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濕化學品行業高端應用領域的國產化替代加速
1、電子濕化學品行業下游應用及市場規模分析
電子濕化學品是電子行業濕法制程的關鍵材料。電子濕化學品屬于電子化學品領域的一個分支,是微電子、光電子濕法工藝制程(主要包括濕法刻蝕、清洗、顯影、剝離等)中使用的各種液體化工材料。
隨著電子元器件制作要求的提高,相關行業應用對電子濕化學品純度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為了適應電子信息產業微處理工藝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趨勢,并規范世界電子濕化學品的標準,SEMI 將電子濕化學品按金屬雜質、控制粒徑、顆粒個數和應用范圍等指標制定國際等級分類標準。電子濕化學品在各應用領域的產品標準有所不同,光伏一般只需要 G1 級水平;顯示面板和 LED 對電子濕化學品的等級要求一般為 G2、G3 水平;集成電路對電子濕化學品的純度要求較高,基本集中在 G3 以上水平,晶圓尺寸越大對純度要求越高,12 英寸晶圓制造一般要求 G4 以上水平;分立器件對電子濕化學品純度的要求略低于集成電路,基本集中在 G2 級水平。
受益于半導體、顯示面板、光伏等下游市場的發展,電子濕化學品發展迅速。伴隨著半導體國產化進程加速、顯示面板產能向大陸地區轉移以及光伏需求處在持續上升通道的影響,近年我國電子濕化學品市場規模也快速增長,甚至超過全球增速。2020 年,我國電子濕化學品需求量達到150萬噸左右,增長率達到 24.5%。
2016-2020年我國電子濕化學品行業下游三大應用市場需求規模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電子濕化學品高端應用領域的國產化替代加速
目前,電子濕化學品行業主要由歐美企業和日本企業主導,高端市場基本也由該部分企業占據;韓國、中國臺灣地區的企業在生產技術上具有一定優勢,在高端市場領域與歐美、日本企業相比也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與歐美日等頭部企業相比,中國大陸地區的電子濕化學品行業起步較晚,技術水平與世界領先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從下游市場應用來看,國內較多企業主要集中于光伏、分立器件等低端市場,在高世代線顯示面板及集成電路為代表的高端電子濕化學品應用領域,外資企業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
近年來,半導體和顯示面板產能陸續向中國大陸地區轉移,大陸晶圓廠數量增長快,高世代面板生產線大量投產,下游廠商對電子濕化學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包括中巨芯科技、晶瑞電材、江化微、格林達、湖北興福等在內的國內電子濕化學品企業持續技術創新,部分產品已接近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未來,隨著本土濕化學品企業研發技術、產品品質的積累突破,憑借快速服務響應、本土化生產的性價比優勢以及穩定供貨能力,疊加國家政策等外部有利環境的推動下,有望加速實現電子濕化學品高端應用領域的國產化替代。
3、半導體產業轉移為電子濕化學品行業發展提供機遇
一方面,受益于半導體產業加速向中國大陸轉移,中國大陸作為全球最大半導體終端產品消費市場,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國際產能不斷向中國轉移,中資、外資半導體企業紛紛在中國大陸投資建廠。另一方面,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中國大陸廠商的傾力投資,中國大陸顯示面板產能自 2011 年以來快速攀升,產能占比逐年遞增。中國大陸顯示面板產能占全球比例在 2010 年不足 8%,2017 年達到 34%,2019 年達到 42.3%,2020 年有望攀升至 52%。因此,半導體及顯示面板持續的產能轉移為中國電子化學材料制造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為其擴張和升級提供了機遇。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2-2028年濕電子化學品行業細分市場分析及投資前景專項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