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集裝箱行業面臨的機遇挑戰及主要壁壘構成
罐式集裝箱行業具有全球化和標準化的特點,近十多年來,產能逐步向中國轉移,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罐式集裝箱制造國,四方科技、安瑞環和勝獅貨柜等國內領先企業憑借規模、成本和質量等優勢已取代國外生產企業,成為罐式集裝箱的主要制造商。
國內中小規模罐式集裝箱制造企業,由于自身資本實力偏弱、對國際規范和標準的了解程度不夠和研發能力不足,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相對較弱,無法對現有競爭格局構成重大影響。
近年來罐式集裝箱保有量穩定增長,據國際罐式集裝箱組織(ITCO)統計,2011-2020 年全球罐式集裝箱保有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0.39%,2020 年末,全球罐式集裝箱保有量為 68.67 萬臺。2012-2020 年全球罐式集裝箱運營數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8.63%,2020 年底運營量達到 44.31 萬臺。2012-2020 年全球罐式集裝箱租賃數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9.76%,2020 年底租賃量達到 31.67 萬臺。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中國罐式集裝箱行業市場調研及“十四五”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資料來源:國際罐式集裝箱組織(ITCO)、普華有策整理
1、行業特點
罐式集裝箱行業的特點為專業化分工明確和合規壁壘較高。
(1)專業化分工明確
罐式集裝箱行業主要核心參與者包括四類,分別為罐式集裝箱制造商、罐式集裝箱租賃商、罐式集裝箱運營商和罐式集裝箱服務商。
罐式集裝箱的購買者多為歐美發達國家的開展國際物流的運營商和提供資產租賃服務的租賃商。歐美發達國家罐式集裝箱在化工、食品飲料、能源、領域的使用較為普及:一方面歐美等發達國家對危險化學品強制要求必須使用罐式集裝箱,另一方面歐美市場培育了成熟的運營體系,覆蓋從罐式集裝箱的堆存、清洗、翻新、改造、修理、檢測、咨詢及信息化服務等細分產業,便利了罐箱的應用推廣。
(2)合規壁壘較高
罐式集裝箱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涉及化工、食品飲料和能源等多行業。一方面,隨著對安全環保等方面的不斷重視,全球主要國家對化工、食品飲料、能源等物流運輸要求日趨嚴格。另一方面,罐式集裝箱的設計和制造更為嚴格,主要遵循國際、國家或地區的規范和標準有 20 多項,包括 ISO、ASME、ADR、RID、IMDG Code 等。罐式集裝箱在使用期間,至少每兩年半及五年必須由國際公認的檢驗認可機構進行法定檢驗,并按照 ITCO 的國際標準監控罐箱的整體情況。
2、發展趨勢
近年來,伴隨安全標準和全球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多式聯運的成熟和第三方物流的專業化分工,罐式集裝箱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國際罐式集裝箱市場需求總體呈現逐步增長的趨勢。
作為國際上通用的液體化工物料、液化氣體和粉狀物料的物流裝備,經過 50余年發展,罐式集裝箱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應用已較為成熟。與傳統的裝載運輸載體相比,罐式集裝箱作為一種先進的運輸裝備,具有安全、環保、經濟、高效等優勢。在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政府對于化學品物流的監管非常嚴格,罐式集裝箱能夠滿足發達國家政府的法律法規要求;特別在危險貨物運輸方面,發達國家政府對罐式集裝箱的使用進行了立法要求,發達國家和地區運輸危險貨物中罐式集裝箱的使用比率較高。
在發展中國家道路運輸液體化學品中,使用罐式集裝箱的比例相對較低,存在較大增長空間。在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罐式集裝箱行業起步于二十一世紀初,雖然普及率不及歐美等發達國家,但隨著下游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對歐美發達國家完善的化學品、食品飲料等物流體系的學習和借鑒,新興市場國家罐式集裝箱容量將因此較快增長。
罐式集裝箱主要作為國際通用的液體化工物料、液化氣體、粉末物料的物流裝備,因其具有安全、環保、經濟、高效等優勢,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拓展,除在化工行業應用更加普及之外,已經逐步擴大到食品飲料、能源等其他行業。下游行業的穩定發展及良好預期,將大幅增加罐式集裝箱的市場需求。
3、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1)面臨的機遇
1)世界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化工行業分工將促進下游行業的國際物流穩定增長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影響全球物流行業發展,但隨著世界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化工、食品飲料和能源等行業的國際和地區間貿易將穩步增長,相關物流需求也將相應增長,有助于推動罐式集裝箱行業應用場景多樣化,促進罐式集裝箱市場容量持續增長。
同時,化工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的分工合作也日益明顯。國際化工巨頭為了搶占利潤的至高點,紛紛調整發展戰略,將自身精力集中于研發及終端產品,而將生產環節向外轉移,全球化的分工模式日趨顯著。隨著發展中國家精細化工技術水平的持續提升,承接產業轉移的產品種類與市場份額呈現逐步增大趨勢。化工產業的全球化分工趨勢將進一步加大罐式集裝箱作為國際物流裝備需求,從而拉動罐式集裝箱行業的需求增長。
2)多式聯運的發展將提升罐式集裝箱在物流領域滲透率
1991 年,美國政府頒布“冰茶法案”(ISTEA:多式地面運輸效率法案),提出“建設高效環保的國家多式聯運體系”。1992 年以來,美國政府投入超過數千億美元用以發展多式聯運系統,同時美國聯邦運輸部每隔 5 年制定多式聯運的未來發展戰略規劃。
歐洲政府同樣支持多式聯運發展。2001 年,歐盟發布《面向 2010 年的歐盟運輸政策:時不我待》,提出構建歐洲一體化多式聯運系統;2011 年,歐盟發布《邁向統一歐洲的運輸發展之路:構建更有競爭力、更高效的運輸系統》,提出通過發展多式聯運把更多公路貨運專項鐵路和水運。
近年來,我國多式聯運進入加速快速發展階段,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等多部委密集出臺多式聯運鼓勵政策,包括設立多式聯運示范性項目、推動建設物流基建、鼓勵建設多式聯運樞紐場站等。多式聯運已成為我國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和物流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
罐式集裝箱具有安全、環保、經濟、高效等優勢,能夠實現火車、汽車、輪船等多式聯運,提高所載貨物的全球運轉效率,降低運輸成本。隨著全球多式聯運的發展,罐式集裝箱在國際物流行業的滲透率也將進一步提高。
3)租賃模式在我國的推廣將促進罐式集裝箱行業發展
歐美市場的罐式集裝箱運輸產業已形成較為成熟的運營體系,并衍生出罐式集裝箱租賃、第三方檢驗檢測、堆場和清洗等配套服務等的相關細分產業。根據2020 年 ITCO 統計,全球超過 40%以上的罐式集裝箱由租箱公司作為資產擁有,租箱公司可以滿足客戶靈活、低成本、配套服務等需求,一方面租賃公司可以通過資產管理獲得較為穩定且豐厚的投資回報,另一方面因為罐式集裝箱形成了較為規范的行業質量管理,租賃公司能實現罐式集裝箱的持續保值和增值。隨著我國金融創新的不斷深化、金融產品的推陳出新,以及在國際租箱公司投資中國的示范作用下,國內罐式集裝箱租賃市場有望獲得較快發展,租賃市場的成熟將進一步促進我國罐式集裝箱行業的發展。
4)安全與環境保護要求不斷提高,罐式集裝箱面臨更好的行業發展機遇
與傳統的裝載運輸方式相比,罐式集裝箱因其安全、環保、經濟、高效等特點而在全球化工、食品飲料和能源等行業物流運輸中得到廣泛運用。在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政府對于化學品、能源等物流的監管非常嚴格。特別是在危險貨物運輸方面,部分發達國家政府對罐式集裝箱的使用進行了立法強制使用,因而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罐式集裝箱使用比例較高。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在罐箱使用率相對較低,但隨著全球產業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新興市場相關國家也在逐步重視危險貨物安全環保問題,罐式集裝箱作為較為良好的危險貨物物流裝備而將面臨更好的行業發展機遇。
5)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
隨著下游行業對罐式集裝箱需求的增長,我國罐式集裝箱市場有望進一步發展。為促進罐式集裝箱在中國的普及和發展,國家及相關部門已相繼出臺一系列行業發展規劃支持行業穩步發展。
(2)面臨的挑戰
1)有色金屬零部件的供應能力的限制
在全球罐式集裝箱市場規模呈螺旋式上升的背景下,穩定的客戶源為業內企業帶來了更多的訂單,但業內企業罐式集裝箱配套的有色金屬零部件部分為外協生產,不僅不利于企業在訂單大幅增加的情況下精準管理產品生產全流程,還為產品的質量和交付周期帶來了一定的潛在不確定性。
2)對技術研發投入及創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隨著全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綠色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一方面,新的市場需求不斷產生,導致對一些化工原材料的運輸需求大幅增加,從而需要研發新的罐箱品類以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出于對罐式集裝箱產品所運輸物料安全性的考慮,市場對罐式集裝箱產品的質量和性能的要求逐漸提高。國內部分領先企業研發基礎雖已處于行業前列,但隨著行業發展對于技術研發投入及創新能力的更高要求,企業仍舊需要保持現有研發領先地位并進一步提升產品技術的研發與檢測能力,從而快速高質量地滿足市場需求。
4、行業進入壁壘
(1)資金和人才壁壘
罐式集裝箱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罐式集裝箱產品的生產需要較多焊接、檢測、環保設備投入,產品開發和技術攻關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罐式集裝箱產品,尤其是特種液體罐式集裝箱的生產周期較長,占用的研發資金、采購資金、在產品資金等數額較大,投資風險較高,對新進入者提出了更高的資金要求。
罐式集裝箱行業同時也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罐式集裝箱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涉及跨學科的技術和制造工藝,不僅產品研發需要大量優秀的研發設計人員,在一線生產車間也需要眾多熟練掌握生產技術的技術工人,培養周期較長,對新進入者提出了更高的技術人才要求。
(2)市場準入和客戶認同壁壘
罐式集裝箱主要應用于多式聯運,客戶主要為罐式集裝箱的租賃商和運營商,作為多式聯運物流裝備每臺罐式集裝箱均需要有對應唯一的認證證書。該認證證書要求罐式集裝箱制造商滿足多項工廠質量認證標準,罐式集裝箱新產品需通過第三方檢驗機構的樣箱試驗認證,特別的還需要通過鐵路碰撞試驗認證等,該類試驗認證過程通常耗時較長。由于前述認證制度的存在,行業具有較高的市場準入壁壘。
罐式集裝箱通常用于化學品、食品飲料、能源等的運輸,若出現質量問題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客戶對罐式集裝箱產品的質量要求較高。此外,客戶通常還會從企業資質、質量管理體系、技術水平、生產能力等全方位對供應商進行考核,考核通過后方可進入其合格供應商體系。新進入者難以在較短時間內得到客戶認同或建立有效的市場渠道。
(3)技術壁壘
罐式集裝箱的設計涉及材料應用、結構力學、有限元分析、理化分析、保溫制冷技術、焊接技術、探傷技術、防腐技術、智能監測等多學科;并且從原材料選擇、設計、生產等各方面都需要符合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IMDG Code)、ASME 壓力容器建造規則、危險貨物國際道路運輸歐洲公約(ADR)、危險貨物國際鐵路運輸歐洲公約(RID)等國際規則和標準;罐式集裝箱生產廠商還需要擁有具有熟悉前述規則,并能夠與英國勞氏船級社、法國 BV 船級社、美國 ABS 船級社和中國 CCS 船級社等檢驗機構進行良好溝通的專業人員;另外,罐式集裝箱廣泛用于儲運液體、液化氣體和粉末等物料,不同的運輸物料因為其物理特性不同對罐式集裝箱的外型、罐體材料、冷卻系統、保溫系統、防波板選擇、工作溫度、工作壓力、內襯涂層處理的技術要求也不同,這對罐式集裝箱制造企業研發設計能力也提出了較高要求,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
(4)規模壁壘
在生產環節,罐式集裝箱的生產通常采取流水線方式,需要各個工位同步運行,因此企業需要投資購置大型加工設備和檢測設備,并需具有大面積的生產廠房以合理布置生產線上的各種工裝設備,固定資產投資額較大。在銷售環節,由于罐式集裝箱需滿足客戶安全和環保等要求,客戶對供應商質量控制、規范化和規模化生產能力要求較高。原材料成本占產品總成本比例較高,在采購環節,原材料采購基于較大的采購規模才能具有一定的談判地位,有利于控制和降低生產成本,保障原材料供應,減輕付款周期壓力。此外,研發、采購、生產、銷售、管理等各個環節要求具備較高的協同效應,只有具備規模優勢的企業才能適時完成設備投資、產品升級、成本控制、協同生產并實現銷售,因此,對擬進入本行業的企業構成了一定的規模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