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產業競爭格局及國產化率(附報告目錄)
1、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產業鏈上下游關系分析
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行業上游主要為電氣元件、機械元件、機加鈑金件、外購定制件、輔料等生產制造業。下游直接客戶為大型顯示面板和功能模組生產廠商,終端則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電視、可穿戴設備、車載顯示器、智能家居、商用顯示電子白板等產品。
(1)本行業與上游行業的關系
整體來看,上游行業市場較為成熟,競爭較充分,生產技術和產品供應相對穩定,本行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購需求能夠得到充分保障。但對于部分技術含量、精度和穩定性等方面要求較高的機械和電氣零部件,我國上游企業制造水平仍顯不足,主要依賴進口。進口零部件的供應持續性和價格穩定性會對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制造企業產生一定影響。未來我國仍需要進一步提升機械、電氣零部件等關鍵領域的整體制造水平,才能為我國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制造業的全面發展創造更好的產業配套條件。
(2)本行業與下游行業的關系
下游行業對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下游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不斷擴大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行業的市場空間;第二,平板顯示產業技術的不斷革新和工藝要求的持續提升對本行業設備廠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設備供應商緊跟技術發展動態、加大研發投入,使得設備規格、類型和功能等不斷變換的同時,極大地促進了本行業的發展。
隨著全球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平板顯示器件的主要應用領域,如消費電子、智能家居顯示器、車載顯示設備等市場規模都在持續增長,在全球平板顯示產業向國內轉移的背景下,國內顯示面板和功能模組的產能及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將給我國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行業的發展形成巨大的帶動作用。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咨詢報告》
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產業鏈上下游結構圖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行業競爭格局
我國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行業起步較晚,目前平板顯示器件前段制程所需設備基本由日本、韓國企業壟斷,例如濺射設備、蒸鍍設備、刻蝕機、激光退火設備等。
在平板顯示器件后段制程生產設備領域,我國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企業已實現了突破性進展,國產設備的性能、質量已完全可以滿足平板顯示模組組裝工藝的需求,國內設備企業的迅速崛起與發展正逐步打破日本、韓國企業在平板顯示模組組裝設備領域的壟斷地位,早期全面采購進口設備的平板顯示行業企業加大了國產設備的采購比例,進口替代進程正在加速,國產設備市場份額不斷提高。
目前在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領域,國內企業數量較多,市場集中度不高,參與市場競爭的企業主要有兩類:一是來自平板顯示產業起步較早且發展成熟的日韓企業;二是以深科達為代表的本土企業。國內主要企業大多在不同的細分領域具備各自的優勢產品,體現出錯位競爭的特點。
3、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的國產化率穩步提升
近年來,我國平板顯示行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堅持自主創新,逐步打破日本、韓國企業在平板顯示領域的壟斷地位,隨著國內面板企業在高世代線的突破,強大的市場需求帶動了對上游材料和設備的需求,推動了玻璃基板、顯示材料、靶材、驅動芯片等材料及生產設備的國產化進程。另外,國內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企業在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升設備質量的基礎上,依靠顯著的性價比優勢和高效的售后服務,逐步贏得國內各知名平板顯示器件廠商的認可,進一步加快了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國產化的進程。
2017-2019 年模組檢測設備國產化完成度接近 50%,目前基本可以完全替代,在模組組裝設備領域,目前國產化提升較為迅速,達到 20%左右,主要原因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大環境下,品牌終端開始重視其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并要求一級供應商同樣扶持國產二級供應商,再加上 2018 年韓國以產業安全為由限制部分設備出口至大陸面板廠,刺激大陸面板廠全力導入國產設備。多重因素主導下,國產設備滲透率得到了較好的成長空間。
2016 年到 2019 年我國 AMOLED 后段制程設備領域國產化率已經從 8%提升到 42%,相關設備市場規模也從 2016 年的 5 億人民幣左右成長到 2019 年超過 40 億人民幣規模。
目前國產設備突破依然局限在后段制程自動化組裝設備、檢測設備等領域。近年來在顯示面板大廠的推動下,模組貼合、邦定等設備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增強了國產設備廠商的信心,但在前段制程設備領域,國內設備廠商依然需要直面技術差距,努力積累經驗,贏得客戶認可,尋求未來突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