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功能件和結構件行業趨勢及機遇及挑戰(附報告目錄)
1、行業競爭格局
精密功能件和結構件行業內企業根據技術水平、下游客戶等不同一般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企業技術水平較低,產品較為簡單,精度及復合度要求不高,一般服務于無品牌或小品牌產品生產商,該類企業產品及企業本身同質化嚴重,企業數量眾多,競爭較為激烈;第二類企業有一定的技術水平,產品能夠做到精密化,下游品牌廠商對企業的生產技術及定制能力有了一定要求,能夠服務于部分知名消費電子企業,但企業數量仍較多,競爭程度仍比較高;第三類企業開發的產品及使用的生產技術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服務的終端客戶多為蘋果、谷歌等知名的品牌廠商,需要通過嚴格的認證程序,同時需要完成其給與的產品開發任務,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方能開始供貨,一般企業難以介入,市場競爭程度相對較小。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消費電子功能件和結構件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精密功能件和結構件行業發展趨勢
(1)受下游行業驅動快速發展
功能件及結構件應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而產生,隨著消費電子產品的發展而發展。受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科學技術水平不斷上升、網絡等基礎建設不斷完善的影響,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家居等消費電子產品快速升級,應用的范圍也越來越廣。
消費電子產品具有更新迭代頻繁及技術革新快的特點,5G 時代的來臨,更推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家居等電子終端產品向功能日益豐富、運算傳輸速度快速提升等方向發展,這些趨勢雖然使消費者的體驗越來越好,但也造成了相關設備內部空間越來越緊湊,運行時產生的高電磁輻射和高熱量日益嚴重等一系列問題,成為了制約高頻率高功率電子產品發展的瓶頸。為解決這一問題,功能件及結構件廠商不斷開拓新的方案,一方面引進新材料以提高原有產品的性能,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新的生產方式及研發新的產品類型以滿足新的需求。
在這一過程中,功能件及結構件產品品種日益豐富,所起作用越來越關鍵,實現功能也不斷增加,不僅實現了自身的快速發展,也反過來有效地促進了消費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
(2)創新驅動性越來越強
受終端產品的功能及外觀創新的驅動,功能件及結構件的精度、結構、材料等均發生了巨大變化,新功能的不斷導入使得功能件和結構件的單機需求增多;
終端產品內部零部件結構設計更加緊湊,對貼合材料、電磁屏蔽材料、散熱材料等的性能和質量要求也大幅提升;外形的輕薄化與裝配的自動化需求又要求盡量減少最終零部件數量,大幅提高功能件和結構件精密度。這些需求要求功能件及結構件廠商發揮最大的創新能力,在性能及實現功能不變甚至提升的情況下,一方面解決足夠多的問題,一方面又盡可能的減少單機使用數量,提高產品的復合程度及精度。
為實現這些創新,功能件及結構件廠商需對材料有創造性的認知,除了掌握各種材料在力學、電磁學、熱力學等方面的特性,還需要知悉將這些材料制成不同形狀后對其性能的影響情況,甚至擁有一定的材料創新及開發能力;同時,也需要相關廠商持續研發及提升產品的精密度、功能及材料的復合度,甚至將這些產品模塊化,以在更為狹小的空間內實現多重功能,方便制造服務商或組件生產商的自動化裝配。
精密功能件及結構件生產廠商只有不斷提高生產工藝水平,在產品的精密度及復合度上不斷創新,才能滿足下游終端產品的功能及外觀等創新需求,保持自
身的行業領先地位。
(3)終端產品升級帶動功能件和結構件價值量提升
不同于一般消費電子批量生產部件的銷售單價逐年下降,功能件和結構件產品的升級會導致功能件和結構件的平均銷售單價穩步上升。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向智能化、輕薄化、便攜化、多功能化、集成化、高性能化等方向發展,以及下游客戶產品生產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一方面,對功能件和結構件產品的微型化、集成化、高精密度、高性能化等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產品生產工藝難度不斷增加;另一方面,輕薄化、便攜化、多功能化等發展趨勢亦使得終端產品內部零部件更加緊湊,對貼合、電磁屏蔽、散熱等功能件的需求將同步增多,從而帶動整個終端產品功能件和結構件的價值量提升。
(4)與終端品牌廠商深度合作成為趨勢
知名終端品牌廠商不僅著眼于目前產品的生命周期,要求其合格供應商能夠快速反應,高效率地制定新品的設計、開發和成本控制方案,還會對合格供應商的研發能力和制造經驗進行動態審核,不斷提出高難度的產品需求,以考驗其研發生產能力的可持續性;部分知名品牌廠商不但考察合格供應商的財務指標,甚至還會對合格供應商守法合規、環保意識、職業健康、安全生產等社會責任進行審核,尋找能夠共同成長的長期合作伙伴。
同時,精密功能件及結構件在終端產品中的作用越來越關鍵,重要性越來越強,在這樣的環境下,以生產、銷售為主體的制造供應商已無法成為知名品牌終端廠商的選擇目標。只有擁有成熟服務體系、能夠快速且持續地進行技術創新,在產業鏈中與終端品牌廠商及其制造服務商或組件生產商結成統一體系的功能件和結構件企業,才能持續與知名終端品牌廠商保持深入而長久的合作,這是行業長期發展和演變的結果,也將推動功能件和結構件行業向高端化、高附加值化方向發展。
3、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1)國家產業政策支持
消費電子功能件和結構件是消費電子產品及組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消費電子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屬于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其發展有利于促進我國從制造業大國轉變為制造業強國。
近年來,國務院、發改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門頒布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本)》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行業發展,為行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產業政策環境。
(2)功能件和結構件對下游電子產品的重要性持續增強
消費電子功能件和結構件是消費電子產品及組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電子部件能否在適宜工作環境中正常運作的基礎,其品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下游終端產品的質量、性能及可靠性。隨著消費電子產品朝著智能化、輕薄化、集成化、多功能化、高性能化發展以及新興智能終端的不斷擴展,產品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對功能件和結構件的體積、質量、精密度等要求越來越高,其對終端產品功能穩定性和產品的安全性的作用也不斷提升,重要性持續增強。
(3)消費電子行業分工不斷細化,為行業提供了發展機遇
消費電子終端品牌廠商為滿足其自身產品技術不斷升級,產品更新換代快的需求,會選擇專業的精密功能件和結構件生產企業為其配套,對供應商的研發能力、價格水平、產品品質、交貨期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消費電子功能件和結構件生產企業一旦進入終端品牌廠商的供應鏈體系,雙方通常將保持較為長期的合作關系。產業內分工和產業體系的不斷完善為具備一定規模和客戶資源的功能件和結構件生產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4)下游行業需求旺盛,行業市場前景廣闊
由于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設備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產品發展迅速,更新迭代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同時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新興產業正在快速發展,下游市場需求旺盛。下游行業的快速發展,為功能件和結構件帶來了較為廣闊的市場需求。
4、行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1)國內生產自動化水平較低
我國部分消費電子功能件和結構件生產企業設備自動化、數字化程度相對較低,在生產效率、精密度和穩定性與國外先進企業生產設備技術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導致最終所生產的產品品質與國外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2)勞動力成本上升不利于行業發展
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是我國制造業的競爭優勢之一。因國內生產自動化水平較低,消費電子功能件和結構件生產企業需要較多的勞動力成本投入,但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人力成本逐漸上升,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業內生產企業的成本壓力。在勞動力成本不斷增長的背景下,行業整體盈利水平將受到一定的影響。
(3)專業技術人才緊缺
消費電子功能件和結構件的設計、研發、生產涉及電子、材料、化學、機械等多種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專業技術人員不僅需要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而且需要對上游原材料及下游電子產品行業有較深的理解,也需要具備豐富的生產管理實踐經驗。雖然近年來我國消費電子功能件和結構件行業發展迅速,但技術人才的培養主要依靠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尤其是高端技術人才相對缺乏,不利于行業的快速發展。
(4)貿易摩擦加劇產業外移
消費電子行業國際分工明顯,功能件和結構件生產企業主要服務于國際知名的消費電子終端品牌廠商、制造服務商及組件生產商。目前我國已成為最大的消費電子生產國和消費國,但近年來國際間貿易摩擦有所增加,部分國家通過提高關稅等方式挑起貿易爭端,增加了我國消費電子行業企業對外出口的成本,甚至導致部分消費電子產業資源向東南亞等地區轉移。功能件和結構件生產企業下游的部分制造服務商及組件生產商已在東南亞設立了生產基地。如未來貿易摩擦加劇,產業向外轉移增加,將對我國功能件和結構件行業企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