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行業產業鏈影響及技術水平特點面臨的發展機遇
1、上下游行業之間的關聯性及其對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行業發展的影響
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行業的上游主要為電子信息制造業,下游是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及配套企業等。
(1)上游產業的發展對本行業的影響
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行業的上游主要為電子信息制造業,主要原材料為半導體器件、五金結構件、磁性元件、電容電阻等。半導體器件為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的重要原材料,目前處于國產化替代階段,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行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助推了半導體等上游產業技術的應用。近年來,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迅速,電子信息制造行業產銷居世界前列。長期而言,上游產業國產化替代步伐的加快對于原材料的有效及時供應及成本控制有一定程度的利好。2021 年以來受到芯片短缺的影響,芯片采購價格呈現一定程度的上漲,但隨著國產化替代步伐的加快,芯片短缺有望盡快得到緩解和改善。
(2)下游產業的發展對本行業的影響
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行業的下游是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及配套企業等。近年來,受益于我國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大力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6-2021 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由 51.7 萬輛和 50.7萬輛增長至 354.5 萬輛和 352.1 萬輛,尤其是 2021 年,較 2020 年分別增長159.52%和 157.57%,滲透率提高至 13.40%。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 500 萬輛,同比增長 42%,滲透率有望超過 18%。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到 2035 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空間巨大。車載高壓電源是新能源汽車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充電樁設備是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展的關鍵基礎設備,其市場規模均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而增長,下游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崛起也為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行業的技術水平及特點
車載高壓電源系統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轉換效率、功率密度、可靠性、集成化程度代表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指標。
(1)高轉換效率
轉換效率是車載高壓電源的主要技術指標之一。車載充電機和車載 DC/DC轉換器的轉換效率分別代表動力電池充電和電壓轉換過程中的能耗水平,二者對于車載電源集成產品的整體轉換效率具有決定作用。功率半導體器件等關鍵元件的更新換代以及電力電子拓撲結構設計的不斷優化,是提升高壓電源產品轉換效率的主要方式。
(2)高功率密度
功率密度指高壓電源額定功率與其體積之比。提高功率密度,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減小體積、降低重量,符合汽車零部件的輕量化趨勢。先進材料和先進設計技術是提升車載高壓電源功率密度的重要因素。
(3)高可靠性
質量是產品的生命線,對于汽車零部件行業尤為如此。由于汽車零部件的運行環境非常復雜,需要滿足抗振動、耐高溫、耐嚴寒、耐腐蝕、電磁兼容等嚴苛要求,同時需具備較長的使用壽命,因此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安全可靠性至關重要。
(4)高集成化
基于新能源汽車的整車布置空間要求,相關功能的汽車零部件通過集成化設計,能夠減少占用空間和產品重量,節約成本。因此,集成化是車載高壓電源產品的重要發展方向。
3、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行業面臨的挑戰
(1)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迭代較快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和工藝持續提升。未來隨著行業技術的發展和革新,如果行業內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系統廠商的產品技術不能實現突破,不能及時匹配技術發展方向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增強市場競爭力,未來可能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將對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行業內企業的市場地位和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2)新能源汽車的車規級芯片短缺
車規級芯片作為汽車產業核心關鍵零部件,在全球范圍內存在短缺問題。并且由于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發展滯后等因素,國內車規級芯片市場多被國外芯片巨頭壟斷,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若芯片短缺問題不能得到妥善及時解決,將影響到整個行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行業的發展也將受止于此。
4、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行業面臨的機遇
(1)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增進了消費者信心
隨著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發展以及整車品質的提升,里程焦慮等問題逐漸得到緩解,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同程度在不斷提高。隨著整車電量提升及電耗降低,我國純電動汽車續駛里程逐年增加。按照《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車型數據統計,純電動乘用車平均續駛里程從 2016 年的253km 提升至 2020 年的 378km,提升幅度為 49.4%,極大緩解了用戶里程焦慮。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的整體技術水平亦不斷提高,消費者信心逐漸增強,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及上游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的良性發展建立基礎。
(2)充電基礎設施正逐步完善
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有利于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題,改善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環境。2021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 354.5 萬輛和352.1 萬輛,同比 2020 年分別增長 159.5%和 157.5%。截止 2021 年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達 261.7 萬臺,同比增加 55.7%;其中,公共充電基礎設施 114.7 萬臺,隨車配建充電樁 147.0 萬臺。總體來看,近幾年充電樁數量保持了快速的增長趨勢,車樁比從 2015 年 6.46:1 下降到 2021 年 3.00:1。同時,充電基礎設施技術正朝高功率、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技術水平也不斷提升。因此,充電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有助于解決消費者的“充電焦慮”問題,從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及上游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的布局規劃。
(3)我國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具備國際市場競爭力,海外市場逐步打開
相比于傳統汽車關鍵零部件領域,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領域,已經具備國際市場競爭力,并得到了海外客戶的認可。就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產品而言,國內少數車載電源生產商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已經積累了較豐富的技術研發經驗和形成了較強的技術儲備,其產品競爭能力近年來不斷增強,已逐步實現對國際競爭對手的趕超。相關企業依托產品技術優勢和本土化優勢逐步擠占國際巨頭的市場份額,在我國新能源汽車車載高壓電源市場逐步實現了國產替代。同時,隨著自身技術、品牌、資金實力的不斷提高,相關企業積極進入海外市場,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市場競爭,客戶資源不斷積累,提高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力。
(4)發展新能源汽車得到我國產業政策大力支持,有助于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行業發展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國家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一系列產業政策從多個維度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支持。
2021 年 3 月,我國發布《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聚焦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增強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2020 年 11 月,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到 2025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到 2035 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除此以外,相關部門還先后發布《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等相關政策,從戰略規劃、財政補貼、產業支持等多個維度對新能源汽車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進行支持,規范行業發展、引導產業轉型升級,為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行業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石。
(5)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空間廣闊
在我國大力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消費者認可度的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空間廣闊。2021 年 10 月,發布《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2030 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 40%左右;2020 年 11 月,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到 2035 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根據當前政策目標,預計到203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仍有廣闊的增長空間,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處于黃金發展期。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也將給上游車載高壓電源和非車載高壓電源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帶來重大的發展機遇,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2-2028年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源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