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午夜亚洲WWW湿好大_野外做受三级视频_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相關推薦
生物基質行業面臨的三大前景及三大壁壘構成(附報告目錄)
發布日期:2021-08-14 07:45:24

生物基質行業面臨的三大前景及三大壁壘構成(附報告目錄)

1、行業綜述

基質作為植物種植的固體栽培介質,通過人工創造的環境條件取代植物根系生長所需的土壤環境,最大限度的滿足植物根系對水、肥、氣等諸條件的要求,發揮作物生產的最大潛力;便于實現自動化、工廠化和連續耕作。它以農林廢棄物為主要原材料,符合當今低碳環保和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按有機基質的不同用途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無土栽培基質;二是扦插或育苗用基質;三是作為土壤改良劑用的改良基質。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生物基質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       2-210Q40J556118.png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1)無土栽培基質

無土栽培基質行業僅有幾十年的歷史,其特點是以人工創造的優良環境條件取代通常根系生長的土壤環境。實踐證明,無土栽培具有節水、節能、省工、省肥、減少環境污染、防止連作障礙、產品無污染及高產、高效等一系列特點。且無土栽培設施成本低,技術簡單,非常適合西北環境惡劣、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園藝生產,適合作為非耕地上的、低成本的一種生產模式。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無土栽培商業化生產的國家,主要集中在干旱、沙漠地區,主要栽培作物有黃瓜、番茄等蔬菜,無土栽培面積超過 2 000 hm2。荷蘭是無土栽培最發達的國家,其無土栽培面積達4 000 hm2,有64%的溫室都采用無土栽培技術。日本也是無土栽培較發達的國家,其無土栽培以巖棉培和NFT 為主。無土栽培面積約 300hm2。現在世界上商業性無土栽培是以基質栽培為主。世界各國采用無土栽培主要生產蔬菜、花卉和水果,在歐盟國家溫室蔬菜、水果和花卉生產中,已有 80%采用無土栽培方式。

無土栽培作為一項新的現代化農業技術,具備許多優點:a、作物長勢強、產量高、品質好;b、節水、節肥、節約人力;c、病蟲害少,避免土壤連作障礙;d、能夠極大的擴展農業生產空間;e、有利于實現農業現代化生產。由于我國無土栽培技術起步較晚,導致我國無土栽培在設施園藝中的應用規模和范圍極小,面積約占設施園藝面積的千分之二,我國設施園藝產品的產值與勞動生產率只相當于發達國家的1/10。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關注度的提高,無土栽培在我國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2)工廠化育苗基質

工業化育苗是隨著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農業規模化經營、專業化生產、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而出現的一項成熟的農業先進技術,是現代化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化育苗能充分發揮現代化設施農業的優勢。縮短育苗時間,節約種子用量,降低種苗生產風險等優點。

(3)土壤修復行業

我國土壤污染正呈日趨加劇的態勢,2014 年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我國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地面積近2000萬公頃,全國土壤總的超標率為16.1%。《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提出將圍繞 “農業用地”對土壤污染進行分類治理,且通過第三方治理,把土壤污染責任和任務落實到政府及企業。下一步國家將細化財政、稅收、貸款優惠等措施,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土壤污染治理。2020年全國正式啟動土壤修復工程項目668個,總項目金額約為102.97億元,覆蓋全國除西藏、港澳臺以外的30個省(市、區)。與2019年相比,項目金額增長8.31%,項目數量從354個項目增加到668個項目,數量增加非常明顯。近三年全國土壤修復工程市場總金額總體較為穩定,近兩年基本維持在一百億元左右。“十四五”規劃綱要100個重大工程涉及開展1000萬畝耕地修復和4000萬畝被污染耕地的風險管控。以耕地修復1.5萬元/畝計算,僅耕地污染土壤修復項目金額在“十四五”期間預計將達到1500億元,平均每年項目金額達到300億左右。巨大的投入背后是廣闊的市場空間,預計我國土壤修復潛在市場將達上萬億元,甚至幾十萬億元。

2、發展前景廣闊

(1)有機食品的推動

目前市場上對有機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場前景好,市場銷售價也遠高于普通食品。英國有機食品協會為此制定了嚴格的有機食品規則,其中提及以無機基質為主的基質是以營養液為基礎的,而營養液是以化肥和化學試劑為基礎配置的,因而在其上種植的產品不能稱為有機食品。只有在有機基質上培育的蔬菜才算進入了有機食品的門檻。隨著民眾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的提高,將為本行業提供持續拉動力。

(2) 環保理念的加強

90 年代有機基質又重新得到重視,特別是各種廢棄物的利用使無土栽培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隨著產業化工業化生產規模的提高,各種副產品和廢棄物的排放量日益增多,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農作物秸稈,動物糞便,污泥,枯枝樹葉,各種有機廢物,如椰子殼,甘蔗渣,糖渣等都已相繼成為主要的無土栽培基質材料。廢棄物的可循環利用,是基質開發的方向,其中有許多可用于無土栽培生產。

(3)國家政策支持

3、不利因素

(1)行業體制制約

長期以來,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國有科研院所、高校為我國基質品種開發的主要科研力量,但生產、銷售工作則主要由銷售公司完成,該狀況導致科研與市場脫節,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形成了嚴重的制約。目前,我國生物基質行業科研能力不足的問題仍較為突出,在目前逐步全球化的市場競爭中,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持續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和產品將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2)行業人才缺乏

我國生物基質行業從傳統行業體制發展至今時間相對較短,行業內的高端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嚴重不足,制約了行業的發展。而世界上的生物基質行業已經從傳統農業產業中分離出來并逐漸演變成了一個全新的產業體系,這一體系包含雄厚的資本、諸多前沿科技、龐大的營銷服務體系、先進的品牌經營理念和企業管理能力等。

4、行業基本風險特征

(1)行業競爭風險

生物基質行業為農產品初加工服務中的生物基質生產銷售,由于本行業準入門檻不高,中小企業數量較多,中低端市場競爭激烈。與此同時,部分生物肥料、有機肥料行業企業和外資企業憑借其技術、資本等優勢進入基質行業,將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競爭程度。

(2)企業規模小,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基質生產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生產規模較小,從行業的整體來看,絕大部分企業還存在設備簡陋,生產工藝落后,產品質量不高等現象。由于缺少相關的檢測條件和技術人員,很多企業無法對產品的質量進行把關,不能保證產品的應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質的推廣和應用。

5、進入行業的主要壁壘

(1)技術壁壘

中低檔基質產品已經無法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空間,因此產品的升級換代是從激烈的行業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的關鍵。由于技術工藝水平升級需要長時間(3-4年時間)的研發和實踐,長期重視技術研發形成技術優勢的企業能夠在競爭中走在前列,從而對新進入企業形成一定的技術壁壘。

(2)資金壁壘

目前我國生物基質行業,尤其是中低端市場處于完全競爭的局面,導致了行業利潤空間有限。傳統作坊式企業已經無法在市場中生存,該行業需要進一步通過規模效應和產品換代取得超額利潤。此外,產品升級亦需要投入相對較多的資金用于研發和購買設備,因此資金問題將是進入行業門檻并實現盈利的重要壁壘。

(3)品牌壁壘

目前基質市場集中度偏低,企業誠信度及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這種情況下,客戶往往會選擇合作較好的企業長期合作。新進企業要想樹立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需要投入更多資源,成本較高。同時,基質生產商一般需要對土壤進行測土分析和植物特性分析,并有針對性為客戶提供服務,因此客戶粘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