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午夜亚洲WWW湿好大_野外做受三级视频_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相關推薦
智慧城市、水利、老舊小區改造等推動二次供水行業前景持續向好
發布日期:2021-06-25 09:08:58

智慧城市、水利、老舊小區改造等推動二次供水行業前景持續向好

1、行業概述

城鎮供水系統通常由水源、輸水渠道、凈水廠、配水管網、二次供水設施、入戶管道與設備等組成。從水源取水后,經輸水渠道送入凈水廠進行水質處理,處理過的水經加壓后通過配水管網輸送至用戶。根據《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282-2016)要求,城市供水應結合城市規劃布局,按供水服務范圍和直接供水的建筑層數,確定供水管網用戶接管點處的最小服務水頭。近年來,伴隨著城鎮化建設不斷推進,城市高速發展,高層建筑的密集增加,城鎮管網供水最小服務水頭已無法滿足高層建筑的用水需求。根據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城鎮供水設施建設與改造技術指南》,城鎮供水管網不能滿足用戶對水壓、水量的要求時,應建設二次供水系統。

二次供水是指在民用與工業建筑用水對水壓、水量要求超過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設施供水管網能力時,通過儲存、加壓,經管道供給用戶或自用的供水方式進行供水,二次供水主要為補償市政供水管線壓力缺乏,保障寓居在高層人群用水而建立的,被喻為城鎮供水系統“最后一公里”。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二次供水行業市場調查及前景預測報告

2、二次供水方式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高層建筑日益增多,建筑給水工程也向著大水量、高水壓的方向發展,使得二次供水系統的建設需求日益增多。二次供水系統從最早的水塔式供水,發展至高低位水池(箱)供水、氣壓供水,直至變頻水箱供水、疊壓(無負壓)供水、節能錯峰智慧供水,供水系統在逐步發展完善。二次供水主要方式比較如下:

高低位水池(箱)供水:該模式由貯水池(箱)—水泵—水池(箱)—用戶,將城鎮管網來水儲存在貯水池(箱),再通過水泵將水從水池抽吸到屋頂水池(箱),利用屋頂水池(箱)的勢能將水供給各個用戶。該模式的貯水池(箱)能夠儲存一定水量,增強供水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在用水高峰時出現水量或水壓不足的情形;該模式的缺點是貯水池(箱)需要定期進行維護和清洗,監管維護成本高,水質容易受到污染等。

氣壓供水:該模式由貯水池(箱)—水泵—氣壓罐—用戶,該模式去掉了屋頂水池(箱),減少了潛在二次污染源,增設了氣壓罐,設備可安裝在任何高度上,安裝方便;該模式的缺點是給水壓力波動大,能耗較高。

變頻水箱供水:該模式由貯水箱—調速水泵—用戶,該模式去掉了屋頂水箱,將城鎮管網來水儲存在貯水箱,利用變頻調速水泵將水箱中的水直接加壓供給用戶,水泵會根據用戶水壓、水量的需求調速運行,保證居民飲用水。該模式去掉了屋頂水箱,減少了潛在二次污染源,同時,水箱能夠儲存一定水量,起到調蓄作用,增強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該模式的缺點是水箱占地面積較大,設備投入及監管維護成本相對較高。

疊壓(無負壓)供水:該模式由城鎮管網—水泵—用戶,該模式由管網疊壓(無負壓)供水設備直接與城鎮管網連接,利用管網的余壓疊加一定壓力后直接供水給用戶。由于該模式直接利用了城鎮管網的余壓,因此該模式被稱為“無負壓二次供水”或“疊壓二次供水”。該模式的優點是疊壓(無負壓)供水屬于封閉系統,避免了水質二次污染,利用城鎮管網余壓,節約能源等;該模式的缺點是疊壓(無負壓)供水容易使城鎮管網水壓下降,使得臨近用戶的供水可能受到影響,不能確保區域供水安全。

節能錯峰智慧供水:該模式由智慧系統(錯峰模塊、水質管理模塊、自清洗模塊、節能錯峰智慧云平臺)—節能水泵—用戶,該模式在變頻水箱供水模式和疊壓(無負壓)供水模式基礎上,通過不斷研發創新開發出的新型供水模式,該模式的優點是在智慧錯峰算法平臺的支撐下,系統可通過對目標區域的數據采集、分析用水需求特征信息,智慧統籌區域內各管網配水量,釋放供水系統的錯峰調蓄功能,降低水廠運營壓力,提高供水管網的配水調節能力,緩解高峰時期供水管網運行壓力,減少管網波動,延長管網使用壽命,降低漏損率,確保居民用水安全;該模式的缺點是依托智慧錯峰算法及軟件平臺的支撐,適用于區域性多個供水單元的聯動調控,系統技術較為復雜。

3、二次供水管理模式

目前,國內對二次供水設施新建或改造階段的管理模式,除較傳統的“自建自管”模式外,還包括“建管分離”模式和“統建統管”模式;對二次供水設施運營維護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管養統一”模式和“管養分離”模式等。

2015 年 2 月,國家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國家公安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城鎮居民二次供水設施建設與管理確保水質安全的通知》,通知指出城鎮居民二次供水設施是保障城鎮居民用水需求的重要基礎設施。由于目前二次供水設施建設和管理多元化,監管職責不明晰,運行維護責任不到位,造成一些設施跑冒滴漏嚴重、供水服務不規范、水質污染風險高、治安隱患多等諸多問題,城鎮飲用水安全保障形勢嚴峻。同時,通知要求對新建的居民二次供水設施,鼓勵供水企業實施統建統管;對改造合格的二次供水設施,鼓勵供水企業負責運行維護;對既有的居民二次供水設施,鼓勵業主自行決定將設施管理委托給供水企業,即“統建統管”模式。

“自建自管”模式一般適用于商業地產、學校、醫院等二次供水設施的建設,由業主單位自行建設和自行管理;“建管分離”模式,即住宅小區新建或改造的二次供水設施由業主單位負責建設,經供水公司驗收合格后移交給供水公司統一接管,該模式下,行業內的客戶以房地產開發商或施工總承包商為主。“統建統管”模式主要針對住宅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的建設,即新建或改造的二次供水設施由供水公司統一負責建設,經供水公司驗收合格后由供水公司統一接管;在該模式下,行業中的客戶供水公司將會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從長遠來看,按照上述政策目標,全國二次供水的管理模式預計將會朝“統建統管”為主的管理模式發展。

供水公司接管二次供水設施后,制定系統的管理制度、服務規范和養護作業技術標準,并自行承擔二次供水設施的日常管理、運行養護、更新改造等工作,即“管養統一”模式,如深圳市、吉林省采用該模式。供水公司接管二次供水設施后,將二次供水設施的運行養護作業外包給具有相應資質和信譽良好的專業二次供水運營養護公司,雙方通過簽訂運行養護作業合同,明確雙方的責任,并支付相應費用,即“管養分離”模式,如合肥市、上海市、重慶市等采用該模式。

4、二次供水行業發展前景

2-2106250Z919543.png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1)城鎮化發展促進二次供水行業穩步增長

二次供水行業屬于基礎設施行業,關系基本民生,我國城鎮化進程的發展將帶動二次供水行業的穩步增長。中共中央、國務院于 2014 年 3 月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 年)》指出,加強城鎮水源地保護與建設和供水設施改造與建設,確保城鎮供水安全,城鎮公共供水普及率在 2020 年達到 90%,縣城和重點鎮公共供水普及率 85%以上;同時,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因地制宜采取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和城鎮供水管網向農村延伸的方式解決農村人口飲用水安全問題。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1978 年末我國城鎮人口占比僅為 17.92%,2011 年末城鎮人口數量首次超過農村人口,2019 年末城鎮人口占比則達到了 60.60%。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及商戶對供水質量要求提升,供水設施建設及二次供水設施建設的市場空間不斷增長。

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加快,部分城市建筑用地容積率不斷攀升,高層的建筑逐漸增多;同時,全國城鎮供水需求和供水管道長度不斷增長,2011-2019 年,全國城市供水總量從 513.42 億立方米增至 628.30 億立方米;全國城市供水管道長度由 57.38 萬公里增至 92.01 萬公里,促使二次供水設備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

(2)政策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二次供水設備更新需求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老舊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往往面臨著水質安全、水質污染、二次供水管理不善及水壓穩定性等方面的問題。2019 年 4 月,國家住建部辦公廳、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和國家財政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做好 2019 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給予中央補助資金支持,各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會同發展改革、財政部門指導市、縣從實際出發,根據調查摸底情況,按照實施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區分輕重緩急,統籌安排符合條件的老舊小區的改造時序。2020 年 4 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2020 年 7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 2020 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 3.9 萬個,涉及居民近 700 萬戶;到 2022 年,基本形成城鎮老舊小區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到“十四五”期末,結合各地實際,力爭基本完成 2000 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根據國家住建部初步統計,需要改造的 2000 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約有 30億平方米,按照二次供水設備平均壽命 8 年計算,2012 年前高層建筑的二次供水設備均已進入更換期,2012 年以后的高層建筑也逐步進入更換期。同時,2011年以來,我國每年房屋竣工面積均維持高位,二次供水設備更新將大大提升行業市場需求。

(3)持續加大對水務行業的固定資產投入推動水務行業穩步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2019 年,全國城市縣城供水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為 728.19 億元。2001 年至 2019 年,全國城市縣城供水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 9,149.72 億元。從行業整體發展趨勢來看,國家持續加大對供水行業的固定資產投入有利于推動二次供水行業穩步增長。

(4)智慧城市和智慧水利相關政策推動智慧水務建設和發展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以及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不斷融入傳統行業,國家大力鼓勵發展智慧城市、“互聯網+”概念,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帶動了智慧城市的建設,并陸續發布了《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產業政策,指出推動城市公用設施、建筑等智能化改造,建設全過程智能水務管理系統和飲用水安全電子監控系統。水務既是市政公用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生態環保的核心要素之一,并且水務與民生緊密結合,符合中共中央提出的“改善民生”的政策,因此智慧水務被列入重點智慧化行業。智慧水務是將信息技術與水務行業相結合,利用互聯網、5G、監測系統等實時監測城市水務系統的狀態,并且對水務數據進行整合管理,采用可視化界面及時分析與處理。同時,2019 年,水利部發布《加快推進智慧水利的指導意見》、《智慧水利總體方案》、《水利業務需求分析報告》等文件,大力推動智慧水務的建設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