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及發展趨勢分析預測(附報告目錄)
1、我國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及市場結構分析
智能裝備涉及智能控制系統、智能化成套生產線、智能儀器儀表、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等。其中,機器人作為最先進的智能化設備之一,是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核心,也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機器人的研發、制造和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中國電子工業學會將機器人劃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三類。其中,特種機器人指代替人類從事高危環境和特殊工況的機器人。
2016 - 2020年在全國智能化產品推廣不斷深入的情況下,我國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也呈現穩步增長態勢。2020 年我國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65億元左右,較 2016 年增長38.4億元,年均增長率為24.7%。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特種機器人行業深度調查及投資發展趨勢前景咨詢預測報告》
2016-2020年我國特種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就市場結構占比而言,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的平穩擴張使得其在機器人市場中的占比小幅提升。2020 年我國特種機器人在全國機器人市場結構占比約為9.1%,較 2016 年小幅上漲 1.7 個百分點。
2016-2020年我國特種機器人市場結構占比分析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機器人的人機交互層次將逐步加深,機器人將更加安全可靠,向智能化、系統應用集成化、高精化、微型化、網絡化、柔性化發展。
(1)人機協作是未來機器人的發展趨勢
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愈加廣泛,不同的生產環境對機器人的體積、重量、靈活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機器人正向著輕型化、柔性化方向發展,類人精細化操作能力不斷增強。此外,隨著機器人易用性、穩定性以及智能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機交互的層次也將逐漸加深,機器人不僅能按部就班地完成程序設定的指令,還將擁有自我學習的能力,以及與人配合共同作業的能力,能夠完成更具創造性的任務。借助表面力感知器、關節力矩傳感器、電流估算力反饋模型等方式搭配特殊算法,人機協作將人的認知能力與機器人的效率結合在一起,從而使人可以安全、簡便的與工業機器人進行配合,達到 1+1>2 的效果。
(2)機器人應用場景逐步向高科技特殊領域拓展
為了開拓機器人新市場,除了提高機器人的性能和功能外,向高科技特殊領域延伸也是重要的方向。這些高科技特殊應用場景主要包括航空、航天、軍用、水下、核工業等人不可達區域執行任務的領域。開拓適用于高科技特殊應用場景的機器人將是機器人發展的一個長遠方向。開展該類機器人的研究,解決在線實時交互、動態未知環境中自主作業等問題,實現機器人與人互助作業,將為開發國家亟需的現代機器人裝備提供科學理論和關鍵技術支撐,使我國現代機器人理論和應用技術水平進入國際領先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