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資源之再生塑料行業發展前景(附報告目錄)
1、廢塑料改性再生行業發展現狀
再生塑料行業是塑料行業重要組成部分,是解決廢塑料問題的關鍵行業,是變廢為寶、降低生態環境污染和減少碳排放的重要產業。
(1)廢塑料污染嚴重亟待通過循環使用解決
廢塑料被認為是污染環境的罪魁禍首,正在成為全球污染之殤,化解廢塑料的污染迫在眉睫。自1950年人類大規模制造塑料制品以來,全世界共制造了83億噸塑料,其中63億噸變成垃圾。塑料在廢棄之后由于不可降解,形成微塑料進入環境,造成了對海洋和環境的嚴重污染,嚴重威脅了生態環境和人體的健康。2021年Sciene雜志在創刊125周年之際提出的全世界最前沿的125個科學問題中,與塑料污染相關的問題就有兩個。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再生資源行業細分市場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為進一步加強對塑料污染的治理工作,我國在2019年9月9日召開的第十次會議上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會議指出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產品,增加綠色產品供給。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環節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
解決塑料污染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至少需要從兩個維度尋找解決方法。一是減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量,大量推行可降解塑料,從污染源頭進行減量,解決增量問題;二是提高現有廢塑料的回收利用率,走塑料循環再生之路,減少塑料垃圾泄露到環境中的物質量。為提高塑料回收利用率,各國都提出了要求塑料制品中添加再生塑料的比例要求,各消費品品牌商也紛紛做出了再生塑料的使用承諾。
再生塑料是塑料的再利用,通常是指通過預處理、水洗、分選、熔融過濾與造粒等物理工藝方法對廢舊塑料進行加工處理后重新得到的塑料原料,是對塑料的再次利用。同時,對于有些低價值的、混雜的廢塑料使用物理回收工藝無法達到很好的效果,也會采用油化、高溫熱解、水解等化學工藝方法,轉化為塑料的單體原料等,但通常化學回收工藝成本比較高。
隨著全球塑料消費量逐年增多,各國對廢塑料的回收利用越來越重視,并提出了提高塑料回收率的目標,也針對生產企業提出了使用再生塑料比例的要求和時間表,這將有力促進廢塑料回收率的大幅提高并解決塑料污染問題,還能在不減少塑料消費的情況下明顯減少石化合成塑料的使用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2019年3月歐洲議會通過一項議案,要求到2029年,歐盟成員國必須達到90%的塑料瓶回收目標,到2025年必須含有至少25%的再生成分,到2030年必須含有30%的再生成分,這將避免價值250億美元的環境損害。
隨著塑料制品的高消費量和社會蓄積量的增長,廢塑料的產生量也不斷攀升。我國每年廢塑料回收利用量為1,600萬噸-1,800萬噸,但是廢棄塑料回收率仍在較低的水平。隨著回收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我國廢塑料回收量也將迎來高增長階段。
著眼當前與未來,塑料的巨大消費量還會提高,再生塑料理應進一步增長,但是國內再生塑料行業面臨著企業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環境保護差等明顯的問題,整個行業亟待轉型和升級,這與早期再生塑料產品的市場定位有很大關系,簡單的再生加工后得到的再生塑料品質不高,常用于單純為了降低成本而少量添加到原生塑料里使用。低效益的小企業既污染了環境,還低價競爭打擊了環保規范的大型企業在廢塑料再生制造行業的發展積極性,行業亟需通過政府正確導向與政策法規支持,加快技術裝備的革新、企業的整合,進一步帶動國內再生塑料行業規范化、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我國再生塑料產業在緩解資源短缺、降低企業制造成本以及減少環境污染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循環經濟和再生產業的發展,再生塑料行業也將在國家政策的正確引導下走上規范化、集約化、科技信息化的發展道路。
(2)改性塑料行業發展迅速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稀PVC、聚苯乙烯PS)基礎上,經過加工改性,使其具有阻燃、抗沖、高韌性、易加工性等更加優越性能的塑料。改性塑料的應用覆蓋了家電、汽車、辦公設備、電子電器等傳統行業和軌道交通、精密儀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新技術領域。
近些年,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我國改性塑料需求逐年增長。通常采用改性化率(改性塑料產量/塑料產量)來衡量改性塑料行業在塑料工業中的地位。
我國改性塑料需求一直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改性化率不斷提升。我國改性塑料產業有20多年的歷史,改性塑料已成為現今新型塑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了塑料加工業的發展,同時促進了合成樹脂、助劑和塑料機械行業的發展。得益于汽車、家電等諸多下游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對新興材料需求的不斷提高,國內改性塑料市場行業規模增幅近年來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
改性塑料的市場需求雖然巨大,但經過多年發展,競爭加劇,特別是PP、ABS、PS等傳統品類改性塑料的競爭與成本壓力更為明顯,對上游石油價格較為敏感。質量穩定的再生塑料能夠很好地替代石化合成塑料,從成本上為改性塑料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契機。目前改性的塑料原料都是原生塑料,在碳中和碳減排的推動下,各大汽車家電廠都紛紛要求原料中添加再生塑料。以再生塑料為主要原材料進行改性將成為未來改性塑料行業的主要趨勢。
(3)改性再生塑料產業鏈整合趨勢
再生PP、PS、ABS塑料如果可以做到接近甚至達到原生塑料(石化合成樹脂)的性能與質量水平,并規模化生產,將在改性塑料的上游極大地影響原生塑料供需平衡并起到價格制衡作用,這非常有利于改性塑料行業的持續良性發展,意義巨大。在這種情況下,相關種類的改性塑料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將部分轉向再生塑料資源優勢者,而再生塑料資源優勢企業比較容易整合下游改性加工業務,從而進一步壓縮中間成本,促進行業效益提升。考慮到今后的“碳達峰、碳中和”需求,再生塑料資源優勢企業作為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中心,進行產業鏈整合與規模化發展,將是今后的大趨勢。
2、廢塑料改性再生行業發展前景
在市場需求增長的大背景下,廢塑料改性再生行業未來主要的發展動力還是來自于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廢塑料改性再生通過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以及對資源的過度消耗。
(1)再生塑料使用比例進一步提高
就全球而言,家電、汽車與日化等大量使用塑料的行業,當前對再生塑料的需求是來自于全球各地日益重視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推動,以及對于塑料污染治理的需求、低碳減碳的需求。生產企業通過大量采用PCR再生塑料來實現這一目的。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發布的《新塑料經濟全球承諾書2019春季報告》顯示,截止到2019年3月,已經有超過350家企業簽署全球承諾書,并明確宣布至2025年使用500萬噸再生塑料的目標。據預測,到2027年,全球PCR再生塑料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67億美元,在預測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0.6%。再生塑料行業是塑料循環經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大幅增加再生材料使用,塑料循環經濟將會帶來550億美元的新商機。
我國就“碳達峰、碳中和”做出了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加強廢紙、廢塑料、廢舊輪胎、廢金屬、廢玻璃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提升資源產出率和回收利用率”,“扎實推進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因此,可以預見,我國再生塑料的使用量占塑料使用量比例將持續提高。
《“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中明確部署了“十四五”時期循環經濟領域的五大重點工程和六大重點行動,包括城市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園區循環化發展、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示范、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創新等五大重點工程,以及再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利用、汽車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等六大重點行動。再次聚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利用、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為6大重點行動之一。
(2)廢塑料回收率將逐步提高
每年我國的廢塑料產生量超過6,000萬噸,廢塑料的使用量每年約1,600萬噸-1,800萬噸,國內廢棄塑料回收率平均約在25%-30%,低于國際50%的水平。隨著國內塑料消費量的持續增長,以及國內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完善,廢塑料的蓄積量及回收量還將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正是由于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廢塑料回收率依然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對于國內從事廢塑料改性再生的企業,發展前景廣闊。
(3)高品質再生塑料價格將保持增長
長期以來,再生塑料行業都以小型企業與家庭作坊為主,對于大量易于回收與利用的廢塑料進行了大規模的再生生產,并進入塑料制品生產領域,促進了各類塑料制品的成本降低和更大規模應用。但是,行業內大部分企業受技術水平所限,生產的再生塑料品質一般,通常是降級使用,只能走低端路線,無法滿足大型塑料制品企業在制品中大比例使用再生塑料的質量要求,形成巨大缺口。
因此,隨著環保要求提高再生塑料使用比例,優質塑料制品企業為確保產品品質不降低,對高品質再生塑料的需求將會持續增加,供需格局將會進一步改善,市場價格有望繼續增長。
(4)再生塑料行業將涌現更多大型企業
當前基于減少塑料環境污染、低碳、減碳的目的,很多世界500強企業已經走在前列,提出階段性的再生塑料替代原生樹脂使用比例的計劃與承諾,然而其對再生塑料的品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以預見高性能再生塑料的未來市場需求是巨大的,這將推動再生塑料企業的高技術化、集約與規模化發展,將會涌現出更多大型再生塑料企業,淘汰小型低技術水平企業,減少廢塑料回收二次污染風險,從而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廢塑料回收利用與污染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