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礦山行業重點企業及競爭格局、發展趨勢、市場規模、發展前景
智能礦山是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方向,它將人工智能、工業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機器人、智能裝備等與現代煤炭開發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實時互聯、分析決策、自主學習、動態預測、協同控制的智能系統,實現煤礦開拓、采掘、運輸、通風、洗選、安全保障、經營管理等過程的智能化運行,最終能融合打通各部門各類型的數據,匯集在統一的大數據平臺上,實現海量多源數據的規模化實時處理,針對不同業務需求,選擇不同數據模型,提供數據分析成果,形成服務于全礦的人工智能中樞,為進行科學有效的礦山管理提供決策輔助。
智能礦山行業起步較晚,但隨著《煤炭工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等方向性綱領的頒布,我國煤礦行業智能化、信息化趨勢將會成為煤炭工業未來發展的方向,這也為智能礦山行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下游基礎;《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南》《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等行業標準性文件的出臺,預示著智能礦山正邁向專業化、標準化的體系邁進。目前國內智能礦山信息系統的市場競爭已較為充分。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1、智能礦山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的智能礦山建設起步較晚,目前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根據國家礦山安監局最新公布數據,目前全國煤礦已建成可實現少人化開采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687 個,距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八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所提出的“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產業發展目標仍相差一段距離,在未來,煤礦的智能信息化建設仍將是亟待推進的方向,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2、智能礦山行業前景
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2021 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截至 2021 年底,排除產能過低和已經整改關停的煤礦后,全國煤礦數量近 4,500 座,依照不同產能等級進行改造金額測算后,智慧礦山整體市場規模超過一萬億元人民幣,發展前景廣闊。
供給端方面,在煤礦數量不斷下降和礦企之間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智能礦山將通過短時間內擴大生產速度、規模和安全性,滿足企業對產量的迫切需求。根據《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 年)》,中國煤礦將于 2030 年實現智能化開采,重點煤礦區基本實現工作面無人化,全國煤礦采煤機械化水平達到 95%以上,掘進機械化程度達到 80%以上。在需求與供給的雙重驅動下,智慧礦山未來的市場規模廣闊。
3、智能礦山行業發展趨勢
在未來,智能礦山行業將會逐步建立起統一的行業標準,并據此打造更深層次的行業規劃。一方面統一的技術綱要、管理準則、技術標準等能保證相應工作流程的規范化、科學化與數據的標準化,能夠更好的引領智能礦山的建設發展。另一方面,統一的行業標準能加強不同企業間的溝通交流,從而提升產品的兼容性,能讓企業更有機的去整合系統,更方便的維護和優化,為下游客戶提供更全面的成套化解決方案。
目前,自動化技術和工業物聯網技術已在智能礦山領域得到深度的融合應用,已經初步實現了礦山井下設備和系統的集群管理和全面的聯動控制,有效提升了礦山的安全、高效、無人化指標。在未來的煤礦的智能化建設中,會進一步推動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等技術的應用,綜合高效利用和共享所有的計算、存儲、網絡通信等資源,建設礦區私有云,而且可以對礦山的運行狀態、業務流程、生產效率、管理調度、應急救援等相關數據進行融合,并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所有礦山資源的綜合管理、高效利用、統一調度,打造礦山運營的智慧中樞,為礦山的管理提供智能決策輔助。
4、 行業壁壘
(1)準入門檻
智能礦山信息系統對煤炭行業安全生產具有重要意義,國家出于對該行業特殊的工作環境的考慮,采取了嚴格的產品認證制度。因此許多強制性資質認證也成為了新企業進入行業的主要障礙之一。礦用產品大多需要取得 3C 認證、防爆合格證和國家礦用產品安全標志證書后方可生產、銷售,所以企業需要在前期花費較多的資金和時間完成產品開發、認證等相關工作。
(2)技術門檻
煤礦井下環境復雜,電磁干擾大,電網穩定性差,因此產品需更加具備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所以對產品的制造技術及制造工藝有很高的要求。同時,智能礦山行業是一個集機械、電子、電氣、自動化、物聯網、5G 通信等多個技術領域的復合型高新技術行業,其研發、生產所需技術含量較高。隨著我國煤礦智能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智能礦山開始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智能礦山信息系統的供應商需要一批能夠不僅需要掌握大量相關專業技術,還需要對產品的復雜應用環境及多樣應用場景擁有深刻理解的團隊。隨著下游的成長性需求逐漸加大,綜合型專業人才較為缺乏,一些新進企業很難在短期內吸引和培養出一批具備成熟技術開發實力并擁有深厚行業實踐經驗儲備的技術隊伍。
(3)品牌門檻
智能礦山信息系統產品對于煤礦生產中人員財產安全來說極為重要,因此下游客戶對供應商的選擇非常慎重。出于避免安全事故發生的考慮,即使在產品價格存在差異的情況下,處于行業下游的客戶也更傾向于選擇業內具有較好品牌聲譽的行業龍頭企業。對于新進入者而言,短時間內培育品牌價值的壓力較大,突破市場已有品牌門檻具有較高的難度。
(4)資金門檻
首先,本行業對生產、檢測設備、廠房等生產要素的要求較高,同時新產品的推出也需要較多的樣機試驗調試才具備生產銷售條件,若無雄厚資金支持,新進入企業難以承擔較長時間的無回報投入;其次,行業的下游客戶主要為大中型煤礦生產企業,雖然其違約可能性較低,但普遍具有資金結算周期較長、回款速度較慢的特點,因此智能礦山信息系統行業企業的資金周轉率偏低,對企業的資金實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新進入企業面臨一定的資金壁壘。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2-2028年智能礦山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