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裝備行業主要構成及發展趨勢面臨的機遇挑戰壁壘
1、智能物流裝備行業主要構成
智能物流裝備涉及到貨物的倉儲、搬運、傳送、分揀等關鍵環節,主要由倉儲系統、搬運系統、傳送分揀系統等構成。
(1)智能倉儲系統
智能倉儲系統是在傳統倉儲的基礎上引入自動化硬件設備如立體倉庫、穿梭車、自動化分揀設備、堆垛機械設備、計量設備、消防設備等,依靠大數據、云計算、AI、深度學習、物聯網、機器視覺等的廣泛引用,實現對倉庫商品的出入庫管理、存儲、分揀、配送等進行有效管理。
(2)智能搬運系統
智能搬運系統是連接智能倉儲系統與智能傳送分揀系統的重要紐帶,其主要設備是 AGV 機器人。AGV 機器人是由計算機系統控制的,裝備有磁性或光學引導裝置,能夠實現定位、導航、移動、避障等功能。根據用途分類,AGV 機器人可分為搬運 AGV、分揀 AGV 以及碼垛 AGV。
根據中國移動機器人產業聯盟數據,2021 年度中國市場銷售工業應用 AGV機器人 72,000 臺,較 2020 年增長 75.61%,市場銷售額達到 126 億元,同比增長64%,目前 AGV 廣泛應用在制造車間、港口碼頭、物流倉庫以及特種行業等的貨物搬運工作中。
(3)智能傳送分揀系統
智能傳送分揀系統主要由管理系統(WMS)、控制系統(WCS)、傳送分揀硬件設備以及視覺識別裝置等組成,能夠自動完成貨品的進出庫、裝卸、分類、分揀、識別、計量等工作,是生產制造和物流運作過程中組成機械化、連續化、自動化、智能化流水作業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智能物流裝備行業的核心地位。智能傳送分揀工作主要由收貨、合流、分揀(分流)、分運四個階段組成,其工作原理為:貨物被送入分揀系統,經合流后匯集到一條傳送機上;物品接受激光掃描器對其條碼的掃描,或通過其他自動識別方式,將分揀信息輸入計算機中;計算機將物品信息與預先設定的信息進行比較,將不同的貨物送至指定的分揀道口,完成分揀工作。
智能傳送分揀系統具有以下特征:(1)能夠連續、大批量的傳送分揀貨物。智能傳送分揀系統一般可連續運行 100 小時以上,每小時分揀能力可達 5,000 件-20,000 件,如果用人工則每小時分揀 150 件左右,且分揀人員連續工作不會超過 8 小時。(2)誤差率極低。分揀誤差率通常取決于信息的輸入機制,采用人工鍵盤或語音識別方式輸入,誤差率通常在 3%以上;采用條碼、射頻標簽等掃描方式輸入,可以大大降低誤差率。(3)基本實現無人化運營。使用智能傳送分揀系統的目的之一是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的使用,減輕人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人員的使用效率。人員在傳送分揀作業中的使用僅限于傳送分揀系統的控制與運營維護工作。
2、行業概況
目前,我國智能物流裝備在快遞物流、電商、煙草、醫藥、汽車、工程機械等領域應用廣泛。煙草、醫藥、汽車、工程機械等行業具備產業規模大、信息監管要求高、生產工藝復雜、投資能力強的特征,是我國較早應用智能物流裝備的下游行業。近年來隨著新經濟的發展,快遞物流、電商等逐漸成為物流裝備需求增速最快的行業。
2021 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 16.7 萬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與 GDP 的比率為 14.6%。總體來看,目前我國物流行業仍然處于運行效率不高的狀態,與美國低于 8%的水平相比,供應鏈效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國際經驗表明,隨著人工成本上升、經濟增速放緩,單純依靠降低成本或擴大銷售難以獲得利潤時,通過物流智能化降本增效的作用將使物流領域作為“第三利潤源”的戰略地位凸顯。
根據《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預計到 2025 年,全國將布局建設150 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社會物流運行效率大幅提高,基本形成以國家物流樞紐為核心的現代化物流運行體系,推動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 GDP 的比率下降至12%左右。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智能物流裝備行業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未來發展趨勢
從技術革新層面來看,隨著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發展,現代物流業進入了技術驅動的智慧物流時代。隨著中國電子商務與新零售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制造業產業升級推動智能制造進入全面發展階段,減少人工成本、機器換人已成為行業共識,上述因素共同助推了物流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帶動智能物流裝備需求的快速增長。
(1)物流裝備與智能制造深度融合,技術向智能化、數字物聯方向發展
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能物流是工業 4.0 的基礎,是提升現代物流效率,降低物流費用率的理想解決方案。因此,智能物流裝備行業與智能制造系統融合發展將成為未來趨勢。
智能單元化物流技術、智能物流裝備以及智慧物流信息系統是打造智能物流的核心元素。在工業 4.0 智能工廠的框架內,智能物流是連接供應、生產、客戶的重要環節,在系統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也是構建智能工廠的基石。機器視覺識別與信息技術及深度學習技術的不斷發展,可以高效、智能地進行物流數據采集,使高速智能分揀成為可能。物聯網技術與 5G 技術的發展,實現了物流設備系統遠程監控與維護,提升了智能傳送分揀系統的利用率及運維效率。工業物聯網網絡將很快成為高效倉庫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提供智能倉庫所依賴的連接和數據。
智能化和數字物聯化技術能夠提高智能傳送分揀設備的自動化程度、運行效率和準確率,是未來行業技術發展方向。
(2)“軟件定義硬件”趨勢,產品向標準化、模塊化方向發展
軟件定義硬件,是把物流設施、裝備、貨物等硬件資源虛擬化,按照單元化和標準化的思想,歸類成基礎的貨物單元和物流功能模塊,通過軟件對虛擬的硬件單元進行管理與調度,實現智慧物流功能。其本質是實現硬件資源虛擬化、管理控制可編程。在智能物流裝備領域,AGV 的管理調度系統、智能導航系統等軟件成為技術創新亮點;智能云倉的 WCS(控制系統)越來越成為核心競爭力;無人叉車、無人駕駛卡車等先進的運輸裝備更是需要依賴眾多軟件系統才能發揮作用。―軟件定義硬件‖的發展趨勢十分明顯。
智能傳送分揀設備集合了光、電、機械、信息技術,包含了存儲系統、傳送分揀系統、機器視覺識別系統、人機交互系統、信息管理系統等。受制于客戶需求、場地限制等因素,設備目前主要以定制化為主。―軟件定義硬件‖趨勢更容易實現產品的標準化、模塊化,實現智能物流裝備的大批量生產,更好地保證產品品質的穩定性。
(3)物流裝備的一體化集成應用趨勢,系統向無人化方向發展
在自動化控制技術進一步發展的前提下,智能物流領域需要操作人員介入的場景正在不斷弱化,智能物流裝備跨界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在自動分揀領域,快遞企業通常會采用交叉帶、模組帶、擺輪、窄帶等分揀設備組合應用的模式以實現最優的分揀策略。此外,AGV 搬運+智能分揀+在線稱重+智能打包+自動貼標等技術融合模式也得到了創新應用。
隨著智能技術、機器人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大數據云平臺、類人仿真技術、傳感技術、微型控制技術、5G 技術等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突破,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行業出現黑燈工廠、無人倉庫。隨著自動裝卸技術、自動多件分離技術、自動裝袋換袋技術、六面高速物品信息自動識別技術、超級電容技術等取得突破,未來的倉配中心、分撥中心將整體向無人化方向發展。
(4)智能物流裝備服務的市場化和專業化趨勢
智能物流裝備服務的市場化和專業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通過設備的定期維護、故障及時排除、零備件供應、遠程網絡監控運營服務等,實現對智能物流裝備運行的保障性服務;二是通過對設備運行質量分析、物流各環節績效與運行情況分析等方式,實現對物流運作或管理的支持服務;三是可以定時提供技術改進和信息系統及控制系統的升級服務。
4、面臨的機遇
(1)政策大力扶持
物流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系統的重要環節,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近年來,物流降本增效積極推進,社會物流成本水平保持穩步下降,但部分領域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依然突出,特別是受新冠疫情影響,社會物流成本出現階段性上升,難以適應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關于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意見》、《關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實施意見》、《推動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實施方案》、《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通知》等政策,大力鼓勵和扶持智能物流裝備行業,以進一步降低全社會物流總成本、提升物流效率為目標,進一步推動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為我國智能物流裝備行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為行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下游市場需求旺盛,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近年來,隨著新經濟的蓬勃發展,以及受到新冠疫情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快遞物流和電商行業取得了快速發展,帶動了對智能物流裝備的巨大需求。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劇,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用工成本逐年增加,越來越多的制造業企業開始引入自動化設備及生產線,實現以黑燈工廠、無人倉庫為特征的智能制造場景。中國制造業領域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將為物流裝備行業帶來巨大的市場容量和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3)技術進步促進行業快速發展
隨著智能技術、機器人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大數據云平臺、類人仿真技術、傳感技術、微型控制技術、5G 技術等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突破并逐步應用于倉儲、運輸、分揀、配送等各個物流環節,為倉儲物流行業、制造業實現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
5、面臨的挑戰
(1)國內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國際競爭力較弱
我國智能物流裝備產業起步較晚,受品牌、資金、人才、技術和經驗等因素的限制,國內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市場競爭力相對較弱,落后于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
由于我國對行業準入并沒有明確限制,目前國內企業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尚未形成行業龍頭。隨著各行各業信息化、智能化的逐步滲透,下游客戶的業務復雜程度也不斷提升,具有復雜的大型集成項目經驗的企業將擁有更大的優勢,行業集中度未來有望逐步提升。
(2)專業人才缺乏
智能物流裝備行業涉及專業領域較多,集合了光、電、機械、信息技術,包含存儲系統、傳送分揀系統、機器視覺識別系統、人機交互系統、信息管理系統等。行業內既懂技術又能深刻理解下游行業應用場景的專業復合型人才匱乏,無法滿足行業爆發式增長對高端人才的需求,成為制約行業和企業發展的重要瓶頸。
6、行業壁壘
(1)技術壁壘
智能物流裝備行業屬于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行業發展需要大量的技術研發投入。智能物流裝備集合了光、電、機械、信息技術,包含了存儲系統、傳送分揀系統、機器視覺識別系統、人機交互系統、信息管理系統等,產品呈現智能化、數字化、專業化、精密化和自動化的發展趨勢。上述技術還需要結合下游應用行業的個性化需求進行跨領域的綜合集成運用,這對企業在總體設計、產品研發、系統集成、現場實施以及售后服務方面提出很高的要求,新的進入者很難在短期內綜合掌握上述技術并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2)資金壁壘
智能物流裝備行業屬于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前期的產品研發、測試,獲得訂單后的設計、投產、交付,均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尤其是大型系統集成項目需要較大的周轉資金。因此,行業對市場參與者具有較高的資金壁壘。
(3)客戶認證壁壘
智能物流裝備一般投資金額較大、系統集成工序復雜,下游快遞物流客戶、制造業領域客戶對設備質量、精密度以及自動化程度要求較高。這些客戶在選擇設備供應商時,通常需要經過嚴格的供應商資質認證,歷經設計研發、樣機測試等驗證環節,對供應商的技術水平、生產工藝水平、產品質量、交貨能力及協同開發能力進行綜合考察。因此,供應商一旦獲得了客戶的認可,雙方合作粘性較強,合作關系比較穩定,對新進入者來說具有較高的客戶認證壁壘。
(4)營銷服務體系壁壘
智能物流裝備的專業性強,同時還存在個性化、定制化的特征,不同行業、不同區域的客戶需求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就要求行業內的企業在營銷過程中必須貼近市場,建立一套高效的營銷服務體系。此外,對于智能物流設備來說,需要保證設備長期穩定的運轉,并能夠定期予以升級、檢修、維護,因此,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也是開拓市場的必備因素。
建立完善的銷售與售后服務網絡,需要較大的資金和人員投入,并需要在長期的經營過程中積累經驗和口碑,新進入者很難在短時間內形成有效的營銷及服務體系。
(5)運營管理經驗壁壘
智能物流裝備領域需要設備供應商對客戶所處行業的生產工藝、運營模式有著深入的了解和準確的判斷,項目經驗的積累可以促進企業向更多的下游行業進行業務開拓。對于行業新進入者而言,在項目總體規劃設計、系統集成、安裝調試以及項目運營管理的綜合運作能力方面存在較高的管理經驗壁壘。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2-2028年智能物流裝備行業細分市場分析及投資前景專項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