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信息化行業發展前景及技術趨勢分析(附報告目錄)
1、行業競爭分析
隨著國家對財稅信息化進程的大力推進,越來越多的稅務機關及納稅企業注重自身信息化建設,對財稅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的需求也隨之增加,行業信息化技術更加成熟。在這個大環境下,財稅信息化行業內大量企業將加大財稅信息化業務投入,以擴大市場占有率。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財稅信息化行業供需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1)稅務機關信息系統建設領域的競爭狀況
在稅務機關服務方面,隨著我國稅務信息化建設思路日趨成熟,各主要業務模塊信息系統搭建已基本完成。未來幾年,根據財稅改革,拓展及提升完善已有信息系統功能、優化用戶界面、集成整合各個獨立的信息系統以推動數據共享共用將成為我國稅務信息化的主要發展方向。建設內容的轉變使得稅務信息化企業必須更加注重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以及用戶體驗的提升,并對其系統的集成整合能力、大數據、云計算與人工智能等技術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該領域深耕多年的先行者已憑借對我國稅務系統的深刻理解和豐富經驗取得了較為穩固的競爭地位,系統集成整合能力較強或者善于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搭建數據分析模型、指標體系的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稅務信息化企業,擁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對于新進入者或者規模較小、技術實力較弱、以開發單個獨立信息系統為主的企業,則難以獲得較好的機會。
(2)企業財稅服務領域的競爭狀況
在企業財稅服務方面,財稅服務市場是一個對專業水平要求較高的市場,涉及財稅服務及互聯網信息技術等許多專業細分領域。目前,行業的競爭主要從單業務領域、單服務形態升級成集多個業務融合的綜合服務。
隨著國家財稅政策改革的深化、以金稅工程為代表的財稅信息化進程的推進和“互聯網+”的發展,利用“互聯網+”為用戶提供優質的企業財稅綜合服務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企業財稅服務行業進入快速成長期。廣大企業亟需的優質財稅服務類型包括基于“互聯網+財稅”的 “票財稅”一體化服務,集人員、工資、個稅、社保服務應用為一體的智慧人事財稅服務平臺,幫助納稅人規范納稅、降低稅務風險、做好信用守護及提示享受稅收優惠等財稅綜合服務。
因此,除了較強的系統開發能力與較高的財稅專業水平以外,還要求財稅服務企業投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所需設備并掌握相關技術以及具備覆蓋廣泛的服務銷售網絡與完善規范的服務體系。由于初始投入大,存在業務和技術壁壘,只有規模較大且擁有較強的行業積累、完善的服務體系以及領先的業務技術實力的企業才有可能參與,未來的行業格局將更加集中,規模較小、實力較弱的公司,其市場份額將逐步減小。另外,目前能夠打通財務、稅務、資金、企業內部管理等環節并以此為基礎建立全產業生態鏈的公司不多,這將成為行業未來發展方向之一。
2、行業發展前景
(1)宏觀經濟的持續增長帶動財稅信息化市場的發展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 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為 99.09 萬億元,同比增長 6.10% 。國民經濟的增長是國家稅務收入和信息化市場增長的基礎。
(2)行業技術進步和創新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企業財稅服務行業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成熟和應用對企業財稅服務領域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A、利用人工智能和互聯網技術,財稅服務企業可以開發出智能財稅服務系統、人事管理系統,實現票據處理、財務核算、員工信息管理、稅務管理的自動化處理,解決財務工作中最高頻及重要的發票管理工作,有效降低涉稅服務的成本、差錯率并提升工作效率。
B、云計算可以提供基于網絡的海量計算服務,不僅可以作為軟件服務的平臺,使得智能財稅產品能夠根據財稅政策變革進行快速的迭代更新,也可以作為
存儲空間的提供者和業務信息處理的平臺,由此將帶來企業財稅服務行業商業模式的豐富、創新和完善。
C、財稅大數據對于提高財稅管理能力、推動財稅管理創新意義重大。通過財稅大數據分析,可以挖掘出數據背后有利于增加收入、改進支出的因素,加強對預算執行和稅收征管環節的風險控制;同時,稅務大數據提供商能夠幫企業進行有效納稅風險管控。通過打通財稅內部、財政與受益單位、稅務與納稅人、財稅與相關部門、財稅與公眾之間的“信息孤島”,在挖掘財政收益對象、納稅人和其他社會公眾的行為特征信息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供各類財稅服務,優化完善信用等級評價機制,進一步提升財稅管理服務水平。
(3)國內企業數量不斷遞增為企業財稅服務奠定市場基礎
隨著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推行,國內企業數量大幅增長。同時,隨著稅務信息化不斷推進,稅收體制規范化,對企業納稅合規申報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全國納稅企業對于企業財稅綜合服務的需求日趨依賴,在我國龐大的納稅企業基數下,現有企業連同新增企業帶來的需求增長為企業財稅服務奠定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4)“金三工程”推廣,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按國家稅務總局“金稅三期”架構規劃,金稅三期建立一個包含網絡硬件和基礎軟件的統一的技術基礎平臺,依托統一的技術基礎平臺,逐步實現稅務系統的數據信息在國家稅務總局和省局集中處理,通過業務的重組、優化和規范,逐步形成一個以稅收征管、外部信息、行政管理和決策支持為核心的四個信息管理應用系統。
金稅三期工程實現了稅收數據的全國集中,為各省之間業務聯動提供了全面有效的數據支撐,開展了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各類數據分析利用工作,推動了稅收管理向網絡化、大數據方向轉變,為稅收現代化踏上大發展、大融合、大跨越的新征程奠定了基礎。
“金稅”工程三期的推進在稅法宣傳、納稅智慧服務、稅務調查、信息技術服務、稅務咨詢、稅務教育、納稅風險評估、納稅人權益保護等多個方面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3、技術發展趨勢
(1)云計算推動稅務信息化模式變革
云計算模式是稅務信息化建設的新模式。該模式可以提高政府數據中心的運行效率,降低建設成本。同時,針對各個部門的不同需求,云計算模式可以對共性功能進行歸納和提煉,統一搭建可擴展、可定義、可持續服務的平臺,從而提供共享服務。稅務信息化平臺在“稅務云”范圍內對資源、資金的調配更加合理、有效,將在新階段的電子政務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整合技術促進信息共享、互聯互通
不同業務系統間、橫向單位及垂直單位間實現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是稅務信息化發展的根本方向。通過數據抽取、轉換以及數據清洗等各種整合技術,能夠有效解決當前系統間、單位間“信息孤島”的問題,使信息共享共用、不同單位間互聯互通。
(3)大數據存儲與分析促進財稅信息化發展
隨著財稅信息的深入發展,數據將會呈現爆炸式增長,如何存儲與利用這些數據是當前數據平臺建設亟需解決的問題。利用分布式存儲、并行計算以及大數據分析模型等處理技術,為保障數據存儲安全、利用原始數據進行歸納、總結及分析提供了高效手段,將支撐財稅信息化快速發展。
(4)移動 APP 技術延伸財稅信息化應用
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速度快、滲透力強,現有的移動終端設備已經日漸成為上網的主流入口,移動 APP 將加快稅務信息化應用的發展。
財稅信息化技術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4、行業主要壁壘
(1)技術壁壘
財稅信息化行業對專業技術水平的要求較高,無論面向稅務機關的稅務系統開發還是面向中小微企業的財稅綜合服務,都要求在平臺設計、軟件開發、產品運維等階段具有較高的技術知識儲備和經驗積累,不僅需要從業者掌握需求分析、平臺設計、數據庫建模、程序設計、代碼測試等軟件工程技術,還需要掌握諸如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和開發應用。在產品運維方面,對于重大系統、龐大的使用用戶,服務商需具備較強的技術能力以支持產品或平臺運營的穩定性。上述技術水平的要求對潛在的行業進入者將構成較高的技術壁壘。
(2)人才壁壘
財稅信息化行業對人才的綜合要求較高,一方面,研發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軟件開發技能,能夠勝任大型系統軟件及服務平臺的開發任務,實現數據支持、維護、分析、運用;另一方面,研發人員還必須精通財稅專業知識,熟悉國家稅務政策,了解行業的具體規則和業務流程,在應用層面進行個性化創造,對軟件不斷的完善、更新和維護,不斷提高客戶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適度。只有擁有足夠數量的復合型人才,才能保證企業在財稅綜合服務領域具備并保持較強的競爭力。
財稅信息化行業主要壁壘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業務壁壘
財稅信息化行業屬于典型的知識密集型行業,需要企業團隊擁有很強的財稅專業服務和財稅政策的理解能力。稅務系統開發與運維方面,稅務部門在招標時,要求投標單位能夠提供成熟的解決方案和具備典型的成功案例,投標單位的技術人員除需具備較高的軟件開發水平和豐富的財稅專業知識,還需具備較高的現場響應服務能力等。企業財稅服務方面,財稅綜合服務提供商大多深耕財稅服務市場多年,同時具備較強的軟件開發能力,已經形成了比較雄厚的業務基礎,同時建立了線上、線下完善的服務體系,在行業經驗、品牌、銷售和服務網絡等方面已經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優勢,上述因素對行業新進入者構成一定的業務壁壘。
(4)資金壁壘
財稅信息化行業對于企業的資本要求比較高。在稅務信息化建設方面,企業在項目實施前需要為產品原型和核心技術研發投入研發資金;項目實施過程中要為系統上線,需要建設較多大型測試環境,比如云平臺測試環境,軟件開發的人力成本提前墊付資金;還要為后期的工作規范、制度完善、業務流程改造、用戶培訓等方面投入成本;在企業財稅綜合服務方面,企業財稅軟件的研發、測試、數據中心的建立、市場開拓、用戶積累及服務網絡形成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因此,資金投入也成為財稅信息化行業的進入壁壘。
(5)品牌壁壘
財稅信息化行業中的客戶青睞于與品牌美譽度較高的企業進行合作以及使用其財稅產品。在稅務信息化建設方面,具備成熟產品和典型的成功案例的服務商,在行業內能夠樹立良好的品牌美譽度。在企業財稅服務方面,財稅信息化產品的品牌依賴度較大,需要建立起一定的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才能取得用戶的信任。中國財稅信息化行業現已產生數個一線品牌。這些品牌經過多年積累,掌握了相關的核心技術,能夠較為精準地把握財稅信息化行業發展方向和用戶需求,擁有較大規模的穩定的客戶群。行業新進入者難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用戶足夠的信任,因此,企業品牌也成為財稅信息化行業的進入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