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前端行業國內外市場規模、技術及未來發展趨勢(附報告目錄)
1、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增速情況
無線通信的發展離不開射頻前端的進化,射頻前端的變革始終追隨無線通信的演進。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從 2G 發展到 5G 時代,移動網絡速度越來越快,需要不斷增長的射頻前端芯片的支持。移動終端設備從手機到平板電腦、智能穿戴的不斷豐富,移動醫療、智能家居等新興應用領域的逐步發展,以及移動終端設備的單機射頻前端芯片價值量的提升,全方位促進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高速增長。2019 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為170億美元,2015- 2019 年均增長率為13.9%。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中國射頻前端行業供需調研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2015-2020年全球射頻前端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速分析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隨著 5G 的商用和普及,具備無線通信功能的終端設備種類愈加豐富。5G信號的低延遲、高速率等優勢將帶動物聯網等新興市場的發展,增加對物聯網終端設備的需求。同時,在移動終端設備設計持續小型化的趨勢下,射頻前端模組化的趨勢日益明顯,PA 模組為射頻前端最大的細分市場。
2、我國射頻前端市場的發展概況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整體起步較晚,在人才培養、工藝水平、研發實力等方面與發達國家/地區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射頻前端產業具有較高的技術、經驗、資金等各種壁壘,我國當前射頻前端的整體發展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隨著我國集成電路需求的不斷增長、國家對集成電路產業日益重視,我國射頻前端產業有了高速發展,具有代表性的射頻前端企業不斷涌現。在射頻功率放大器領域,國內參與者包括唯捷創芯、慧智微、紫光展銳、飛驤科技、昂瑞微等。在射頻開關和 LNA 領域,卓勝微憑借較早進入品牌客戶
和自身實力優勢,形成了和國際一流企業開展競爭的能力,在國內市場保持領先地位。此外,國內韋爾股份、艾為電子等企業也在射頻開關、LNA 領域有所涉獵。在射頻濾波器領域,國內有好達電子、德清華瑩等企業嶄露頭角。
3、產業技術發展及未來發展趨勢
(1)5G 將推動物聯網成為射頻前端芯片消費的重要細分領域
5G 不僅意味著高速的數據連接,同時還會支持海量的物聯網應用和低時延高可靠性的應用場景。物聯網將逐步接入大量的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新興終端設備,最后實現海量的連接。2019 年全球物聯網總連接數達到 120 億,預計到 2025 年,全球物聯網總連接數規模將達到 246 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 13%;2019 年全球物聯網的收入為 3,430 億美元,預計到 2025年將增長到 1.1 萬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 21.4%。射頻前端芯片作為無線通信不可或缺的組成部件,是物聯網終端設備的重要組成,物聯網將成為射頻前端芯片消費的重要細分領域。
(2)汽車電子、醫療健康等領域成為射頻前端的新興市場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不斷追求,汽車早已從簡單的交通運輸工具變為復雜的電子系統,與我們及周圍的世界連接在一起。目前,許多汽車已經實現一定程度的自主駕駛、網絡通信,并提供多元化的娛樂服務。汽車實現網絡通信功能離不開射頻前端的助力,預測,汽車處理和線性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射頻前端市場規模將大幅增長,2017 年至2022 年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17%。此外,隨著科技的進步,遠程醫療逐步成為現實,遠程醫療的遠距離診斷、治療和咨詢需要借助高速的網絡連接得以實現,遠程醫療的不斷發展將有力促進健康醫療領域射頻前端的發展。
(3)射頻前端高度集成化成發展趨勢,將提高中高端市場的準入門檻
5G 移動終端內部射頻前端芯片的數量快速增加,然而,移動終端設備內部留給射頻前端芯片的空間并沒有同步增加,移動終端小型化、輕薄化、功能多樣化對射頻前端的集成度水平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
射頻前端的高度集成化將進一步增加其設計難度,需要綜合統籌考慮 PA、濾波器、射頻開關、LNA 等器件的特性,以及不同類型芯片的結合方式、干擾和共存等問題,設計難度指數化提升。例如,高集成度的射頻前端方案中,射頻功率放大器模組不但應具有傳統的信號放大及發射功能,包含 PA 和射頻開關之外,還應集成濾波器和雙工器,構成 PAMiD(含雙工器的 PA 模組)的模組產品,或進一步集成 LNA,構成兼備接收和發射功能的 L-PAMiD 和 L-PAMiF 模組產品形態。
4G 時代,僅頭部手機廠商的旗艦機型可能采用高度集成的 PAMiD 射頻前端解決方案。而在 5G 時代,L-PAMiD 和 L-PAMiF 等更高集成度的射頻前端解決方案,或將成為中高端手機的標配,進一步提高射頻前端企業中高端市場的準入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