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午夜亚洲WWW湿好大_野外做受三级视频_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相關推薦
汽車行業趨勢及汽車金融滲透率持續提高(附報告目錄)
發布日期:2021-08-23 11:21:26

汽車行業趨勢及汽車金融滲透率持續提高(附報告目錄)

自 19 世紀后期誕生以來,汽車產業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形成了美國、歐洲、日韓三大成熟市場和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共同發展的格局。根據國際汽車制造商協會(OICA)的統計,2020年全球49個國家2020年總計生產汽車7762.16萬輛,比2019年的9217.58萬輛下降了15.79%。全球汽車銷售7797.12萬輛,比2019年的9042.37萬輛下降了13.77%。

目前,中國、美國、日本、歐洲、印度仍然是新增汽車銷量的最大市場,其中美國、歐洲和日本三大成熟汽車市場近年整體發展放緩,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成為全球汽車銷量增長的主要增長動力。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汽車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1. 行業發展特點

汽車行業是資本、技術密集型行業,汽車生產的制造流程復雜、產品周期長,與信息、機械、電子等其他行業具有很強關聯性。隨著以互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飛速發展,與汽車產業融合不斷加深,汽車產業技術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和重塑。

汽車行業具有明顯的周期性,受外部因素拉動影響顯著,特別是乘用車行業。一般來說,消費者對汽車的消費往往取決于對其收入狀況及對宏觀經濟前景的樂觀程度,汽車行業景氣度與宏觀經濟的景氣程度高度相關,在經濟繁榮階段汽車行業景氣度普遍較高,反之則景氣度較低。

汽車行業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在銷售方面,一、二線城市的換購需求和三、四線城市的新置需求將是國內汽車市場未來發展的兩大驅動。在經濟相對發達的沿海地區和一、二線城市,汽車消費水平較高,汽車普及率已經較高,以換購需求為主;而在中西部地區和三、四、五線城市及農村,汽車銷量和普及率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以新購置需求為主。在生產配套方面,國內汽車產業圍繞東風公司、上汽集團、一汽集團、長安汽車等幾家規模較大的汽車集團,在長三角、東北以及中部等地區形成了幾大較為完備的產業鏈集群。

另外,汽車行業的生產、銷售存在季節性變化。對我國汽車生產行業而言,“五一”“十一”“春節”“金九銀十”等期間一般為銷售旺季,季節性變動趨勢顯著。近年來,汽車行業季節性特征有所削弱,汽車生產企業新產品投放時間、推廣力度和計劃對消費者的影響日益明顯。

2、 汽車金融行業概況

汽車金融業務與汽車行業發展密切相關,汽車銷量將直接對汽車金融公司的業績產生重要影響。汽車金融作為汽車行業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產業鏈條,在汽車銷售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各大汽車集團旗下都擁有汽車金融公司,其汽車金融業務已經成為整個汽車集團的重要利潤來源之一。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汽車金融服務行業起步較晚,資金來源相對不足,整體盈利能力有待提高,汽車貸款滲透率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我國汽車金融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受政策、宏觀經濟、消費觀念、技術等多方面利好因素驅動,我國汽車金融行業快速增長。政策方面,包括《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中發〔2018〕32 號)和《關于印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 年)的通知》(國辦發〔2018〕93 號)在內的多部法律法規鼓勵汽車流通和消費升級的政策陸續出臺,促進汽車金融服務行業快速發展。宏觀經濟方面,國內生產總值與居民可支配收入穩健增長,消費水平持續提高,促進了信貸規模高速增長。消費觀念方面,消費者對汽車金融等消費信貸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滲透率不斷提升。技術方面,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提高了汽車金融的效率和風控能力,利好汽車金融行業的穩健發展。

3、 行業發展趨勢

(1)傳統燃油汽車

傳統燃油車在未來一定時期內仍是市場主力,隨著各國對油耗及排放限制要求的逐步落實,節能減排是傳統燃油車的未來重點技術方向。在乘用車方面,日本正進一步提高發動機熱效率,重點研究稀薄燃燒、減少冷卻損失和可變壓縮比等技術;美國主推發動機增壓小型化,重點研究減摩技術、噴油技術、增壓技術、稀燃技術等;歐洲進一步研究直噴理論空燃比、稀薄燃燒、阿特金森/米勒循環、可變氣門、停缸、冷卻排氣再循環(EGR)、變截面、電子增壓等技術,并重點推廣和應用 48V 輕混系統等技術。在商用車方面,日本重點通過增壓中冷、高壓共軌等技術提升節能效果;美國聚焦先進發動機及傳動系統匹配優化、整車空氣動力學優化、輕量化、低滾阻輪胎等技術降低整車油耗;歐洲則向混合動力、先進發動機方面發展。

(2)新能源汽車

2020 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仍在上升,并于 2020 年達到 5.4%,2020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速達到 10.9%,并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產銷量連續 6 年蟬聯世界第一,累計銷售達 550 萬輛。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汽車強國戰略的關鍵支撐,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未來新能源乘用車將以純電動為主,呈現高端化趨勢。純電動乘用車是市場的主流,2020 年純電動乘用車占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的 73.1%,純電動乘用車銷量保持逆市上漲。從購車用戶結構來看,私人用戶占比上升,說明新能源汽車逐漸得到市場的認可,私人消費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增長的主要著力點。

隨著新能源車企競爭格局分化,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同時隨著一大批外資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進入中國市場,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整體面臨較大降本壓力,落后車企將逐步被淘汰。

2019 年,氫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對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政策暫不退坡,預計未來新能源燃料電池汽車市場規模將會進一步擴大,新能源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將進一步發展。

(3)智能汽車

近年來,智能汽車技術研發加速推進,產業方向及技術路線逐步清晰。智能網聯汽車呈現從單車智能向車路協同發展的趨勢,智能網聯汽車將在特定場景先行落地運營,按照低速封閉場景、低速開放場景、高速開放場景逐步實現復雜場景的商業化落地。智能汽車產業的發展對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新型總線技術、中央計算平臺、域控制器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各類傳感器開始注重能耗比與車規級,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將有效滿足復雜環境下的有效感知。結合與路測設備的協同感知,彌補誤差和提高精度,將更真實地反映出環境信息,提高駕駛安全。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算力要求不斷提高,“高性能芯片和高效率算法”將成為有效解決方案。多源融合定位技術將成為未來車輛位置感知解決方案,未來可滿足全自動級智能網聯汽車的感知和認知需求。

為滿足發展需求,我國在新能源、前瞻技術等領域展開了標準先行、完善法規的布局。在汽車安全領域,不斷提升汽車安全標準的規范性與廣泛性。在傳統燃油車節能領域,建立了從試驗方法到限值、標識標準,覆蓋乘用車、輕型商用車及重型商用車的完善汽車節能標準體系。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標準體系涵蓋電動汽車整車、關鍵總成、接口與通信等各領域。從安全、性能、能耗等整車標準,到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核心器件等系統與部件標準,均設置了相關標準化子領域。智能網聯領域,逐步推動在汽車駕駛環境感知與預警、駕駛輔助、自動駕駛以及汽車駕駛直接相關的車載信息服務等專業領域的標準化工作。

(4)汽車后市場

汽車行業利潤水平受市場競爭、產銷關系、產能利用率狀況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目前國內汽車行業的利潤重心集中在產業鏈前端,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主要廠商和經銷商均加大了價格優惠力度,終端成交價格不斷下行,新車制造、銷售利潤將逐步縮減,行業競爭加劇,汽車制造業的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

隨著商業模式以及客戶類型的變化,我國汽車行業利潤來源將逐步由前端向后端轉移,售后服務、汽車金融、二手車、車聯網等汽車后市場將成為未來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4、汽車金融滲透率持續提高,促進汽車消費

隨著當前汽車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發展創新高效的金融業務已經成為汽車企業抵御傳統業務下滑、打通各服務環節的重要手段。長期以來,銀行的汽車消費貸款在汽車金融發展占據了市場主導地位,近年來隨著準入條件的放寬和監管環境的完善,汽車金融業務滲透率不斷提高。目前,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相較美國、歐洲、日韓等國家和地區還有較大差距,同時汽車消費金融滲透率水平同發達國家水平相比也存在顯著差距,汽車金融業務未來增長空間巨大。從長遠看,汽車金融將成為中國汽車消費新的利潤增長點,并在中國汽車產業調整中發揮關鍵作用。

5、進入本行業的主要壁壘

2-210R31121523G.png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1)政策壁壘

我國對汽車行業實行較為嚴格的投資準入和行業監管政策。根據國家發改委、工信部頒布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我國對汽車生產投資項目實行備案和核準兩種方式。根據工信部頒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申請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的,應當獲得工信部的準入決定,并以公告形式向社會公布。根據工信部頒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決定在汽車行業建立落后企業退出機制,生產資質不再實行終身制。相關政策、法規對汽車行業的準入要求及監管,為汽車制造行業建立了較高的政策壁壘。

(2)技術壁壘

汽車工業的發展對企業技術研發水平及國家基礎科研水平有較高要求。傳統汽車技術方面,包括發動機、變速器、制動系統、液壓系統等零部件生產制造需要成熟的技術支撐;在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方面,包括電池、電機、電控在內的三電模塊、自動駕駛與車聯網技術正在快速取得突破;在生產技術方面,汽車的外型設計、各種零部件之間的匹配試驗、嚴格的安全和環保要求等都對技術提出了較高要求。整體而言,汽車行業的技術門檻較高,有很高的技術壁壘。

(3)生產規模壁壘

汽車行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研發、建廠、購置生產線等環節都需要巨額資金投入。汽車行業具有典型的規模經濟效應,如果達不到一定生產銷售規模將面臨巨大成本壓力,難以取得盈利。對于汽車行業新進入者而言,必須取得一定的市場份額,通過規模化生產以減輕成本壓力,否則將陷入成本劣勢,快速被行業淘汰。在汽車需求更加多元化、個性化的今天,汽車行業更加需要巨額研發投入、品牌建設投資、銷售渠道建設投資等投資,規模經濟對于車企而言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

(4)品牌壁壘

品牌正逐漸成為汽車企業的堅固護城河,汽車行業的新進入者難以在短期形成品牌效應。社會公眾對汽車品牌的信任建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汽車制造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建立需要持續性的投入。汽車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不斷提高,消費者對市場中知名品牌的認同會影響新消費者的消費選擇與原有客戶的二次消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