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面修復醫療器械行業概況及市場規模分析
1、行業概況
創面是正常皮膚(組織)在外界致傷因子如外科手術、外力、熱、電流、化學物質、低溫以及機體內在因素如局部血液供應障礙等作用下所導致的損害,常伴有皮膚完整性的破壞以及一定量正常組織的丟失,同時,皮膚的正常功能受損,也稱為傷口或者創傷。創面修復即傷口修復。創面修復類醫療器械主要包括負壓引流系統和脈沖沖洗系統。
(1)負壓引流系統
負壓引流系統源于負壓創面治療技術,由 Fleischmann 等人于 1992 年首創。目前負壓創面治療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各類急性、慢性傷口的療愈,包括外科切口裂開或感染、急性軟組織缺損、慢性(壓力、血管性、糖尿病性)潰瘍等,尤其適用于各類傳統外科方法診治無效的慢性難愈合傷口。負壓引流技術促進創面愈合的作用確切,能有效起到消除局部水腫、減少創面滲液的積聚、抑制創面細菌生長、促進細胞增生和肉芽組織生長、保持創面及創面周圍組織的濕潤環境、調節膠原酶及明膠酶活性、減輕創傷后免疫抑制等多方面的綜合作用。
(2)脈沖沖洗系統
脈沖沖洗系統是通過高頻脈沖的原理,利用脈沖水流沖洗創口,能快速、徹底、有效地清除創口的污染物及壞死組織,特別是對常規方法清洗不到的裂縫及深度創口能有效地清除,對組織起到保護作用。正常的創面愈合需經過三個相互重疊的階段,即炎性反應期、增生或纖維化期和重建期。創傷在炎性反應期的血管和細胞的反應可以清除創面的病源微生物、異物和壞死組織;而在增生期,出現創面的肉芽生長及再上皮化;在重建期,膠原纖維沉積在真皮層,使創面更為牢固。如果機體的炎性反應不足以消滅創面的病源微生物,則創面將發生感染,血管再生和肉芽組織形成都將延遲。因此,骨科清創的目的包括清除所有可能阻止創面愈合的物質,使創面愈合盡快從炎癥反應期進展到增生或纖維化期。目前已有多家醫療器械企業生產脈沖沖洗器,其通常與吸引器相連,以保證在創面區域產生脈沖水流的同時吸除沖洗液,該產品在臨床上主要用于骨科手術的創面和骨髓腔清洗。
2、行業市場規模
2020年我國創面修復類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10.2億元,2015至2020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20.00%。
創面修復領域醫療器械行業的快速發展與人口老齡化、健康護理需求、醫療支出水平的不斷提升相關。在社會老齡化加劇和醫療條件及社會保障體系愈發完善的兩大國情背景下,我國的各類急性和慢性傷口普及率雙升,刺激下游創面修復醫療器械產品的市場需求量日益攀升。
資料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普華有策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2-2028年創面修復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