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行業競爭格局及面臨的機遇挑戰壁壘構成
1、智能家居概述
智能家居是以家居場景為載體,融合了家居硬件設施和管理軟件的綜合系統,智能家居將家電控制技術、感知技術、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為人們提供更加安全、便利、舒適和節能環保的家居環境。
智能家居的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公司建立了全球第一座智能型建筑。隨后,智能家居在技術進步和消費者需求增多的基礎上不斷發展,主要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目前,智能家居產品主要包含以下幾類:
1)智能安防:智能攝像頭、人臉識別門禁、煙霧探測感應器、煤氣泄漏感應器等,實現防盜、防火、燃氣泄漏報警及緊急求助功能;
2)智能照明:智能頂燈、智能臺燈,做到按需照明、智慧照明;
3)環境控制:智能窗、智能風雨感應器等,實現窗簾、門窗控制等,下雨時自動關閉門窗;
4)智能家電:智能空調、智能電視、智能音響、智能冰箱、掃地機器人等;
5)智能連接和控制:智能家用路由器、智能插座、智能插線板、智能開關、智能面板、智能語音遙控器、網關等,上述智能家居產品形成完整的智能全屋系統。
2、行業產業鏈
智能家居產品上游行業包括控制器、印制電路板、芯片、電子元器件、顯示屏、云平臺和AI技術等底層技術與資源供應商等,下游客戶主要為品牌運營商、互聯網企業、電器制造商、房地產商和經銷商等。
智能家居行業的上游行業競爭充分,市場發展成熟,原料供應充足。其中,顯示屏和IC芯片的市場集中度較高,盡管市場競爭較為充分,但顯示屏和IC芯片企業存在因產能不足而提高原料價格的可能性,對業內企業的經營將產生不利影響。
智能家居行業的下游客戶包括電器制造商、終端客戶等。智能家居行業還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智能家居滲透率還處于較低水平。隨著智能家居行業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智能家居產品規模化效應帶來的智能家居產品價格的下降,智能家居有望走進更多住宅、辦公場所,同時“未來社區”項目建設也將帶來更多智能產品應用場景,智能家居市場前景較為可觀。
3、行業競爭格局
隨著5G商業化進程的加速推進、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消費者對智能化產品需求的逐步增加,我國智能家居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智能家居涵蓋物聯網技術、硬件制造、軟件系統、云平臺,運營商等,實質上是各方組成的生態圈。因此,智能家居行業的市場參與者主要包括互聯網和科技企業、硬件制造企業、品牌運營商等。
智能家居產業鏈參與者眾多,上游包括了芯片、傳感器、通訊模組、云平臺和AI技術等底層技術與資源供應商,中游包含了技術方案設計、產品生產制造商,下游包含了品牌運營商、線上線下賣場、地產酒店、裝修裝飾等渠道銷售與服務商。產業鏈參與方包含了傳統智能家居企業、互聯網巨頭、傳統家電巨頭、手機行業巨頭、新創企業等。
以阿里、騰訊、百度、谷歌、涂鴉智能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以社交、電商、搜索等平臺為依托,以及以華為、小米、蘋果為代表的科技企業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為依托,將產業鏈切入智能家居領域,上述企業主要聚焦于算法、應用軟件、大數據、云計算服務商,同時扮演品牌運營商和經銷商平臺。
以公牛電器、鴻雁電器、鴻世電器為代表的電工企業以及歐瑞博、紫光物聯為代表的新創企業,通過開發智能開關、智能網關、智能面板等相關產品進入智能家居行業。以格力電器、美的電器、海爾智家為代表的家電企業,通過在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等家電產品中融入智能化功能,進而切入智能家居產業鏈。
4、行業面臨的機遇
(1)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
智能家居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家中的各種設備連接到一起,能夠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實現美好的居住環境。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推動智能家居產業的發展。
2021年4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明確數字家庭三大服務功能,即滿足居民獲得家居產品智能化服務、線上社會化服務、線上申辦政務服務三大需求。強化數字家庭工程設施建設,包括加強智能信息綜合布線、強化智能產品在住宅、社區配套設施中的設置。完善數字家庭系統,包括加強數字家庭系統基礎平臺建設、加強與相關平臺對接、推進智能家居產品跨企業互聯互通和質量保障、強化網絡和數字安全保障等要求。
2020年8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五部門發布《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規范家居智能硬件、智能網聯、服務平臺、智能軟件等產品、服務和應用,促進智能家居產品的互聯互通,有效提升智能家居在家居照明、監控、娛樂、健康、教育、資訊、安防等方面的用戶體驗。
2020年8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九部門發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推廣智能家居、智能辦公、樓宇自動化系統,提升建筑的便捷性和舒適度。
2019年6月,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和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以家居智能化為目標,橫向打通家電、照明、安防、家具等行業,提供智慧家居綜合解決方案。
上述產業政策為我國智能家居產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將有效推動我國智能家居產業的快速發展。
(2)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近年來,經濟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改變,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愈加強烈。隨著全球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消費能力逐漸提高,尤其是80、90后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推動居民消費結構進一步升級。墻壁開關插座以及智能家居單品作為室內裝飾的基礎元素,對營造舒適宜人的家居環境有著重要作用,人們對各類電器附件產品不再僅僅關注安全性等基本要素,還對其裝飾性、節能性、環保性、智能性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具有線條優雅、節能環保、富有科技感等特色的中高端產品和智能化產品需求將會不斷擴大,進而推動本行業的發展。
(3)產品智能化升級的趨勢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智能家居產品的功能、價格、操作體驗感逐漸被消費者所認可,智能家居開始步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智能家居是軟件系統和家居硬件產品的有機結合,能夠實現智能照明、智能家電、智能控制等諸多功能,其對家居硬件設施提出了智能化的要求,電器附件制造企業開始生產諸如智能插座、遙控開關等適用于智能家居場景的智能化產品,為電器附件行業創造了新的增長點。
(4)物聯網和5G通信行業快速發展
目前,物聯網和5G通信行業快速發展,為智能家居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根據數據顯示,全球物聯網連接數呈現爆發式增長,2020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達131億個,預計2025年將達到240億個,2020-202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2.87%,其中智慧樓宇和智能家居成為關鍵增長點。5G作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具有傳輸速度快、傳輸穩定、高頻傳輸的優勢,全球主要國家紛紛發力5G基站的建設工作。我國是全球5G商用的先行者,截至2021年底,我國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142.5萬個,建成全球最大5G網,實現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城區、超過98%的縣城城區和80%的鄉鎮鎮區,并逐步向有條件、有需求的農村地區逐步推進。我國5G基站總量占全球60%以上;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10.1個,比2020年末提高近1倍。2021年全年5G投資1,849億元,占電信固定資產投資比達45.6%。
5、行業面臨的挑戰
(1)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人均收入的提高、生活成本的提升以及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國的勞動力成本逐漸上升,進而影響到企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盈利水平。盡管規模較大的智能家居單品生產企業逐漸引進自動化生產線以應對勞動力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但目前行業內企業還需要較多的人工,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將對此行業的利潤空間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
(2)智能單品向智能全屋場景發展
智能家具產品是以住宅為平臺,基于物聯網技術,由硬件(智能家電、智能硬件、安防控制設備、家具等)、AI、軟件系統、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構成的一個家居生態圈。因此在可見的未來,智能單品、設備聯動、語音交互將繼續推動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從單品智能化向智能聯動化演進。中國智能家居廠商正逐步將競爭重心從產品提升至生態。若不具備系統集成能力,將面臨在行業競爭中被淘汰的風險。
(3)技術研發人才匱乏
我國智能家居產業起步時間較晚,發展時間較短,使得高端研發人才相對較少,成為制約本行業發展的重要瓶頸。
(4)物聯網產業標準不完備
傳感器、設備、網關、服務器和用戶應用程序之間的交互是構成物聯網的基本特征,物聯網協議使所有這些智能設備能夠交談和交互。當下,物聯網所面臨的核心挑戰之一是標準體系的不完備。對于消費者而言,統一的標準代表著便利的產品體驗,各大平臺的“私人花園”和不能互通的設備,讓消費者挑選產品的自由受到限制,繁瑣的產品配置又大大降低了使用體驗,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費者購買或者添置智能家居產品的意愿。
6、行業技術壁壘
(1)人才和技術壁壘
智能家居行業屬于人才和技術密集型行業,所涉及的專業領域較為廣泛,對人才和應用技術有較高要求。智能家居產品融合了集成電路、通信、計算機、物聯網等多種學科知識,需要研發和技術人員掌握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傳感技術、軟硬件開發和結構設計等相關專業知識。同時,智能家居產品更新迭代快,市場需求不斷變化,智能家居企業需根據客戶需求變化不斷進行研發創新,推動技術革新,未形成技術優勢的企業將難以立足。可見,進入智能家居行業具有較高的人才和技術壁壘。
(2)產品質量壁壘
智能家居與消費者的使用體驗高度相關,因此,產品質量是人們選擇智能家居產品時的重要考慮因素,產品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其口碑和銷量。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智能家居的采購方通常會對生產企業的設計研發、產品質量、規模生產能力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認證和考察。為了維持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和穩定性,采購方一般不會輕易更換質量可靠、歷史表現良好的產品,通常會和現有生產企業保持長久的合作關系。新進入企業的產品質量由于缺乏市場認可,在短期內很難獲取市場份額尤其是國際市場份額。
(3)規模與資金壁壘
智能家居行業的參與者眾多,同行業之間的競爭激烈,為了在高度市場化的競爭環境中獲取利潤,企業需要達到一定規模以便發揮規模經濟效應。智能家居產品種類繁多,同一種類產品又具有多種型號,小規模企業通常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管理以降低單位成本,且其采購的原料數量通常較少,議價能力較弱,可能會導致原料采購成本偏高,在生產成本上處于劣勢狀態。不僅如此,規模小的企業,產品種類往往也比較為單一,無法提供全系列的產品服務,從而較難獲取客戶認同。因此,企業在達到一定規模后,才能在規模化生產、原料采購議價、獲取業務機會等方面顯著提升,才能更容易獲取市場份額和利潤。
在資金方面,由于企業從獲取市場需求、試產、送樣、量產到最終收款,需經歷較長的周期,對營運周轉資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經營過程中,企業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新產品研發和機器設備的更新,故資金往往成為限制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2-2028年智能家居行業深度調查及投資前景專項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