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行業細分市場分析及行業壁壘構成(附報告目錄)
聚苯乙烯是現代化工業重要的基礎性化工原料,其中高抗沖聚苯乙烯(HIPS)則因具有更好的抗沖擊強度和韌性,是高附加值的環保型新材料,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同時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大背景下,國家配套了一系列與 PS 相關的政策,推動 PS 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降低對國外產品技術依賴,強化行業基礎支撐能力,形成更加完善的產業鏈及產業體系。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聚苯乙烯行業市場調查及前景預測報告》
1、下游行業狀況及對本行業的影響
高抗沖聚苯乙烯(HIPS)屬于國家新型戰略產業新材料。從下游需求方面來看,隨著國內消費升級以及綠色環保理念的不斷深入,高抗沖聚苯乙烯(HIPS)替代傳統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趨勢逐漸明朗,市場前景較為廣闊。HIPS 主要用于電子電器的外殼制造、高端玩具制造、高端日用塑料制品等,GPPS 主要用于對強度要求一般的玩具、文具、日用品、包裝以及光學材料等。下游市場的持續、穩定發展為聚苯乙烯行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了保障。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1)玩具產業
聚苯乙烯因其流動性較好、易于加工成形的特點,尤其是 HIPS 具有良好的韌性、抗沖擊性,環保性能優越,能夠滿足客戶出口至美國、歐洲的諸多性能指標檢測,成為了玩具生產中的重要原材料。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消費的不斷升級以及對外貿易的持續增長,玩具產業的銷售額持續增長。
我國玩具內銷金額從 2010 年的 56.47 億美元,增長至 2018 年的 120.19 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9.90%,出口金額從 2010 年的 100.76 億美元增長至 2019年的 311.37 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3.36%。近年受國際貿易形勢影響,玩具出口的增長率有所下滑。2020 年,玩具出口金額為 334.86 億美元,同比上升7.54%。
我國的玩具產業具有顯著的區域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廣東、浙江、江蘇等沿海地區,這些省市也是我國玩具產業發展比較成熟的地區。其中廣東省的玩具企業以生產電動和塑料玩具為主;浙江省的玩具企業以生產木制玩具為主;江蘇省的玩具企業以生產毛絨玩具、動物玩偶為主。廣東是中國最大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基地,而汕頭市則是廣東玩具生產企業最為集中、科技創新能力和產品科技含量最高的地區之一,形成了成熟和完整的產業鏈,產業集群效應極其明顯。
(2)電子電器
在發達國家,PS 的主要消費領域是包裝,約占總消費量的二分之一,而我國 PS 的主要消費領域為電子電器,用于制造外殼或零部件,約占 PS 消費總量的48%,在電子電器領域 PS 主要用于家用電器、LED 照明等。
①家用電器
在家用電器領域,HIPS 憑借產品優異的韌性以及光澤度,一般用于外殼的生產。家用電器領域中空調、彩電以及電冰箱占主導地位。
在家用電器領域,HIPS 憑借產品優異的韌性以及光澤度,一般用于外殼的生產。家電是目前改性塑料中應用最大的領域。我國已成為家用電器生產和消費大國,是全球家電的制造中心。2010 年至 2020 年我國的空調及彩電產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 6.50%、5.10%,洗衣機、電冰箱的產量總體保持穩定,洗衣機最近幾年基本維持在 6,000 萬至 8,000 萬臺左右的產量,電冰箱則基本維持在 7,000 萬臺至 9,000 萬臺左右的產量。家用電器的穩定及持續發展,尤其是出口市場的進一步擴展,帶動了 HIPS 的發展。
此外,PS 除在傳統家用空調、彩色電視機、家用洗衣機應用以外,在小家電領域也得到廣泛應用。隨著我國經濟穩步發展,城鎮化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升級,小家電作為高品質生活象征,愈受消費者青睞。家用電器的持續發展,尤其是小家電的快速發展,帶動了聚苯乙烯在該領域的需求增長,促進了聚苯乙烯行業的發展。
②LED 照明
LED 是一種可以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半導體器件。較白熾燈、氣體放電等光源,LED 光源具有光效更高、壽命更長、抗震性能好、光譜中無熱量和輻射、可實現豐富動態色彩變化及易于實現數字化智能控制的特點,是綠色照明的新型電光源技術。
由聚苯乙烯生產的高透光擴散板、導光板等光學材料主要應用于 LED 下游應用產業的通用照明、背光應用及顯示屏領域。隨著環保理念的深入,綠色照明日益成為消費者的理念,近年來我國 LED 照明市場規模呈現快速增長趨勢,促進了擴散板、導光板等光學材料產量增長,從而帶動了聚苯乙烯在該領域的應用增長。
(3)日用塑料制品
日用塑料制品系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須品,具有一定的剛性需求,是提升人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對塑料制品的環保要求也逐步提高,綠色低碳成為行業共識。
近年來,我國的日用塑料制品產量總體保持增長趨勢,嚴格控制“廢塑料”進口,使得部分以進口廢塑料為原料的日用塑料制品生產企業關閉,導致產量有所下降,而對于使用符合環保要求的“一手料”作為原料的塑料制品生產企業則帶來了更好的市場機會,進而帶動了對“一手料”的需求。
(4)塑料包裝行業
包裝由于具備保護商品、便于流通、方便消費、促進銷售和提升附加值等多重功能,在現代社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其下游涉及食品、電子、醫藥、日化、煙草、家電、機電等國民經濟各行各業,是商品流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包裝制造和消費大國,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已形成紙、塑料、金屬、玻璃等門類較齊全的包裝工業體系。
近年來,各類包裝制品的生產正逐步向經濟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塑料在包裝領域日益占據重要地位。我國塑料包裝以塑料薄膜/袋、塑料包裝箱和容器為主,包裝材料主要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
(5)醫用塑料制品
塑料作為一種十分重要的材料,在醫療衛生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既可制成一次性醫療器械如點滴瓶、注射器等,又能用于非一次性醫療設備如計量器、外科儀器等,醫用塑料領域是塑料工業最有發展潛力的市場之一。塑料在醫療領域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其良好的物理機械性能和化學穩定性。同時,由于其來源豐富、價格相對低廉,適合制成一次性醫療用品,可避免傳統材料制品因價格高昂而不得不多次使用導致的消毒和二次感染的問題;此外,塑料適合多種成型方式,便于加工成復雜的形狀和開發新型醫療產品,這些特點都促使其在醫療領域的需求擴大。
2、提高了聚苯乙烯廠商的盈利能力
禁止“廢塑料”進口后,國內曾存在的用進口“廢塑料”加工生產低端聚苯乙烯“二手料”的生產方式不復存在,國內聚苯乙烯產能缺口迅速擴大,產品供不應求,導致聚苯乙烯與原材料苯乙烯的價差、價差率呈持續提升態勢,國內聚苯乙烯生產廠商的盈利能力也隨之快速提升。同時,聚苯乙烯行業景氣度的提升,會鼓勵現有廠商擴大產能或者行業進入者新建產能,從而促進行業的國產替代和消費升級。
結合國家出臺的限制廢塑料進口政策、相關數據變化與鼓勵聚苯乙烯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規定,可以預見,隨著綠色中國理念的不斷推進深入、消費升級需求不斷提升,聚苯乙烯產業將逐漸形成以國產化為主、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并建立完整產業生態體系的格局。在強勁的需求和完善的配套產業政策的驅動下,必將迎來聚苯乙烯行業的蓬勃發展。
3、“碳中和”“碳達峰”對化工行業的影響
結合“碳達峰”“碳中和”現有政策文件來看,政府部門將積極推動化工轉型升級,提出明確的達峰目標和制定達峰行動方案,嚴格控制行業新增產能。
“碳達峰”、“碳中和”政策對化工行業影響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行業產能結構將優化調整
在碳減排背景下,國內各地政府陸續收緊對高碳排放新建項目的審批,部分地區甚至不再審批部分高耗能行業產能,如內蒙古在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2021年起,不再審批電石、PVC、合成氨、甲醇、乙二醇、燒堿、純堿、磷銨、黃磷、無下游轉化的多晶硅、單晶硅等新增產能項目。這意味著化工行業部分子行業即使有新增項目建設,也需要按照地區產業政策要求在區域內實施產能和能耗減量置換,化工行業進入壁壘將提高。另外,化工企業的單位產品碳排放量與其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密切相關,生產同種產品的情況下,產能規模越大、技術越先進,通常單位產量的碳排放越低。因此,置換產能也將更多地分配給具有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的領先企業。
“碳達峰”、“碳中和”政策將促進各地化工行業產能結構的優化調整,一方面,化工行業新增產能審批日趨審慎,進入壁壘提升,在需求仍保持增長的情況下,將有利于提升行業內企業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區域內規模較大、技術領先的企業在產能結構調整中獲取更多業務機會。
(2)促使化工企業提高技術水平,減少排放
未來隨著各地、各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具體細則的陸續出臺,將對化工企業的能耗、排放等標準做出更加嚴格的規定,從而促使化工企業不斷進行工藝改進和技術升級,以符合節能減排的要求,否則只能通過購買碳排放權配額來維持生產。長期而言,化工行業內技術落后而又無力技術升級的企業將陸續被淘汰,而具有技術優勢的企業不僅可以滿足節能減排要求而持續經營,還能對外出售富余的碳排放權配額,獲得額外收益。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政策的陸續出臺和深入實施,將改變化工企業的競爭格局,使得各化工企業的競爭不再局限于產品成本、品質等方面的競爭,各企業將加大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具有綠色生產技術的企業將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4、行業進入壁壘
(1)資質及準入壁壘
聚苯乙烯的主要原材料為苯乙烯,而苯乙烯屬于危險化學品,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以及《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許可證實施辦法》,從事聚苯乙烯的生產需要取得《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許可證》、《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備案》等諸多資質。同時,建設聚苯乙烯工廠需要履行包括環評、消防、安監等多部門嚴格的審批、驗收程序,建設周期較長,具有很高的準入門檻。同時根據國家發改委 2019 年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對于年產 10 萬噸以下的聚苯乙烯項目納入限制類。
此外,為進一步加強化工企業的統一管理、統一規劃,近年來國家要求“化工企業入園”,2014 年 3 月我國發布《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提出“危險品生產和儲運等環境風險較大的搬遷企業,必須遷入依法設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齊全并經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產業園區。”2016 年 7 月,我國發布的《關于石化產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提出“全面啟動城鎮人口密集區和環境敏感區域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入園或轉產關閉工作。新建煉化項目全部進入石化基地,新建化工項目全部進入化工園區,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和化工園區。”新進入者必須于貼近市場或毗鄰主要苯乙烯廠商的化工園區建設,這無疑具有較高的選址建設難度,提高了準入門檻。
因此,本行業新進入者面臨較高的審批準入門檻以及資質門檻。
(2)技術壁壘和人才壁壘
聚苯乙烯行業整體上工藝技術較成熟,但行業內企業通過對工藝技術進行改進創新、對產品配方進行改良或改性,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形成了各自的研發體系和生產體系,構建了獨特的競爭優勢和準入門檻。
聚苯乙烯的生產過程中影響產品品質的關鍵環節較多,對于技術人員的要求較高,技術人員的經驗和工藝水平對于最終產品的品質特性具有重要作用。新進企業由于缺乏掌握關鍵工藝技術的研發人員和技術人員,難以正常、穩定地組織生產。此外,作為典型的化工行業,生產技術的改進不僅產生于實驗室階段,更重要的是在大規模生產的過程中對工藝和流程的經驗性控制與總結,這種技術通常以非專利技術的形式存在于一線生產技術工人和研究人員的經驗中。行業的技術發展主要依賴于廠家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地總結和積累經驗,改善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新進入者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深厚的行業經驗積累。
因此,本行業現有企業已經積累起來的技術研發體系、創新能力、人才隊伍以及生產工藝經驗,給新進入者造成很大的技術壁壘。
(3)資金與規模壁壘
聚苯乙烯行業總體生產工藝較為成熟,新進入者必須建設較大產能規模才具有更大的盈利空間,因此行業屬于資本密集型,生產建設投入較大。同時,國家各項趨嚴的環保政策、安全生產政策等對化工項目的環保、安監、消防要求極其嚴格,除購置正常的生產設備外,還需要配置相應的安全設備、環保設施、消防設施等,導致新建項目的建設周期較長,這對新進入者而言投資金額和時間成本大大增加。
因此,本行業對于新進入者具有較高的資金與規模壁壘。
(4)品牌與區位壁壘
聚苯乙烯一般是下游客戶制造各類塑料制品的重要原料,其對聚苯乙烯產品質量的一致性、環保指標、供貨的穩定性等要求較高。下游客戶鎖定供應商后,一般會根據聚苯乙烯的性能調試好生產工藝參數,并保持連續、穩定生產,在聚苯乙烯質量或價格未出現重大變化的情況下,下游客戶一般不會更換聚苯乙烯供應商,否則其將重新調試工藝參數,影響生產的連續性及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增加生產成本。因此,聚苯乙烯生產企業一旦與下游客戶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雙方的合作通常比較穩定,即聚苯乙烯企業在客戶儲備方面具備先發優勢,并在客戶中樹立了品牌優勢,從而對新進入者構成較高的客戶與品牌壁壘。
此外,聚苯乙烯產品屬于化工原料大宗商品,存在一定的銷售半徑和采購半徑,新進入者必須于貼近市場消費地或原料供應生產地,工廠建設選址難度大,對新進入者構成較高的區位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