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元器件行業競爭格局及技術水平特點
1、市場競爭格局概況
目前全球范圍內主要的磁性元器件生產企業大部分集中在歐美、日本和中國。歐美、日本及中國臺灣廠商由于發展歷史較長,憑借技術、品質和品牌等方面的優勢,在磁性元器件市場具備先發優勢,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主要廠商包括TDK、村田、普思電子(Pulse)、帛漢股份(Bothhand)、臺達電子(DELTA)、光寶科技等。
20世紀中期,全球磁性元器件的生產和銷售主要集中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但由于磁性元器件多為手工加工,人工成本較高。20世紀60年代,磁性元器件產業逐步從歐美地區向日本、中國臺灣等地區轉移。20世紀90年代,由于國內投資環境良好、人工成本低廉,全球磁性元器件產業逐步向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轉移。我國磁性元器件制造業起步相對較晚,20世紀90年代至2000年初期,我國企業主要依靠成本、服務等優勢從事代工生產,競爭力較為有限。但隨著我國研發實力的不斷提升,目前已涌現出一批擁有自主品牌的規模化本土廠商,如銘普光磁、可立克、京泉華、美信科技等。同時,在全球電子制造業產業轉移的背景下,我國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磁性元器件的主要研發、生產基地之一。
國內磁性元器件市場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未來,下游網絡通信、汽車電子的技術升級換代對磁性元器件質量、性能、技術的要求將不斷提高,磁性元器件廠商的技術創新能力、規模化生產能力、快速響應能力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優勢廠商將擁有較好的市場機遇,在行業中的比重將進一步上升。
2、行業技術水平及特點
(1)行業技術水平
在技術研發方面,目前磁性元器件產品的技術研發主要體現在產品結構設計、工藝設計、原材料改進、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改進等方面。由于下游應用領域技術創新不斷加快,市場對磁性元器件產品的需求也在快速變化,客戶對磁性元器件產品要求的個性化特征愈加明顯,這些變化對生產企業的設計研發能力不斷提出新的挑戰,迫使行業內企業通過不斷加大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才能獲得競爭地位。
在生產制造方面,受生產過程中纏線工藝等因素限制,磁性元器件生產過程中仍存在較多手工生產工序,自動化程度相對不高,導致產品生產效率不高,影響了產品質量的可靠性與產品良率。隨著行業技術發展,逐步實現生產制造的自動化將成為必然發展趨勢。
隨著下游應用產品不斷輕薄化、小型化、集成化、功能多樣化方向發展,且隨著下游應用領域逐漸拓寬,下游客戶對磁性元器件產品的可靠性、小型化、高頻化、集成化等方面的要求將不斷提高。
(2)行業技術特點
A、高可靠性
磁性元器件的應用領域所處環境較為復雜,而磁性元器件作為電子產品中穩定電壓和信號傳輸的重要基礎元器件,其可靠性成為決定下游應用產品壽命的關鍵因素之一。行業內企業通過采用先進的生產制造工藝和檢測技術,有效提高產品良率,提升產品質量的可靠性與穩定性;通過優化產品結構設計、選擇新材料,磁體結構耦合效率,降低產品自身損耗,有效提升產品可靠性。
B、小型化、高頻化
傳統磁性元器件的體積、構造、效率及性能已不能完全滿足下游產品輕薄化、小型化、集成化、功能多樣化的發展需求,對磁性元器件產品的小型化、高頻化要求越來越高。磁性元器件從立體結構向平面結構、片式結構、薄膜結構轉變,不斷縮小產品體積,實現產品不斷小型化。磁性元器件高頻化,是通過提高工作頻率,實現產品小型化、輕薄化,從而提高單位體積輸出功率。
磁性元器件產品小型化、高頻化,對生產企業的設計研發、生產工藝、品質管控以及材料選擇提出了更高要求。
C、磁集成
磁集成技術是將電力電子設備中的兩個或多個分立器件(如變壓器、電感等)繞制在一副磁芯上,從結構上集中在一起。磁集成技術能有效減小磁性元器件的體積、重量,減小電流紋波,降低損耗,獲得更佳的電磁兼容效果,實現較高的功率密度,改善磁性元器件性能。磁集成已成為磁性元器件產品重要的技術發展方向。
D、生產自動化
目前,磁性元器件加工環節涉及部分難以實現設備自動化生產的加工工序,采用人工生產方式,致使行業自動化生產程度整體不高。生產自動化程度不高的特征會顯著制約磁性元器件廠商的規模化生產能力、生產效率、產品質量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加之人工成本的持續上升與用工荒的雙重壓力,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引入自動化設備。自動化生產在生產效率數倍于人工生產的同時,能夠提高產品生產的一致性,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與穩定性。隨著下游應用領域對磁性元器件產品質量、工藝技術、訂單響應要求的不斷提高,自動化生產將成為磁性元器件廠商的重要發展方向。
3、磁性元器件行業前景
(1)國家產業政策扶持
磁性元器件是電子電器設備的重要基礎元器件之一,在電子元器件產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電子元器件制造業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石,其發展影響著整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電子元器件制造業持續受到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持。國家發布了一系列產業規劃和政策均直接或間接支持行業的發展。具體如下:
電子元器件領域:2021年1月我國印發的《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5G、工業互聯網、汽車電子等重要行業,推動基礎電子元器件實現突破,增強關鍵材料、設備儀器等供應鏈保障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網絡變壓器產品:2021年7月我國印發的《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推動基于5G模組的高清攝像頭、工業級路由器/網關、車載聯網設備、自動導引車(AGV)等各類行業終端的研發和迭代演進。2021年3月我國發布的《“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提出:推動支持高速無線局域網技術的家庭網關、企業網關、無線路由器等設備研發和推廣應用。
5G與千兆光網領域:2020年9月我國印發的《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強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大5G網絡、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優先覆蓋核心商圈、重點產業園區、重要交道樞紐、主要應用場景等。加快建設千兆城市。
2019年3月我國明確提出將開展城市千兆寬帶入戶示范,改造提升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網絡,推動移動網絡擴容升級。2019年5月,我國提出把加快網絡升級擴容作為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著力點,加快部署千兆寬帶接入網絡,推動固定和移動寬帶邁入千兆時代。2021年3月,我國明確提出,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豐富應用場景。2021年3月我國印發的《“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推進“雙千兆”網絡建設互促、應用優勢互補、創新業務融合,進一步發揮“雙千兆”網絡在拉動有效投資、促進信息消費和助力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IPv6領域:2021年7月,我國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3年末,基本建成先進自主的IPv6技術、產業、設施、應用和安全體系,形成市場驅動、協同互促的良性發展格局。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7億,物聯網IPv6連接數達到2億。移動網絡IPv6流量占比達到50%,城域網IPv6流量占比達到15%。國內主要內容分發網絡、數據中心、云服務平臺、域名解析系統基本完成IPv6改造。上市的家庭無線路由器全面支持并默認開啟IPv6功能。縣級以上政府網站、國內主要商業網站及移動互聯網應用IPv6支持率顯著提升。
到2025年末,全面建成領先的IPv6技術、產業、設施、應用和安全體系,我國IPv6網絡規模、用戶規模、流量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位。網絡、平臺、應用、終端及各行業全面支持IPv6,新增網站及應用、網絡及應用基礎設施規模部署IPv6單棧,形成創新引領、高效協同的自驅性發展態勢。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8億,物聯網IPv6連接數達到4億。移動網絡IPv6流量占比達到70%,城域網IPv6流量占比達到20%。縣級以上政府網站、國內主要商業網站及移動互聯網應用全面支持IPv6。我國成為全球“IPv6+”技術和產業創新的重要推動力量,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新能源汽車領域:2020年11月,我國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提出: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布局整車技術創新鏈;以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為“三橫”,構建關鍵零部件技術供給體系。大力推動充換電網絡建設。
(2)新基建持續發力,新一代網絡通信技術快速普及,將加速網絡通信設備的升級換代,大幅增加磁性元器件的市場需求
A、新基建持續發力
2018年12月我國首次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的概念由此產生。“新基建”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其中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為關鍵投入。
2019年7月,我國提出:加快推進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3月,我國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2020年3月,我國提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數據中心,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2021年3月我國通過的《我國十四五和2035年遠景目標》指出“加快5G網絡規模化部署,用戶普及率提高到56%,推廣升級千兆光纖網絡。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擴容骨干網互聯節點,新設一批國際通信出入口,全面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積極穩妥發展工業互聯網和車聯網。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
“新基建”是我國的重要發展戰略,是服務國家網絡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是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在此背景下,以5G、大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持續發力。
B、新一代網絡通信技術快速普及
在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導下,我國固定寬帶和移動寬帶雙雙進入千兆時代,即千兆固定寬帶網絡、5G千兆移動網絡。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技術具有高頻、大容量、高速率、低延時、大規模設備連接、支持海量接入等特點。F5G是第五代固定網絡,以10GPON(10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一種無源光綜合接入標準)、WiFi6等技術為代表。10GPON技術是實現千兆寬帶接入的關鍵,Wi-Fi6是實現千兆寬帶入戶后的連接。10GPON千兆寬帶網絡在聯接容量、帶寬和用戶體驗三個方面均有飛躍式發展,上下行速率將高達對稱10Gbps,時延降低到100us以下。Wi-Fi6是目前最新的一代Wi-Fi標準,大大提高了無線傳輸速率,同時支持多設備通信,高效利用無線信道,提高密集信號下的網絡穩定性。
新基建的持續發力與新一代網絡技術5G、10GPON、WiFi6的快速普及,將推動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快速建設,會帶來5G通信基站、路由器、交換機、服務器、機頂盒等網絡通信設備大范圍的升級換代,網絡通信設備的采購量將顯著增加,從而大幅增加對上游磁性元器件的市場需求。
(3)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磁性元器件市場空間巨大
隨著世界各國對環境保護、能源安全重視程度的提高,各國已經推出限制或禁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和政策,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車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一種戰略選擇。為鼓勵和引領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我國制定了明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20年10月我國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為了應對世界各國限制或禁止銷售傳統燃油汽車、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政策,國內外各大整車廠紛紛加碼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
在各國政府政策刺激、各大汽車廠商加大新能源布局、新能源汽車質量逐步提高以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認同程度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世界各國及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持續增長,但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仍然較低。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仍將持續保持高景氣度,新能源滲透率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高,將直接帶動汽車電子產品的爆發式增長與配套充電樁的大規模同步建設,為磁性元器件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增長空間。
(4)技術進步對行業的促進作用
通信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與融合,在推動網絡通信、新能源汽車、工業電源、消費電子、安防設備等領域快速發展的同時,對磁性元器件產品的質量、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磁性元器件行業技術進步。磁性元器件新材料及相關技術的不斷更新,為磁性元器件的轉換效率、功率密度、可靠性、電磁兼容性等性能的持續提高以及磁性元器件逐步向小型化、輕薄化、集成化方向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4、磁性元器件行業進入壁壘構成
(1)技術與研發壁壘
近年來,磁性元器件下游應用領域技術創新步伐不斷加快,產品更新換代較快,市場和客戶不斷提出新的需求,客戶對磁性元器件的技術水平、性能品質、產品交付能力等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就要求生產企業具備快速滿足相應市場和客戶需求的技術研發能力,而上述能力往往需要生產企業在技術研發方面投入大量資金、通過長時間積累設計研發與生產工藝經驗獲得。
基于此,生產企業需持續在資金與人才方面進行研發投入,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研發實力,以便在客戶提出需求后,快速且高效地設計出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這使得磁性元器件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與研發壁壘。
(2)生產工藝壁壘
磁性元器件產品具有多樣化的質量和技術性能要求,對工藝流程設計與工藝過程控制要求較高。生產企業的設計和研發能力與生產工藝相匹配,才能生產出可靠、高性能的產品,很多核心技術也需要通過工藝流程來實現。而生產工藝的創新、優化與工藝技術水平的提高來源于生產企業長期、大規模的生產實踐的積累與總結。另外,磁性元器件產品生產成本與生產工藝流程密切相關,良好的生產工藝流程能夠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經營業績。行業新進入者由于缺乏生產實踐積累面臨生產工藝壁壘。
(3)客戶壁壘
磁性元器件具有品種多、規格型號多、交期短等特點,生產企業往往需要緊密結合客戶的需求進行設計開發,并具備快速響應能力。規模較大的下游客戶往往具備完善的供應商考核體系,通過技術考察、樣品測試、小批量試用等多種環節綜合評估磁性元器件供應商的產品性能和質量可靠性,對供應商的設計研發能力、生產制造能力、快速反應能力、技術支持能力等均有嚴格的要求。因此,一旦生產企業成為下游客戶的合格供應商,出于時間成本、溝通成本以及產品質量風險等考慮,客戶一般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從而形成穩定的合作關系,雙方的合作黏性和穩定性較強,從而對行業新進入者形成了客戶壁壘。
(4)規模化生產壁壘
磁性元器件行業的規模效應明顯。首先,磁性元器件產品的成本與生產規模具有直接關系,只有進行規模化生產,才能有效分攤固定成本和各項期間費用,進而產生效益;其次,企業生產規模越大,對原材料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越強,能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再次,規模較大的企業具有充裕的生產能力和優化的設備工藝組合,可以同時滿足多個客戶、多個產品的試制及新產品研發、生產需求,有利于產品技術儲備和產品線的擴充;最后,下游客戶對磁性元器件的需求量一般較大,為了保證供應效率和產品品質穩定,客戶會選擇幾家供應商持續供貨。只有具備大規模生產能力和快速響應能力的企業才能進入主流市場,成為知名客戶的長期供應商。新進入者短期內難以快速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并形成規模效應而難以生存。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2-2028年磁性元器件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