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行業發展態勢及面臨的機遇
1、行業發展概況
信息技術對教育具有革命性影響,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探索“互聯網+”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構建基于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教育服務供給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以現代信息技術推動教育質量提升,是國家教育現代化改革的重要任務。
(1)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和發展意義
教育階段可分為幼兒教育、K12 教育、高等教育三個階段,其中幼兒教育信息化以家校互動為核心;K12 教育信息化以服務教學為重點;高等教育信息化以教育教學教研為主,涵蓋教學管理、學習平臺、科研建設、校園生活等多個方面。教育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快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必要手段,對保障學校管理,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具有重大意義。
A.提高事務運行、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教育信息化打造智慧校園,將先進的信息技術引入到教學、學工、科研、人事、辦公、辦事等各項活動中,通過“一站式”平臺建設、信息系統建設等提升學校綜合管理水平,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B.解決信息孤島問題,推進數據的集中和共享
教育信息化將信息技術融入各教育環節,通過統一校園信息編碼等方式,使信息能夠實時、自動互連互通,資源得到充分共享和利用,保證了異構數據庫間的數據交換,消除了業務部門之間的數據冗余,將學校內部相對獨立分散的網絡應用系統進行統一整合,消除了學校信息孤島、數據的重復管理,以及數據不同步等問題。
C.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教育信息化建設為學生創造開放的文化氛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研究的行為習慣,讓學生生活在準社會的實踐環境之中,互相接觸、互相交往、互相啟發、互相討論、互相幫助,為開發學生潛能和實施個性化培養創造條件。
D.實現跨地域遠程教學與管理
教育信息化建設以信息資源與信息服務為核心內容,進行數字化的教學和管理,創建虛擬空間和數字化生活空間,實現教學與管理的網絡化、遠程化、智能化,拓展了學校的概念,為學校跨地域傳播知識和遠程業務管理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
E.提高管理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通過對各類數據的數字化處理,使管理層最大限度地擁有管理資源,能夠集中集體的智力智慧,便于明確目標,論證決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量化信息,進一步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透明化。
(2)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的教育信息化發展歷程可分為教育信息化萌芽階段、教育信息化 1.0 階段和教育信息化 2.0 階段。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整理
2、行業發展態勢
(1)由單一業務系統向支撐多部門協同的大平臺發展
經過多年發展,國內多數高等院校已完成基礎部分的應用服務系統搭建,但教育信息資源較為分散,學校部門間普遍存在“信息孤島”,各信息源之間未形成資源互通、信息共享,跨部門、跨應用的服務難以實現。隨著高校治理數字化改革的不斷深入,跨部門協同管理與服務需求愈發迫切,促進教育信息化行業重視一體化產品發展,產品構建思路由面向學校各職能部門的單一業務系統逐漸向支撐多部門協同的大平臺轉變,教學一體化、本研一體化、學工一體化、國有資產一體化等跨部門的協同平臺已成為高校信息化軟件發展的新趨勢,正引領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新方向。
(2)業務系統開發模式向組件式發展
近年來,隨著教育信息化建設普及度和深入度提高,行業內的主要企業獲得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并通過對客戶需求的總結、提煉,形成包括可視化表單、工作流引擎、事務驅動引擎、消息引擎、商務智能報表、數據模型等在內的不同粒度層次的可復用組件庫,大幅提升了平臺和系統軟件開發效率,提高用戶需求響應速度,降低開發成本;同時,以“移動化、云計算、大數據”為特征的應用與服務,需要開放式、分布式的技術架構,個性化、參與式、體驗式應用與服務開發模式需要滿足組件化要求,信息技術與服務模式的不斷迭代推動著業務系統開發模式的持續升級。
(3)由基本的數據交換向大數據支撐智能化應用發展
數據中心是高校信息化的核心樞紐,僅通過部門間的數據交換實現數據共享已無法滿足當前全域式的數據治理需要,主題式數據的可視化展示、場景化的大數據應用、基于一張圖的“領導駕駛艙”已成為大數據應用新窗口。通過信息采集,挖掘學生行為、軌跡、課業大數據,實現個性化教學、精準資助、失聯預警、學業預警等大數據應用,已成為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方向。高校的數據中心建設需求正由基本的數據交換向大數據支撐智能化應用發展。
(4)新技術融合應用
通過采用模塊化、開放式架構的智慧校園建設方案,在軟硬件充分融合的基礎上,教育信息化平臺和業務系統與移動互聯、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對接,在教學、管理、服務場景中實現深度融合,能夠智能識別師生學習、工作情景和個體特征,將學校物理空間、數字空間有機銜接起來,為師生建立更為智能開放的教育教學環境和便利的校園生活環境,改變師生與學校資源、環境的交互方式,開展精準的個性化創新服務,提升高校信息化產品的用戶體驗,進一步提高智能化決策水平,實現學校的智慧運行,促進教育信息化行業向著多元化應用方向發展。
3、行業面臨的機遇
(1)行業政策促進發展
近年來,圍繞教育現代化建設目標,我國密集推出指導政策,為教育信息化產業進行規范性指導,提供政策支持,打造了良好的產業氛圍,促進教育信息化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2019 年 2 月,我國發布《中國教育現代化 2035》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 年)》,分別 將“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列入戰略任務,將“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列入重點任務。2021 年 3 月,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試行)》,提出“對高等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業務和校園環境進行數字化建設,支撐各業務開展智能化應用的整體工程;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結合業務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特別是智能技術,實現高等學校在信息化條件下育人方式的創新性探索、網絡安全的體系化建設、信息資源的智能化聯通、校園環境的數字化改造、用戶信息素養的適應性發展以及核心業務的數字化轉型”。2021 年 3 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加強新時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提出“到 2025 年,新時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信息系統實現優化整合,一體化水平大幅提升;數據實現‘一數一源’,數據孤島得以打通,數據效能充分發揮;在線服務靈活便捷,‘一網通辦’深入普及,服務體驗明顯提升;現代化的教育管理與監測體系基本形成,多元參與的應用生態基本建立;教育決策科學化、管理精準化、服務個性化水平全面提升,支撐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2021 年 7 月,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方向包括:建設信息網絡新型基礎設施、平臺體系新型基礎設施、數字資源新型基礎設施、智慧校園新型基礎設施、創新應用新型基礎設施及可信安全新型基礎設施。
(2)長效機制提供投入保障
目前,國家和相關部門通過政策制定與實施,將“完善教育現代化投入支撐體制”列入教育現代化保障措施,要求完善教育現代化投入支撐體制,健全保證財政教育投入持續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確保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 4%。
在上述長效機制保障下,2013 年至 2020 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由 24,488億元增至 42,891 億元,各年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均高于 4%;2013 年至 2019 年期間,中國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模由 2,693 億元增長至 4,368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8.40%,預計 2021 年市場規模將增加至 5,025 億元。未來,隨著教育領域對信息化建設需求不斷升級,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不斷增加,教育信息化行業將會迎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3)新興技術加速融合運用
近年來,移動互聯、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得到逐步推廣和應用,教育信息化產業在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的過程中,不斷探索綜合利用新興技術實現未來教育教學新模式的道路,為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創新發展增加了驅動力。
對終端校園用戶來說,信息化行業與新興技術的深度融合更能打造全面感知的校園物理環境,進一步提升對用戶群體學習、工作情景和個體特征的智能識別能力,將學校物理空間、數字空間有機銜接,為師生建立智能開放的教育教學環境和便利的生活、工作環境。對于信息化企業來說,新興技術的融合應用提高了數據資源獲取、分享、運用能力,擴大了軟件產品技術演進和更新迭代空間,給行業發展帶來更多活力。
(4)新冠疫情凸顯了教育信息化建設重要性
新冠疫情發生后,國家教育部在評估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后所做出“停課不停學”的決策,帶來超大規模在線教學和管理實踐,使得數十萬所學校、近三億師生在無法預估的窗口時間內,暫時脫離現實課堂進行前所未有的線上大遷徙。學校通過云開學、云教學、云考試、云答辯、云畢業、云招聘等形式保障學生如期完成學業,通過師生健康申報系統進行疫情防控和師生出行管理。
此次新冠疫情的應急響應,既檢驗了我國推行教育信息化的前期成果,也提升了業務部門的信息化管理意識和治理水平,凸顯了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也將進一步促進我國教育信息化產業的快速發展。
4、人才制約行業發展
教育信息化是技術密集型行業,擁有穩定、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公司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保障。為保障公司持續創新和研發能力,適應行業快速發展和新興技術融合應用需要,公司需要不斷加強員工培養,引進高端技術人才,提高人才待遇,發揮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隨著業務規模快速擴大,公司亦需加強運營策劃、客戶服務、綜合管理等方面的團隊建設。公司發展中將面臨人才培養、引進,以及團隊建設方面的挑戰。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2-2028年教育信息化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咨詢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