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金屬零部件行業進入主要壁壘分析
精密金屬零部件制造是各類精密儀器設備生產制造的基礎,其發展程度和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和制造業發達程度緊密相關。早期精密金屬零部件制造業被歐美、日本等工業發達國家壟斷,中國制造企業多數處于非核心產品外包代加工和學習階段。近年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產業轉移進程加快的背景下,產業鏈終端的大型企業為提高市場反應速度、提升研發效率、降低生產采購成本,開始尋找與培育有精密加工能力、有嚴格的質量控制能力、有自主研發能力以及響應速度快的零部件供應商。我國零部件制造企業通過吸收引進與自主創新,涌現出一批以精密制造技術與精細質量管理為核心能力,可以協同產業鏈配套企業進行共同研發的優秀企業,精密金屬零部件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1、行業技術壁壘
精密金屬零部件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擁有較高的技術壁壘。本行業服務的客戶領域廣泛,涉及裝備、能源、醫療、金融、通訊等眾多行業,各行業客戶對精密制造產品具有不同的需求,相關產品具有品種繁多、工藝復雜、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層出不窮的特點,本行業企業在制造過程中需要具有為客戶提供系列化制造服務的能力,涉及精細線成型、高精密車銑復合成型、高速連續沖壓成型、金屬嵌件注塑成型、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管件 3D 折彎成型、微米級金屬濕拉等多種精密金屬零件成型工藝以及精密金屬部件組裝工藝。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技術層次較高、形成規模的企業將具有更強的競爭優勢,因此行業具有一定的技術壁壘。
2、人才壁壘
本行業的企業需要具有對產品結構、制造工藝、制造流程具有豐富的經驗,并需要具有對產品提出建設性解決方案的能力;在制造環節上,本行業的企業需要具有多種制造工藝的把握能力;在服務環節上,本行業的企業需要具有快速服務輸出的能力。以上這些能力的掌握必須要求企業擁有專業且經驗豐富的技術人才,這對新進入的企業造成一定的難度。
3、進入下游客戶供應鏈的壁壘
精密金屬零部件行業的客戶領域廣泛,涉及 3C、汽車、能源、醫療、金融、通訊等眾多行業。其中 3C 行業產品及汽車行業產品均需進入下游客戶的供應鏈體系。進入供應鏈體系認證需要經歷一個復雜的過程,除了要達到行業標準,更要通過嚴格的認證過程。通常供應商資質認證通常需要 1 至 2 年以上,對供應商的技術水平、生產條件、設備狀況、質量保證體系、財務指標、銀行信譽、企業業績、可持續發展模式等多方面情況進行綜合考察。在生產流程、質量管理、工作環境等各個方面提出嚴格要求,多次審查后方能通過資質認定,再通過相當一段時間的小批量供貨測試合格后正式成為其供應商。一旦成為正式供應商,供應鏈關系具有較強的穩定性,能夠得到長期而穩定的業務訂單,同時也需要供應商具備可持續發展模式,能夠不斷改進技術水平和研發及工藝設計能力,滿足客戶的供應鏈提升要求。
4、資金壁壘
精密金屬零部件生產屬于重資產行業,為滿足客戶及市場的訂單需求,企業需要投入資金配置生產設備,同時不斷進行生產設備的技術升級以優化產品生產工藝及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的加工和檢測能力、持續研發能力等。因此,進入本行業需具備較強的資金實以保證持續的資本投入優化生產,行業存在較高的資金壁壘。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2-2028年精密金屬零部件行業應用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分析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