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房屋行業競爭格局及趨勢分析(附報告目錄)
1、行業發展概況
集成房屋(又稱可移動或可多次拆裝房屋)誕生于上個世紀 50 年代末。其主要概念是通過在工廠預制墻體、屋面等,按照設計要求加工以鋼結構為代表的承重結構,能夠迅速組裝成成套房屋的一種建房模式。
經過 50 年的發展,歐美與日本市場發展規模以及行業集中度都已達到較高水平,租賃業務龐大,且集中度高,高舒適的箱式組合房占主導地位。國外集成房屋的發展正朝兩個方向轉變,一是隨著房屋制造的工業化、集成房屋已由臨時性建筑向永久性建筑發展;二是由于集成房屋主要生產國的城市化已經結束,大規模建設高潮期已過,集成房屋的應用范圍由臨建市場向商務、商業、旅游別墅等領域擴展。歐美代表廠商有 ALGECO、德國 ALHO、土耳其 DORCE 等,日本代表廠商有大和株式會社、日本東海租賃株式會社等。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集成房屋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趨勢報告》
(1)我國集成房屋發展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1965 年至 1990 年,開始出現集成房屋的雛形,主導產品為單層木制活動房屋。附屬產品有混凝土盒子房屋、金屬盒子房屋、菱鎂土活動房屋、帆布帳篷等。
1991 年至 2000 年,活動房屋應用開始比較廣泛,主導產品為水泥石活動房屋、菱鎂板活動房屋、附屬產品有木制活動房屋、彩鋼夾芯板活動房屋等。
2001 年至今,彩鋼活動房屋的應用快速增加,主導產品為拆裝式的彩鋼夾芯板活動房屋。其余產品呈多元化附屬發展格局,集成住宅開始得到應用,不過其市場發展相對緩慢。
(2)集成房屋應用領域:
集成房屋主要下游應用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①城市建設、房地產項目的臨時用房:主要包括用作工地辦公室臨建、工地工人臨時宿舍、售樓部等;
②交通、水利、石油、天然氣等項目的臨時用房:主要包括野外作業的臨建設施及辦公室、工人臨時宿舍等;
③旅游用房:包括旅游景點野營房、休息設施及相應服務功能用房,特別適合季節性的旅游服務設施;
④過渡安置房:主要用于拆遷過渡房和配套服務設施;用于災區臨時安置房和配套服務設施;
⑤臨時商業設施:包括小型商鋪、售報亭等;
⑥醫療服務臨時用房和配套服務設施:包括臨時病房、掛號、門診、倉庫等設施;
⑦市政公用領域:包括治安崗亭、交通崗亭、公交調度亭、郵政報刊亭、工廠小區門口崗亭(門衛室)和配電房等;
⑧軍事領域:主要用于軍事演習臨時指揮所;戰地醫院,閱兵村等;
⑨展覽會、現場會、運動會等臨時用房:主要用于會務設施,臨時商業服務設施等。
(3)集成房屋特點:
①環保節能。集成房屋是一種環保型綠色建筑,主要原材料為鋼材,避免了拆解后對環境破壞;集成房屋在施工中不產生建筑垃圾,經濟環保。
②標準化程度高,構件互換性強。集成房屋通過按統一的長、寬、高的模數進行空間組合,輕鋼結構件之間采用螺栓連接,實現了高互換性,可靈活地進行拆卸、移動,可多次周轉使用,因而體現了較高的生產效率和使用效率。
標準化、模塊化、通用化的生產制作方式對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快拆快裝十分重要。由于產品互換性強的特點,大型的企業多以租賃的形式經營集成房屋,租賃的方式使供應商能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實現臨建產品制造、搭建、倉儲環節的規模效應,加快物料的周轉,提高構建的使用率,較好地體現了循環經濟以及低碳經濟的要求。
③工業化程度高。集成房屋采用裝配式設計,所有輕鋼構件以螺栓連接,易于拆解、移設、倉儲,拆裝損耗較小。集成房屋所有構建標準通用,能夠通過工廠化生產的方式進行預制,較易實現規模化生產,生產效率較高。
④自重輕。集成房屋主體結構采用冷彎薄壁型鋼等輕質材料,其圍護結構采用彩鋼夾芯板,因而房屋整體重量較輕。房屋單位自重量約為 15-30kg/m2,遠低于磚石、磚混、鋼筋混凝土等其他建筑結構,運輸便利。
⑤便于裝運、組裝簡便快捷。集成房屋運輸十分便捷,一臺 7.5 米貨車可以裝運 180 平方米左右集成房屋的全部構件,一個 40 英尺的集裝箱可以裝運 300 平方米以上的房屋構件。集成房屋的基本構件都由工廠預制,在現場完成組裝。一般情況下,4 個安裝工人在一天之內即可完成一棟 100 平方米的房屋的組裝。
⑥造型美觀、布局靈活。集成房屋以彩色鋼板制作屋面和外墻面,色彩十分豐富。房屋高度、寬度有多重規格可供選擇;長度可根據客戶的意愿,在規定模數范圍內可任意增減,靈活地組合。對地基基礎要求低,環境適應能力強,因而在各類臨時設施大量應用。
2、行業競爭格局
國內集成房屋行業存在“小、散、亂”的問題,目前參與企業大小上千家,其中包括了大量設施簡陋、設備簡單、施工粗糙的“作坊式”工廠。各種品牌產品外觀相似、結構雷同、同質性高,品牌優勢不明顯。
由于部分中低端客戶對產品價格較為敏感,許多中小型企業以次充好,引發價格戰,加劇了行業的“粗放”、無序競爭,壓縮了行業利潤空間,行業整體盈利水平呈現下降趨勢。
未來,隨著國家及各地的行業規范和限制性政策的出臺,行業將逐步趨于規范,市場集中度將趨于提高,整個行業的利潤率水平會保持一個良好的水平。
3、行業發展趨勢
(1)集成房屋向舒適化、個性化方向發展
隨著設計、制造水平的提高,集成房屋的安全性、舒適性逐步得到改善,集成房屋的使用理念逐步得到社會的認可。目前發達國家集成房屋產品得到廣泛應用,其產品性能與永久建筑性能日益趨同,綜合性能甚至超過傳統的固定建筑,在北美地區集成住宅是目前主要的住宅形式。我國集成房屋產品應用于臨建用房占 80%-90%,在其他行業與民用方面有較大缺口,這與集成房屋在發達國家主要應用于民用領域形成鮮明對比。集成房屋產品具有獨特的靈活性和環保性,未來隨著社會對集成房屋產品的進一步認同,其產品在民用領域將會得到廣泛應用,舒適性良好的高品質的集成房屋產品的市場需求將會逐步增加,占據集成房屋市場的重要地位。
(2)集成房屋向標準化方向發展
目前,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大規模的城市化建設持續進行,造成了對房屋建筑物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在大量的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及水、電、路、橋設施等的建設及使用過程中,都需要大量的臨時性建筑與其配套。為了降低臨建的使用成本,很多企業開始考慮臨時租賃集成房屋產品滿足其施工臨建需要,不少企業考慮采購的臨建設施重復周轉使用。這些趨勢要求集成房屋產品生產企業將其產品盡可能設計成標準化、模塊化、可拆裝重復利用的形式,這會推動集成房屋產品向標準化方向發展,市場向租賃模式的主流營銷模式發展,這將更加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綠色循環經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