風電塔筒、樁基等屬于大型鋼結構產品,需要材料工程、機械自動化、工業設計、工程管理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國內大型風電設備零部件廠商已組建較為完整的技術人員梯隊。但總體而言,想要實現大功率、降本增效以及國產化替代等目標,仍然存在研發、技術、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缺口,特別是系統掌握風電理論并具有風電工程開發、設計、建設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相對較少。因此,本行業對新進入企業構成了較高的人才壁壘。
(3)資金規模壁壘
風電設備產品制造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初期投入的資金規模較大。風電塔筒、樁基等屬于大型鋼結構產品,其生產制造需要大噸位門式起重機、厚板卷板機等大型設備,根據生產流程還需進行大量場地工裝及設備改型,固定資產投入較大。同時,為滿足客戶交期較緊、交貨量大的需求,需要在前期研發、原材料采購方面墊付資金,流動資金投入較大。此外,風電行業的大功率趨勢也對生產廠商提出更高要求,生產廠商需要需對生產、檢測設備持續進行投入,并在吊裝、儲運等生產環節進行設備升級,方能持續保持市場競爭力。因此,對新進入者而言,存在資金規模壁壘。
(4)市場認可壁壘
風電塔筒、樁基等風電設備零部件產品要求可靠使用壽命在 20 年以上,產品質量對于保障發電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持續性至關重要。下游客戶在選擇上游供應商時,都需通過長期、謹慎的考核,并在選擇供應商時重點關注實際產品的銷售業績及運行情況,選定產品穩定性和可靠性高的供應商進行采購。而新進入者因質量標準不明晰、生產過程管理不健全以及技術不夠成熟等因素,難以獲得實際訂單進行測試改進、提升設計能力和產品質量穩定性,與下游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存在困難。因此,嚴格的市場認可標準成為較高的行業進入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