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器行業各大細分市場概況(附報告目錄)
1、連接器行業概況
連接器始于二次大戰期間,彼時軍方希望減少戰斗機檢修時間,于是他們先將各種控制儀器與機件單元化,再由連接器連成一體成為一個完整的系統。修理時,只將發生故障的單元拆開,更換新的單元,大大提升了效率。戰后隨著電視、電話等民生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發展,連接器則由早期的軍事用途,迅速拓展到一般消費性電子,汽車以及電腦等資訊領域。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連接器行業全景調查分析與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連接器的作用是在電路內被阻斷處或孤立不通的電路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從而使電流流通,使電路實現預定的功能。總之,連接器是提供連接系統、子系統或組件的橋梁,傳輸信號或能量,是電氣電子產品不可或缺的產品。
按成本占比排序,上游金屬材料所占成本最大,塑膠材料次之,電鍍材料較小。作為電子元件行業的重要細分行業,應用廣泛,既存在于日常使用的消費電子產品中,也出現在高端國防產品中,在通信、汽車、工業、交通、醫療等各個領域也都處處需要發揮作用,各個行業的技術升級和產品更新換代都會給連接器市場帶來新的上升空間。全球連接器市場基本保持持續增長趨勢,從行業整體而言,連接器行業市場需求不存在明顯的周期性特征。
從全球區域分布來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連接器市場。連接器高端技術和高端產品目前基本由行業國際巨頭壟斷,外資廠商連接器約占中國連接器市場的比重超過50%。
雖然我國是全球第一大連接器市場,但由于我國連接器行業起步相對較晚,目前生產的連接器主要以中低端為主,高端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較低。目前,我國連接器廠商約有1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約300家,本土制造企業約700余家,國內區域發展方面,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是我國通信設備、汽車制造、醫療器械、消費電子等產業較為集中的區域,因此對連接器產品需求較大,為更好、更快地為下游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及服務,連接器企業通常也在上述區域設置生產基地。
國內相關連接器企業分析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市場研究中心
2、行業競爭格局和市場化程度
由于連接器產品下游應用領域廣,市場需求大,近年來全球連接器制造企業巨頭憑借早期形成的技術和產品優勢,陸續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參與國內競爭;同時,國內企業憑借多年連接器制造經驗和技術的積累,并依托國內龐大的消費市場,也涌現出一批規模較大的連接器企業,參與到全球競爭。因而,連接器市場處于一種充分競爭的局面。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行業競爭充分、市場化程度高
因連接器產品下游應用領域廣,市場需求大,近年來,國際連接器巨頭陸續在國內設立生產基地,開發中國市場;國內連接器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也誕生一批規模較大的連接器企業,從而形成了充分競爭的市場格局。
(2)市場集中度高、產品競爭分化
隨著連接器下游應用市場集中度的不斷提升,國際連接器巨頭憑借先發優勢在高端產品市場占有較高的份額;近些年隨著全球連接器制造向中國的轉移,以及連接器國產化趨勢的不斷增強,國內連接器領先制造企業也逐步從中低端產品往高端產品延伸,參與到高端市場的競爭。
(3)產品不斷創新、后發優勢可期
連接器產品的應用非常廣泛,各個行業的技術和產品升級都會給連接器市場帶來新的上升空間。消費類電子領域,由于下游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快,新技術應用多,為配套供應的零組件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迅速,給快速跟進的連接器制造企業提供了新機會。
3、下游市場
(1)5G通信和數據
連接器作為通信設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配件之一,在通信設備中價值量占比較大。通信終端設備主要包括交換機、路由器、調制調解器(Modem)、用戶接入終端設備等。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全球數據流量快速增長,促進了網絡設備和移動終端市場的持續擴大,使得通信及數據傳輸用連接器獲得了快速的發展。
5G承載前傳、中傳、回傳(接入、匯聚、核心)的典型帶寬需求相對4G增加非常明顯,通信網絡新建、設備擴容、升級勢在必行,帶動連接器向高速化發展。
未來隨著5G的部署及自動駕駛汽車的大規模推廣,電信和數據通信領域連接器機會有望快速發展,包括通信設備高速背板連接器、400G高速數通接口、高端射頻同軸連接器、光纖連接器以及5G基礎設施的高速、高可靠的連接器產品。
在5G方面,公開數據顯示,三大運營商預計年內建設超過55萬個5G基站。到2025年,建成基本覆蓋全國的5G網絡,預計需要5G基站500萬-550萬個,以每個基站平均50萬元計,直接拉動基站投資約2.5萬億元。5G產業鏈涵蓋廣泛,5G基站基建將帶動多類型終端及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高清視頻等行業應用市場規模快速上升,預計2025年帶動5G全產業鏈相關投資預計累計超5萬億元。
根據《全國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截至2017底,我國數據中心機架規模為166萬臺,增速33.4%。以增速不變計算,到2022年預計新增投資1.5萬億元。大數據中心為驅動力基礎設施,將帶動云計算、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預計2022年會帶動相關投資超3.5萬億元。
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ResearchGroup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超大規模運營商的大型數據中心數量同比增長了11%,總數達到430個。美國仍是云和互聯網數據中心的主流市場,擁有全球40%的數據中心。繼美國之后,中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和德國占據著30%的數據中心。
預計在5G驅動下,通信連接器有望實現量價齊升,帶來市場空間大幅擴大。同時數據中心的設備升級將增加對高性能背板和夾層連接器以及電源接口的需求。大量增加的數據流量輸送和回程將需要新的高速互連連接器,包括SFP、SFP 28和QSFP28以及光纖貼片線和跳線等。
(2)智能手機連接器
A、射頻同軸連接器
射頻同軸連接器的基本結構包括中心導體(陽性或陰性的中心接觸件)、內導體外的介電材料(絕緣材料)以及最外面的外接觸件(屏蔽作用,即電路的接地元件)。射頻同軸連接和同軸傳輸線纜組件在智能手機中起到各類射頻模塊端口和主板之間射頻信號傳輸的作用,此外,射頻連接器還可以用來分斷射頻電路,進而引出被測單元的射頻信號,實現射頻電路的可測試性。
射頻同軸連接器并不是智能手機的專屬組件,在傳輸和處理射頻信號的設備(如基站)中幾乎都需要,但由于智能手機內部空間的捉襟見肘,用于其中的射頻同軸連接器需要微型化,即使如此,如何使微型射頻同軸連接器“更微型化”仍是行業的主旋律。輕薄化是過去幾年智能手機主流的趨勢之一,以iPhone手機為例,從2008年的iPhone3G開始到2016年的iPhone7S,幾乎每一代新機型相較前一代產品都有厚度上的減薄(2013年發布的iPhone5C廉價版本),智能手機輕薄化趨勢要求微型射頻同軸連接器的尺寸相應減小,2017年,電連技術可批量供應的第五代USS RF產品的嵌合高度(設備上安裝后連接器的高度,代表連接器的微型化水平)為1mm,彼時正小批量試生產的第六代USS RF產品的嵌合高度則僅為0.8mm。
微型射頻同軸連接器的生產環節包括設計,模具開發,生產制造,測試和交付,其中生產制造環節包括沖壓、電鍍和注塑。高精密的生產制備能力以及射頻信號的仿真測試能力是射頻連接器的天然護城河,首先,微型射頻同軸連接器的嵌合高度不斷減小,當前最低的嵌合高度已達到1mm以下,這對模具以及沖壓成型、注塑等加工設備精密度提出極高的要求;其次,射頻信號在傳輸線纜以駐波形式傳播,射頻同軸連接器和線纜之間需要實現較好的阻抗匹配,從而降低射頻連接器組件產品的電壓駐波比,提升其傳輸效率,這便要求射頻連接器生產企業具備較強的射頻信號仿真測試能力。
B、BTB連接器
板對板(BTB)連接器是智能手機中極為常見的連接器,其主要由兩部分組成:負責信號傳遞的端子和負責固定的外殼,其中端子一般由金屬制備而成,外殼則主要以塑膠材質為主。
智能手機中,諸如顯示模組、攝像模組、指紋識別模組、人臉識別模組、耳機、揚聲器和側鍵等功能模塊都通過“FPC—BTB連接器—PCB板”的方式實現與芯片之間的信號交互,因此,隨著智能手機的功能不斷增加,BTB連接器的單機用量亦不斷提升,在iPhone11 Pro Max中用了約十幾對BTB連接器。
盡管智能手機中各類BTB連接器在規格、材質、Pin數等方面有所差異,比如iPhone11 ProMax中,負責電池、側鍵、馬達和揚聲器的BTB連接器的Pin數明顯少于攝像模組和人臉識別模組的BTB連接器,但由于手機內部空間的限制以及新功能的不斷集成,PCB尺寸不斷縮小,進而壓縮了BTB連接器所能使用的空間,為了容納足夠的Pin數,Pin之間的間距(Pitch)不斷被縮小。此外,與微型射頻同軸連接器類似,尺寸(嵌合高度)是BTB連接器另一個重要的考量參數。
C、I/O連接器
I/O連接器主要負責外界與設備或者不同設備之間的信號交互,最初的智能手機中需要幾類不同的I/O連接器,譬如充電連接器、Audio連接器和USB連接器等,分別負責電信號、音頻信號和數據的傳輸交互。此類連接器受5G影響較小,但卻是智能手機中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
(3)新能源汽車
2013年汽車領域僅占連接器市場的16.27%,近年來該領域發展速度顯著。傳統汽車單車連接器種類約有一百多種,數量約為500個,而隨著人們對汽車安全性、環保型、舒適性、智能型等方面要求的提高,汽車也使用了更多品種和數量的連接器。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單車使用連接器數量在800到1000個,遠高于傳統汽車的平均水平。配套充電樁中同樣大量使用了連接器產品,根據資料,單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均價為2萬元,而其中連接器的造價大約為3500元,充電樁連接器價值占比較大。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目前與之配套的充電樁數量仍較少。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數據,截至2018年公共類充電樁共計30萬臺、私人類充電樁47.7萬臺,新能源汽車數量與充電樁的數量比為3.4:1。國家能源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中披露,預計到2020年國內充電樁數量達到450萬個。屆時,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數量的比例將達到1.4:1,充電樁數量的增速顯著提高,并有望實現爆發式增長。
2020年預計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按照每年公共充電樁增長15萬臺,私人樁增長30萬臺,公共充電樁投資成本為5萬元,私人2.5萬元,到2025年,建成超過3.6萬座充換電站,全國車樁比達1:1,預計投資規模將達到900億元。帶動充電樁/充電站零部件快速發展、充電運營更趨合理化、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預計2025年,會帶動相關投資累計超2700億元。
(4)軍用連接器
軍用連接器是偵察機、導彈、智能炸彈等新式高性能武器裝備的必備元器件,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船舶、電子等高技術領域。
軍用連接器是構成完整的武器裝備系統所必需的基礎組件,與商用連接器相比,它是一類特殊、敏感的連接器,具有顯著的特征:制造公差嚴格、結構堅固、可靠性極高、成本高及耐惡劣環境。軍事工業使用的連接器傳統上主要包括圓形、矩形、印制電路板、RF及少量特種連接器。
全球來說,美國在軍用連接器領域的市場規模最大。2014年全球銷售額達32億美元。美國企業占據了前4名,美國防務工業制造了全球75%的軍事電子系統,美國軍用電連接器總需求也達到了全球50%的份額。美軍到2020年已經基本完成軍隊信息化轉型;偵察機、導彈和智能炸彈是導致連接器持續增長的主要因素。支撐美國在科索沃、伊拉克這幾場高科技戰爭的是大批信息化、智能化的新式高性能武器裝備,這類新型軍事裝備和設施必然對為其配套的包括連接器在內的各類元器件性能提出新的或更高的要求。
隨著軍事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軍用連接器市場規模快速提升。根據2018年中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排名,軍用連接器前五強中航光電、航天電器、陜西華達、四川華豐、航天電子的總收入達到105億元,其中連接器總收入約73億元,約占總體軍用連接器市場的73%,軍用領域市場集中度高。由于軍用產品國產替代的需要,相關企業研發投入的力度不斷加大,并且不斷通過并購相關企業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如中航光電自2013年起先后收購西安富士達、深圳翔通光電等企業;航天電器先后并購了蘇州華游、林泉電機。龍頭企業在不斷提升研發投入的同時,積極的外延并購也為公司持續提供增長動力。未來,隨著軍隊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加快,必將帶來大量新式裝備需求的增長,軍用連接器市場規模有望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