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午夜亚洲WWW湿好大_野外做受三级视频_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相關推薦
智能電表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發展需求分析(附報告目錄)
發布日期:2021-09-07 09:07:08

智能電表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發展需求分析(附報告目錄)

1、智能電表行業發展情況

(1)智能電表是滿足電網智能化發展的重要感知設備

我國電子式電能表進入智能化時代以來,逐步滿足了我國智能電網建設的需求。智能電表的功能及定位不斷向智能化、模塊化的用電終端發展。智能電表內部包含 MCU(微控單元),MCU 使得電能表的功能更豐富,助力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智能電表具備多功能、多費率、預付費、電能質量分析、電網運行狀態監測、通信與自動抄表等諸多功能,成為電網運行的核心用電側感知元件。區別于傳統電能表,智能電表在具備了最基本的用電量計量功能的基礎上,同時還滿足了雙向計量、階梯電價、分時電價、峰谷電價、防竊電、信息儲存和處理等功能需求。

2-210ZFZHUO.png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智能電表市場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分析研究報告

智能電表是智能電網數據采集的重要基礎設備,對于電網實現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屬于 AMI 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原始電能數據采集、計量和傳輸的任務,是實現信息集成、分析優化和信息展現的基礎。智能電表的廣泛應用能夠提高電力企業的經營效率、促進節能減排,增強電力系統的穩定性。

在智能電網已成為各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動綠色經濟、應對環境氣候變化重要舉措的背景下,全球性大規模的智能電網建設為智能電表產品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2、智能電表行業的市場需求

(1)國內市場需求

A:2009 年以來,智能電網的建設部署推動對智能電表的市場需求

基于產品用途和我國電力行業的運行機制,我國智能電表、用電信息采集終端的主要客戶是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及其下屬各網省公司,另外還包括部分地方電力公司及其他工商企業客戶。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主要通過集中招標形式采購智能電表及用電信息采集終端產品。

國家電網智能電網建設始于 2009 年,自 2009 年以來,國家電網即通過統一招標對智能電表進行采購,2017-2019 年,每年的招標次數均為 2 次。隨著智能電網建設規劃的推進,對智能電表的招標數量先快速增長,并在 2014 年達到招標最高點;因智能電表滲透率的快速提升,2016-2017 年國家電網的招標規模出現一定幅度下降;但隨著電網智能化建設的平穩推進,2018年、2019 年,國家電網智能電表招標規模同比均出現平穩增長。2019 年,國家電網兩次集中招標共采購智能電表、用電信息采集終端 7,720.79萬只,共計159.84 億元。

南方電網方面,根據《南方電網發展規劃(2013-2020 年)》,南方電網將積極推廣建設智能電網,到 2020 年城市配電網自動化覆蓋率達到 80%;應用微電網技術,解決海島可靠供電問題;基本實現電網信息標準化、一體化、實時化、互動化。2017-2019 年,南方電網電能表采購金額分別為 27.19 億元、11.79 億元、31.18 億元。

B: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為智能電表產品帶來廣闊市場空間

國家電網提出,2021 年初步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第二階段到 2024 年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感知層是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基礎層和數據源,感知終端包括傳感器、電子標簽、量測裝置、監測裝置、采集終端、定位終端、邊緣網關等,可實現能源互聯網中全面感知,以數據驅動業務融合、服務提升、模式創新。全面感知可以實現大電網穩定控制,預測發電源及用電負荷的波動趨勢以及理解用戶用電意愿及行為。相比智能電網時代,三型兩網時代將大大提高感知終端的覆蓋面,對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等多個能源體系環節實現全面感知,對其進行精細化管理,便于定點監控,以提高新能源消納、發電效率,工商業用戶用能效率,加快實現電器和家電制造商節能降耗。

智能電表是典型的感知層終端,是故障搶修、電力交易、客戶服務、配網運行、電能質量監測等各項業務的基礎數據來源。在泛在電力物聯網應用場景下,對于工商業用戶,采集客戶數據并智能分析,進而為企業能效管理服務提供支撐。對于家庭用戶,重點通過居民側“互聯網+”家庭能源管理系統優化用電。泛在電力物聯網還將擴展更多新的應用需求,例如支持階梯電價政策、用戶雙向互動營銷模式、多元互動的增值服務等。

2019 年初,國網感知層接入的終端數量為 5.4 億臺套左右,隨著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推進,到 2030 年預計將達到 20 億臺套,未來感知層終端市場可觀。

C:智能電表新標準推出對未來智能電表行業發展的推動

國家電網現有智能電表技術標準為 2013 年依據 IEC 標準而制定,國際法制計量組織在 2012 年發布了電能表國際建議《有功電能表》,簡稱 IR46 標準。IR46 標準要求電能表的電能計量功能與非計量功能應該在邏輯上獨立,非計量功能軟件的升級,不能影響計量部分的準確性與穩定性,支持計量部分的獨立性與其余功能部分的擴展性。目前階段我國智能電表標準并未區分計量與非計量部分,因此不允許軟件升級。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中,智能電表的戰略地位明顯提升,未來將增加更多高級應用需求。預計國家電網下一代智能電表技術標準將參照國際 IR46 標準。根據 IR46 標準,預計國家電網新標準將要求智能電表計量與管理部分分離,計量芯負責計量,不允許軟件升級,新增一個管理芯負責計量以外的負荷控制、費控、通信、凍結、顯示和事件記錄等,允許升級。預計新標準對智能電表在杭州西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通訊方式、加密措施、與物聯網兼容性、高級費率系統、知情權與用戶體驗、升級換代、檢測更換、諧波處理,過載保護、綜合能效管理等多個維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環境適應性方面,IR46 標準對溫度的低溫極限都有所增加,提高了智能電表對于溫度的要求程度;在濕度和防水方面,IR46 標準依據環境的開放或者封閉位置,以及是否受到環境中水的影響,將儀表環境分為三個等級,且有防水試驗要求;新標準對于諧波影響的規定更加詳細,同時加入了強制性試驗點。

其中,運維支撐功能將利用智能電表海量數據對配電網進行有效監測,從而實現主動運維,提高供電可靠性;計量有功電能及其他參數;有序用電管理功能將自行遠程控制實施錯避峰用電;泛在業務方面,全域電氣消防將承載電氣消防(照明箱等)的數據及管控;新能源接入功能將實現雙向計量,可接入分布式光伏電站等設備;能效管理功能將根據感知層信息自動管理用電設備;水氣數據采集功能實現電、水、氣、熱多表數據集中采集、聯合收費、用能管理;搭載攝像頭等實現居室防盜;儲能管理功能則利用智能電表對新能源汽車電池等進行儲能管理。

D:智能電表產品具有相對固定的使用壽命,行業存在原有產品替換需求

根據國家對計量器具實施檢定的有關規定,電能表作為計量器具,屬于強制檢定設備,根據《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實施檢定的有關規定(試行)》杭州西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的規定:“……電能表只作首次強制檢定,限期使用,到期輪換”;根據國家標準《電子式電能表檢定規程》(JJG596-1999 電子式電能表)的規定:“使用中的安裝式電能表檢定周期一般為 5 年。”;根據國家標準《電子式電能表檢定規程》(JJG596-2012 電子式電能表)的規定:“……其檢定周期一般不超過 8 年。”

國網從 2009 年開始首批智能電表招標,根據上述規定,從 2017 年智能電表開始逐步進入輪換期,2019 年開始國網進入相對集中的智能電表產品替換期,預計未來幾年智能電表將存在相當規模的替換需求。

(2)國際市場需求

近年來,全球經濟發展、能源價格上漲、能源安全威脅和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壓力都是促進智能電網相關設備需求增長的因素。各國智能電網的建設是全球市場推動智能用電產品需求增長的動力。

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都相繼提出智能電網建設規劃,為包括智能電表相關產品在內的全球智能配用電行業帶來可觀的市場需求。

在部分發展中國家,電力短缺問題是其經濟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過去發展中國家重發電,輕用電,導致電力市場用電效率低下,配網損失大。智能電網技術為有效解決配網損耗、改變用戶用電習慣提供了技術手段。在亞洲、非洲、中東等發展中國家市場,結合電網的大規模建設、升級和改造,全方位推進了智能電網的建設,拉動了包括智能電表在內用電設備的市場需求。2018 年,我國電能表共出口 4,004.12 萬只,出口額 78,430.30 萬美元,其中最大的出口區域是亞洲,2018 年,我國對亞洲其他國家出口電能表 1,901.83萬只,占總出口量的比例為 47.5%,出口額 25,925.1 萬美元,占比 33%,其中對東盟國家出口 899.12 萬只,占總出口量的比例為 22.4%,出口額 11,499.1 萬美元,占比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