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裝備行業未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附報告目錄)
軌道交通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行業之一,亦是受到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產業政策重點支持的戰略新興產業。《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 年調整)》《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城軌發展綱要》《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等產業政策為我國軌道交通行業的發展規劃了廣闊的前景。同時,創新處于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軌道交通作為典型的以創新為驅動力的高新技術產業,也持續受到政策上的支持。
1、中國軌道交通行業
鐵路作為現代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大民生工程,長期以來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我國鐵路網建設進入加快發展的新階段,中國目前以“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為骨架的國家快速鐵路網基本建成,中西部路網骨架加快形成,綜合客運樞紐同步完善。2009 年至 2019 年中國高鐵營業里程和普鐵營業里程的復合增長率分別為 2.3%和 27.9%。隨著路網規模快速擴張,我國主要干線基本實現復線電氣化。2019 年我國鐵路復線里程 8.3 萬公里,復線率 59.0%,電氣化里程 10.0 萬公里,電化率71.9%,復線率和電化率分別較 2009 年提高了 20.2 和 30.2 個百分點,分別居世界第二和第一。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軌道交通裝備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09-2019年中國鐵路營業里程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整理
我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軌道交通車輛投資。自 2014年起,中國已連續六年保持每年 8,000 億元以上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2019 年中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 8,029 億元,投產新線 8,489 公里,其中高速鐵路 5,474 公里。在軌道交通車輛領域,截至 2019 年末,我國鐵路機車、客車、貨車和動車組保有量分別為 2.2萬輛、7.6 萬輛、87.8 萬輛和 3,665 標準組。
伴隨著國家對軌道交通事業的持續性投入,預計未來軌道交通行業仍將保持一定增速。此外,軌道交通裝備存量的快速增長將帶來大量軌道交通裝備進入維修期,售后維保亦將呈現較廣的市場空間。
2、軌道交通裝備行業未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1)行業未來面臨的機遇
1)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持續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是《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確定的
高端裝備制造業中五個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把高速軌道交通系統、高效運輸技術裝備列入優先主題。《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到 2035 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并對基礎設施、交通裝備、運輸服務、科技創新、安全保障、綠色發展、國際合作、人才建設、治理體系提出了具體要求。聚焦交通裝備,《交通強國建設綱要》重點提出要加強新型載運工具研發,實現 3 萬噸級重載列車、時速 250 公里級高速輪軌貨運列車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產業鏈。大力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是提升我國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對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實現由制造業大國向強國轉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2)技術變革帶來的創新挑戰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推動下,我國軌道交通行業信息化建設步入快速發展階段,信息化建設的成果初具規模,改變了傳統的建設模式、服務手段和經營方式。在現代化強國和交通強國建設中,軌道交通要加快實現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深刻影響經濟社會全局,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日益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也是各國技術競爭和產業競爭的主戰場,關乎能否占據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和主動權。
未來,研發并應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模式,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和知識軟件,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民族品牌和中國標準,逐步建立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主導發展的軌道交通技術鏈和產業鏈,是我國軌道交通行業面臨的主課題。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推進軌道交通信息化,發展智能系統,建設智慧城軌,大力開創自主創新發展新局面,成為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平臺,也是加快實現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
3)高鐵運行十余年逐步進入大修期,為維保市場帶來新發展機遇
中國軌道交通經過近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具備了較好的基礎,受益于路網建設的快速推進,我國鐵路各類軌道車輛的投資金額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隨著近年來全國范圍內高鐵項目的大量開工建設以及“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基本建成,我國動車組保有量亦呈現快速增長。伴隨著各類車輛行車里程的累積,前期上線運營的列車逐漸進入維修期,預示著對軌道交通車輛相關配件的檢修或替換需求的激增。特別是隨著“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的應用與自主配套能力的增強,國產零配件廠商更為受益,行業內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4)“一帶一路”對加快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出口帶來發展契機
“一帶一路”作為我國新的國際戰略框架,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多重發展機遇。近期著眼于“基建互通、進入互通、產業對接、資源引進”,遠期則致力于“商貿文化互通、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共同繁榮”。為提振新冠疫情后受到嚴重沖擊的地區經濟,歐盟委員會計劃在未來十年間投資 1.1 萬億歐元,新建近 2 萬公里高鐵網,通聯歐盟各國首都。中國高鐵承載著我國高端裝備走出去的重任,將帶動相關企業在海外市場有更大作為。
(2)行業未來面臨的挑戰
1)新的商業模式帶來的挑戰
隨著軌道交通行業投資規模的增大,政府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軌道交通項目的投資建設,行業市場化程度提高,出現了 PPP 等創新經營模式。公司在業務模式設計、產品服務構建、市場開拓運營等方面將面臨挑戰,需要加強對新商業模式的研究和實踐,以得到客戶和市場的認同。
2)國際市場競爭帶來的挑戰
作為軌道交通行業具有領導地位的牽引變流系統供應商,公司憑借較強的研發能力和較高的產品質量在行業內形成了明顯的品牌優勢。但是在拓展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可能面臨技術標準差異、國情文化差異等帶來的挑戰,以及隨著阿爾斯通與龐巴迪運輸業務合并,軌道交通行業世界巨頭的競爭實力也得到了進一步增強,來自國際競爭對手的挑戰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