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座椅零部件行業發展趨勢及相關技術面臨挑戰競爭格局代表企業
1、汽車座椅及其零部件行業發展趨勢
(1)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
汽車座椅是汽車中重要的被動安全部件,直接影響到司乘人員的安全問題。當車輛發生碰撞的瞬間,座椅不但能夠較好的支持和約束人體,同時還能配合車內其他保護系統(安全氣囊、安全帶等)充分發揮保護功能。
相關零部件的強度是衡量座椅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標,對于所有座椅及零部件生產廠家來說,提高骨架和靠背鎖緊裝置等部件的強度、耐沖擊性將是今后的重點技術課題。
(2)舒適性要求逐步升級
在確保汽車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汽車座椅的舒適性是汽車廠商的重要賣點。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消費偏好將逐步升級。在設計過程中,開發人員需要以消費者需求為切入點,不斷提高座椅品質和增設各種提高舒適度的附加功能件(腰托、腿托、扶手等),以便賦予其更高的商品價值。
(3)節能減排推動輕量化發展
汽車輕量化可以降低汽車的重量,從而提高汽車的功率性能、燃油經濟性,并且降低廢氣污染。汽車座椅的輕量化設計,主要通過使用輕質材料、對骨架進行結構優化設計、采用新的制造工藝等方法來實現座椅骨架的輕量化,以達到環保和節能的需要。
(4)自動駕駛帶來智能化和功能多樣化需求
為了滿足自動駕駛環境下的多樣生活需求,智能化座椅將成為汽車工業的重要走向。在未來,智能座椅可通過傳感器基于乘客身體動作作出智能反應,并通過監測身體位置和壓力點、觀察生物識別和生命體征,對健康狀況進行監測,以及隨著外界氣候的變化相應地調整座椅溫度和駕駛艙環境。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行業技術情況
汽車座椅骨架及零部件的生產制造涉及的關鍵技術包括模具開發技術、沖壓技術和焊接技術。
(1)模具開發技術
汽車座椅骨架相關沖壓件的模具開發,技術要求較高,是決定沖壓件質量、精度、生產效率的主要因素。汽車座椅骨架及核心金屬部件開發環節中,模具設計與制造是主要環節,是制約汽車座椅骨架產品更新的重要因素。
單工程模具、傳遞模和級進模是目前行業內較為普遍的沖壓模具技術。近年來,在座椅骨架及相關沖壓件制造中,級進模運用廣泛,生產商采用級進模可直接將卷材加工成沖壓件,省去了卷材剪切、涂油等工序,工作效率較高。但級進模沖壓技術受卷材拉伸深度、傳輸等限制,無法用于加工拉伸深度較深的復雜零件,無法徹底取代多工位壓力機。
(2)沖壓技術
在汽車座椅骨架及核心金屬件制造中,沖壓工藝對沖壓件質量及后續的焊接效率均有較大影響。沖壓技術的關鍵在于確保沖壓件的質量、精度,防止材料開裂、回彈。先進的沖壓設備及生產線是實現先進沖壓技術的基礎。目前,我國汽車金屬沖壓作業中國產設備應用主導地位,大部分企業采用自動與半自動沖壓生產線,少數采用柔性沖壓自動線。技術層面,我國沖壓設備及生產線和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由于汽車用超高強度鋼在傳統的冷沖壓制造過程中容易出現開裂、回彈性等現象,先進的熱沖壓技術就成為其最佳選擇。熱沖壓技術是材料學、力學、模具技術、機械開發技術、IT等綜合技術的集成,它能夠將鋼板在高溫時沖壓成形、淬火強化后轉化為高強度鋼。熱沖壓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保證汽車更高的安全性能,還能減輕車身重量。未來,汽車沖壓件將更多地采用熱沖壓技術,其是我國汽車零部件沖壓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
(3)焊接技術
在汽車座椅骨架及核心金屬件制造中,焊接工藝的好壞,決定著座椅骨架總成及分總成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能,同時對下游工序起著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國已在焊接技術、焊接設備、裝焊生產線裝備等方面形成了一定技術實力,但在汽車用高強度鋼板等材料方面的焊接技術、激光焊接設備、多品種車型混線柔性生產技術及其裝備方面,與國外先進公司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隨著我國焊接技術的進步,焊接機器人技術、自動化柔性焊接生產系統等將進一步滲透。
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主要運用電阻焊接、激光焊接兩種技術。電阻焊接是目前汽車零部件焊接中使用的主要技術,其原理為利用電流通過接頭的接觸面及鄰近區域產生的電阻熱進行焊接。激光焊接是汽車工業上應用的新技術,其特點是被焊接的工件變形小、連接間隙小、焊接深度/寬度高、焊接牢固。在車身框架、座椅骨架及結構復雜零部件的焊接領域,激光焊接已經逐漸替代傳統電阻焊接方式。
3、汽車座椅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從市場格局看,過去汽車座椅市場集中度較高,市場參與者主要為安道拓、李爾等外資及合資企業,國內座椅供應商市場份額相對較低。目前,隨著自主品牌汽車和國內新能源造車新勢力的市場份額提升,國內汽車座椅行業供應鏈體系或將發生變革,國內汽車座椅供應商沉淀多年,將面臨破局的機遇,替代空間廣闊。
4、行業面臨的挑戰
(1)業務規模和技術水平相較于跨國公司仍有較大差距
與全球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相比,內資企業仍存在較大差距。根據美國《汽車新聞》發布的“2021年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均為博世、佛吉亞、李爾等跨國企業,中國僅有8家企業上榜。跨國公司在資金、技術、客戶資源等方面均具較強優勢,我國零部件企業規模相對較小。從產品附加值看,德、日、美零部件企業的產品主要集中在發動機、汽車電子、變速器等高端領域,我國企業的產品則主要集中在外圍部件領域,產品附加值不高,在關鍵零部件產品的材料選擇、設計開發、工藝制造等方面仍有許多有待突破的技術瓶頸。
(2)市場集中度不高,中小企業盈利水平受上下游雙重擠壓
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國和生產國,全球知名汽車制造廠商已通過各種方式相繼在國內設廠,國內自主汽車品牌也不斷發展壯大,汽車消費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整車制造企業為了轉嫁競爭壓力,將持續降低采購成本,這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盈利空間。國內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數量眾多,但市場集中度不高,相較于整車廠或合資零部件企業處于議價劣勢地位。
汽車零部件上游供貨商為大型工業原材料企業,如鋼材、有色金屬的生產商,這些生產商往往會把其上游基礎原材料上漲的壓力傳遞給零部件生產企業。近年來,鋼材等原材料價格呈上升趨勢,對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的成本控制產生較大影響。在上游原材料價格不斷上升及下游整車廠轉嫁成本的雙重壓力下,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的利潤空間也被不斷壓縮,不利于行業的發展。
5、行業競爭情況
(1)層級化的專業分工
我國汽車座椅零部件行業目前已經形成了層級化的專業分工,構建了以整車廠為核心,一級供應商直接向整車廠供應座椅總成系統,二級供應商提供座椅骨架、頭枕、面套等零部件,三級供應商負責二級供應商部分零部件或者部分工序加工的金字塔結構。
汽車座椅一級供應市場主要被安道拓、李爾等外資和合資企業以及延鋒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等國內整車廠控股企業所掌控,我國大部分本土汽車座椅品牌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市場,主要配套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二級、三級供應商則大多為內資企業,目前,我國共有各類汽車座椅零部件設計、加工、制造、改裝生產商近千家,少數規模相對較大的企業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2)行業內代表企業
國內汽車座椅市場主要由安道拓、李爾等外資或合資企業以及延鋒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等國內整車廠控股企業所主導,知名國際品牌有美國的安道拓、李爾;德國的博澤;加拿大的麥格納;法國的佛吉亞;日本的豐田紡織、提愛思;韓國的大世、岱摩斯等。國內大型汽車座椅總成企業包括延鋒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其由上汽集團控股子公司華域汽車控股。
在汽車座椅骨架及零部件領域,目前規模較大的企業主要有上海沿浦、博俊科技、天成自控和無錫雄偉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等。
1)上海沿浦
上海沿浦成立于1999年4月,上海沿浦主要從事各類汽車座椅骨架總成、座椅滑軌總成及汽車座椅、安全帶、閉鎖等系統沖壓、注塑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從事模具的研發和生產。
2)博俊科技
博俊科技成立于2011年3月,博俊科技主要從事汽車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零部件產品種類覆蓋了框架類、傳動類、其他類等。
(3)天成自控
天成自控成立于2000年,天成自控主要從事車輛座椅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包括乘用車座椅、航空座椅、工程機械與商用車座椅、兒童安全座椅等各類座椅產品。
(4)浙江雅虎
浙江雅虎主要從事汽車座椅骨架總成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汽車座椅骨架總成及分總成件、沖壓件、模具等,是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評定的浙江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5)無錫雄偉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雄偉精工成立于2003年6月,于2018年被萬豐奧威收購。雄偉精工主要生產座椅零部件和車身附件,主要產品包括座椅骨架及調節結構、安全帶扣、安全氣囊、門鉸鏈等。
6、行業主要壁壘構成
(1)體系認證和供應商評審壁壘
汽車行業對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能有較高要求,并實行嚴格的質量認證體系。IATF16949:2016目前為全球汽車行業較為權威的第三方認證體系,該認證體系對企業的設計開發、生產管理、質量控制等環節提出了較高要求,并已成為整車廠和跨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選擇配套供應商的公認質量標準。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只有通過上述第三方認證的質量管理體系,才能進入整車廠商的供應商名單。此外,部分跨國車企還要求其供應商通過環境、健康、安全等方面的認證要求。
此外,整車廠及跨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自身還實行嚴格的供應商評審體系,評審內容涵蓋供應商生產組織能力、質量控制能力、企業管理能力等;在產品進入批量生產前,還需履行嚴格的產品質量先期策劃(APQP)和批量生產(PPAP),并經過較長時間的產品裝機試驗考核,產品經認可后方能進行批量生產供貨,認證過程復雜,周期較長,從開始認證到大批量供貨周期一般為1-2年。配套關系一旦確定,雙方合作粘性較強,除非出現重大質量問題,不會輕易更換。嚴格的認證體系和復雜的供應商評審流程對新進入者構成重要壁壘。
(2)技術壁壘
汽車零部件行業專業性較強,優秀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需要在金屬材料、模具開發、工裝設計、生產制造、產品檢測等方面擁有成熟的技術儲備,并具備持續提升技術水平和工藝水平的能力。汽車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客戶需求日趨多樣,新產品開發周期加快,整車廠與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協作開發模式已成為行業發展趨勢。整車廠在選擇供應商時,技術實力、供貨時效、生產成本、產品質量都是重要的考慮因素。技術實力的提升不僅要求企業不斷投入大量的資金,還取決于人才的積累、研發的積淀和創新文化的培育,均需要較長過程,從而對行業新進入企業形成了較高的壁壘。
(3)資金壁壘
汽車座椅骨架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模具開發、產品生產、試驗認可等環節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較大,原材料及成品安全庫存儲備等也存在較高資金需求。另一方面,為更好服務客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需要在重要客戶所在區域近距離設立生產基地。再一方面,由于汽車零部件一級供應商行業集中度較高,在和配套供應商的商務談判中處于強勢地位,其信用期限相對較長,也對配套供應商造成一定的流動資金壓力。
(4)管理壁壘
汽車沖壓零部件多為非標準化產品,品類繁多,生產管理難度大。隨著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面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保證及時供貨的持續壓力,在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研發設計、銷售及售后等環節的精細化管理要求越來越高。高水平的管理來自于高效精干的管理團隊和持續不斷的管理機制革新,新進入企業難以在短時間內建立高效的管理團隊和穩定的管理機制。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中國汽車座椅零部件行業市場調研及“十四五”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