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促進地理信息智慧應用需求增長及主要玩家
1、地理信息行業發展情況
地理信息行業是以現代測繪技術和信息技術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綜合性高技術行業,是采用地理信息技術對地理信息資源進行生產、加工、開發、應用、服務、經營的全部活動,以及涉及這些活動的各種設備、技術、服務、產品的實體集合體。
地理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地理信息系統集成及軟件也已形成千億級的市場體量,其可細分為地理信息基礎平臺、地理信息應用平臺以及基于基礎平臺和應用平臺的技術開發服務,其中,地理信息基礎平臺處于核心地位,是地理信息技術體系中的操作系統。使用三維數據描述地理對象的三維 GIS 平臺,相比二維 GIS,使空間信息的展示更逼真、更豐富、更精確、更廣泛、更快速和更便于統計分析,將抽象難懂的空間信息可視化和直觀化,從而做出準確而快速的判斷。根據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數據,2020 年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產值達 6,890 億元。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2-2028年地理信息行業市場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資料來源: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普華有策整理
地理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智慧電力、智慧交通、智慧通信、城市規劃等多個領域。政府相繼出臺多項政策規劃,將三維 GIS 作為重點核心之一。2019 年,自然資源部啟動“十四五”基礎測繪規劃編制工作,其中就包含了三維 GIS,要求開展“實景三維中國”建設任務,政府部門將采集生產每一座城市的三維數據。隨著各個行業對地理信息技術與資源需求的不斷擴大,近年來我國地理信息產業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發展速度。
2、行業的周期性特征
地理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目前處于成長期,近年來政府大力發展智慧城市、數字經濟建設等新基建,對企業智慧應用項目開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并推動項目服務的廣度及深度不斷拓展,從長期來看,行業將保持持續上升態勢。
3、行業的區域性特征
在地理信息技術服務領域,隨著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和遙感技術的大力普及應用,北斗導航、衛星遙感等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行業的區域性特征逐漸減弱。
4、數字經濟促進地理信息智慧應用需求增長
數字孿生是通過數字化的手段,在虛擬世界中構建一個和物理世界中的對象一模一樣的主體,以此來實現對物理實體的了解、分析和優化。數字孿生,顧名思義,就是數字形式的雙胞胎;在“數字孿生”中,雙胞胎中的一個是存在于現實世界的實體,小到零件,大到工廠,簡單如螺絲,復雜如人體的結構;而雙胞胎中的另一個則只存在虛擬和數字世界之中,是利用數字技術營造的與現實世界對稱的鏡像。如果以家用電腦為例,Word 文檔和打印出來的文稿就是“數字孿生”。以導航軟件為例,城市中的實體道路和軟件中的虛擬道路也是“數字孿生”。數字孿生體,不僅是對現實實體的虛擬再現,還可以模擬對象在現實環境中的行為,因此數字孿生將物理對象以數字化方式在虛擬空間呈現,模擬其在現實環境中的行為特征。
我國指出,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十四五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
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這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而數字孿生作為一項關鍵技術和提高效能的重要工具,作為推動實現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發揮其在模型設計、數據采集、分析預測、模擬仿真等方面的作用,助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將有力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加快實現數字經濟的國家戰略。2020 年 4 月,國家發改委和中央網信辦聯合發布《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將數字孿生技術提到了與大數據、人工智能、5G 等新技術并列高度,并啟動“開展數字孿生創新計劃”,要求“引導各方面參與提出數字孿生的解決方案”。
數字孿生系統和智能供應鏈不是從技術層面,更多的是從為企業創造價值,為企業轉型,為企業找到新的價值模式層面,發揮現實作用。得益于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孿生的實施已逐漸成為可能。現階段,除了智慧城市領域,數字孿生還廣泛應用于建筑、智能制造、智能電網、健康醫療、航空航天、環境保護等行業。數字孿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傳播。
5、總體競爭格局
地理信息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基礎性、戰略性信息資源,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國家安全與人民生活便利化,其行業擁有巨大潛力與空間。根據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報告(2021)》PPT 顯示,2020 年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達到 6,890 億元,行業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眾多的企業參與其中,目前總體呈現參與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的特點。截至 2021 年 6 月底,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從業單位數量達到 15.2 萬家,東部地區企業數量占比 47.1%,中部地區企業數量占比 22.0%,西部地區企業數量占比 24.7%,東北地區企業數量占比 6.2%。
在地理信息產業,民營企業占主導地位;2021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百強企業中,民營企業 76 家;100 家最具活力中小企業中,民營企業 84 家;高成長 TOP50企業中,民營企業 42 家。在互聯網地圖、GIS 軟件、導航定位等領域,民營企業基本占據主導地位。
行業內的主要企業
地理信息技術服務行業市場相對分散,目前已上市的相關企業包括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龍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另外還有北京數字冰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杭州經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五一視界數字孿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a、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四維圖新”,股票代碼:002405)成立于 2002 年,致力于為主流汽車制造廠商、汽車電子廠商、手機生產商、便攜導航設備廠商、移動通信服務商和互聯網平臺提供專業化、高品質的導航電子地圖產品和服務。2020 年,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板塊包括導航業務、高級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業務、車聯網業務、芯片業務、位置大數據服務業務。
b、北京龍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龍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龍軟科技”,股票代碼:688078)成立于 2002 年,主營業務是以專業地理信息系統平臺為基礎,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為煤炭工業的安全生產、智能開采提供工業應用軟件及全業務流程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為政府應急和安全監管部門、科研院所、工業園區提供現代信息技術與安全生產深度融合的智慧應急、智慧安監整體解決方案。
c、杭州經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從事電力工程技術服務及地理信息技術服務業務。電力工程技術服務主要系為國家電網下屬企業、內蒙古電力集團及其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附屬電力設計院、政府機構、各類工商業企業、新能源發電企業等客戶提供“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等各個電力環節的電力咨詢設計及電力工程建設服務;地理信息技術服務主要系為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聯通”)、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電信”)等大型電信運營商及其附屬設計院、政府機構、國家電網下屬企業、內蒙古電力集團及其子公司等客戶提供地理信息數據服務和地理信息智慧應用服務。
d、北京數字冰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數字冰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6 年,十余年來專注于數據可視化領域,形成了一系列行業可視化產品,主要應用于智慧城市、園區、公安、交管、監所、電力、應急管理、航天戰場等多個領域。
e、北京五一視界數字孿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五一視界數字孿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是一家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數字孿生平臺公司。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數字孿生技術及平臺已被政府和企業單位廣泛應用,覆蓋智慧城市、園區、汽車與交通、水務、港口、航空、能源、地產等多個行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