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芯片所處集成電路設計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附報告目錄)
1、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發展情況
(1)全球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發展情況
集成電路設計處于整個產業鏈的起始端,負責芯片的研發、設計,對整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有著“火車頭”的帶動作用。集成電路設計行業屬于技術、人才密集型產業,技術含量高、產品更新迭代快,需要豐富的人員及技術支持。與全球集成電路行業發展趨勢--致,全球集成電路設計行業近年間市場規模亦呈現整體上升趨勢。根據IC Insights數據,全球集成電路設計行業市場規模由2010年的635億美元上漲到2019年1,033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5.56%。
(2)中國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發展情況
A、銷售規模
近年來,在我國集成電路市場的巨大需求帶動下,尤其是移動智能終端以及物聯網、汽車電子等新興領域應用的需求拉動下,我國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發展迅猛,市場規模呈高速增長態勢。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行業銷售規模達到3,778億元,超過2010年銷售規模的10倍,近十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6.4%。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集成電路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資料來源: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普華有策
B、中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區域分布
從區域分布來看,我國集成電路設計行業已形成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環渤海、中西部地區四大重點區域,其中長三角區域產業規模最大,2020 年達到1, ,599.7億元,占比為39.5%;其次為珠三角區域,2020 年產業規模達到1,484.60億元,占比為36.70%,僅次于長三角區域。頭部企業中,2020 年,我國前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長三角共有6家、珠三角共有3家、京津環渤海共有1家;我國銷售額超過一億元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長三角共有124家、珠三角共有64家、京津環渤海共有53家、中西部共有48家,區域集中效應明顯。
C、中國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產品應用分布
從產品應用分布來看,我國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產品主要分布在通信、消費、計算機、多媒體等領域。其中通信領域芯片銷售規模最大,2020 年銷售規模達1,647.10億元,占行業總銷售額的43.12%; 消費領域芯片銷售規模次之,2020年銷售規模達1,063.90 億元,占行業總銷售額的27.86%。
2、 SoC芯片行業情況及未來發展趨勢
SoC芯片即系統級芯片,是指將嵌入式中央處理器、數字信號處理器、音視頻編解碼器、電源電路管理系統、存儲器、輸入輸出子系統等關鍵功能模塊或組件進行集成的一種芯片。SoC芯片將多個模塊或組件集成到一顆芯片中,集合了多顆單一芯片的不同功能,形成一個微小型系統以實現完整的系統功能。與單功能芯片相比,SoC芯片集成度高、功耗低、性能全面,是當前集成電路設計研發的主流方向,也是各類電子終端設備運算及控制的核心部件。
在智能終端設備中,SoC芯片是實現數據處理與傳輸、音視頻編解碼與輸出、降噪處理等的關鍵部件,其系統設計難度高,電路結構復雜,涉及音視頻、射頻、CPU、軟件等多個技術領域,是決定產品搭載功能多寡、實現性能強弱、最終價格高低的核心部件。近年來,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逐步成熟和普及使終端產品在形態、功能、性能等方面都獲得了質的飛躍,以TWS耳機為代表的劃時代產品的出現更是徹底激發了終端應用市場,下游市場的飛速擴張為SoC芯片行業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和增長潛力。
3、集成電路設計行業技術水平及特點
集成電路設計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性能指標,實現產品的最優化設計。從整體來看,行業技術主要包括IP核和細分領域內的各種專門技術。
IP核是指形式為邏輯單元、數模混合單元等芯片設計中可重用的功能模塊,具有可重用性、通用性、可移植性等特點。設計人員以IP核為基礎進行設計,可以有效地縮短設計所需的周期,獲得比傳統的模塊設計方法提高多倍的效率,贏得先機。此外,IP核還可以發揮最新工藝技術優勢,減少開發風險。
具體到SoC芯片設計領域,SoC芯片是實現數據處理與傳輸、音視頻編解碼與輸出、降噪處理等功能的關鍵部件,其系統設計難度高,電路結構復雜,涉及音視頻、射頻、CPU、軟件等多個技術領域,是決定產品搭載功能多寡、實現性能強弱、最終價格高低的核心部件,因此,SoC芯片設計對研發人員的整體要求較高。此外,由于下游產品主要運用于消費電子市場,行業技術標準更新迭代速度較快,新技術、新功能、新需求的出現需要設計廠商保持快速的響應能力,特別是智能物聯網技術、下一代藍牙音頻技術LE Audio等新興技術的出臺,極大的豐富了終端產品的功能范圍及應用場景,也使 SoC芯片在性能、功耗、集成度等多方面有了更高的標準,對行業技術研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1)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扶持,為行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為加快推進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我國推出了包括《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中國制造2025》《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關于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等一系列產業、稅收政策。國家陸續出臺的產業政策,為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為集成電路行業持續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發展動力。
(2)“自主可控”趨勢顯現,國產化芯片占有率將進一步提升
隨著近年來市場需求拉動和政策支持,我國集成電路設計行業快速發展,整體技術水平提升顯著,涌現出一批具有優秀研發實力的企業。但從整體來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水平與先進國家(地區〉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集成電路關鍵技術和產品仍依賴境外廠商。集成電路產業是消費電子等下游行業實現健康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在當前局勢下,加快實現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已成為國內集成電路行業發展共識,預計未來國產化芯片的占有率將進一步提升。
(3)新興技術孕育新興下游需求,集成電路行業前景廣闊
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云技術等新興技術的興起,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智能藍牙音頻等眾多下游新興應用市場百花齊放,不斷地為智能終端設備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在智能終端設備中,主控芯片是實現數據處理與傳輸、音視頻編解碼與輸出、降噪處理等功能的關鍵部件,是決定終端產品搭載功能多寡、實現性能強弱、最終價格高低的核心因素。新興應用需求的逐步涌現拉動了下游終端市場的快速增長,為上游集成電路行業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
(4)新一代藍牙技術LEAudio推出,藍牙設備行業邁入新的增長階段
2020年1月,SIG在國際消費電子展2020展會上宣布了藍牙5.2版本,同時發布的還有基于該版本的新一代藍牙音頻技術標準——LE Audio。該技術最大的亮點是打破了經典藍牙點對點的傳輸模式,支持多重串流音頻、廣播音頻技術,允許智能手機等單一音頻源設備向單個或多個音視頻接收設備間同步進行多重且獨立的音頻串流傳輸。除此之外,LE Audio還集成了一種高質量、低功耗的音頻解碼器——低復雜度通信編碼(LC3),與經典藍牙中實施的標準SBC編碼器相比,LC3甚至能以更低的數據速率提供更高質量的音頻流。
基于LE Audio強大的技術架構,藍牙技術將使設備間實現穩定性更好,更低功耗,更長使用時間的多點短距通信,從而孕育出功能更為豐富、更具競爭力的應用產品。如在藍牙助聽設備應用中,LE Audio將為聽障人士提供更多選擇的、更容易獲得的以及能夠實現真正全球互通性的助聽設備,從而加快藍牙助聽設備的采用。預計未來,LE Audio技術將為藍牙設備及相關集成電路產業帶來全新的應用市場以及持續性的增長空間機會。
5、行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1)行業基礎相對薄弱,創新能力有待提升
從整體上看,我國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獲得了長足進步并保持快速增長,其技術水平和產業規模都有所提升。但是相比較歐美等發達國家,國內的集成電路設計行業基礎仍較為薄弱。國內集成電路行業發展還不太成熟,產業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集成電路設計行業整體技術和創新能力有待提升。
(2)集成電路設計高端人才相對匱乏
集成電路設計行業屬于智力密集型行業,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需要擁有大量跨專業、復合型的研發人才。我國集成電路行業起步較晚,集成電路設計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儲備不足。若不能及時引進與培養一大批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高端技術人才,將有可能制約我國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6、行業主要進入壁壘
(1)技術壁壘
集成電路設計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涉及到計算機、通信、信息、控制等多學科、多專業的相互交叉、融合。具體到SoC芯片領域,SoC芯片內包含CPU、射頻、基帶、音頻、軟件等多個功能模塊,橫跨多個技術領域,是以IP核復用技術為基礎,集軟、硬件于一體,并追求產品系統最大包容的系統級產品。整體來看,SoC芯片設計技術復雜度高、實現難度較大,并需同時考慮功耗、功能性、性價比等各方面要素,需要整體素養較高的研發團隊支撐。
同時,由于集成電路技術及產品更新速度較快,行業內企業需具備較強的持續創新能力,以不斷滿足多變的市場需求,新加入的企業難以在短時間內實現本質性的技術突破,從而對其形成壁壘。
(2)人才壁壘
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產品功能可塑性強、應用較廣,對從業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擁有大量專業知識扎實、經驗豐富的研發人才、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相關從業人員不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還需要對芯片行業有著深入的理解,具備足夠的開發、應用、管理、供應鏈協調、銷售等方面的專業經驗。行業內的高端人才一般集聚于頭部企業,新加入的企業難以在短時間內組建專業的研發、管理、供應鏈、銷售團隊,從而對其形成壁壘。
(3)產業資源整合壁壘
集成電路設計行業企業大都采用Fabless模式,主要負責芯片的設計開發,不從事芯片的生產制造環節。一款芯片產品要取得市場的認可,除了芯片設計開發外,還需要晶圓制造、芯片封裝測試等產業鏈其他環節的高度協同以及企業自身內部的良好運營管理,要求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具有強大的產業鏈整合能力和行業經驗。特別是在當前行業內上游產能緊張的大背景下,上游廠商對芯片設計公司能提供的服務有限,新加入的公司很難協調其所需要的產業資源,從而對其研發、生產等環節的正常開展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行業內存在較高的產業資源整合壁壘。
(4)市場壁壘
集成電路設計下游客戶多為消費電子領域廠商,其終端客戶對產品性能、價格等敏感度較高的特點會向其傳導。為保證產品中芯片的質量穩定,下游客戶對認可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會形成一定的忠誠度,通常在一定時期內會穩定使用該品牌芯片進行開發和生產,從而降低芯片質量風險。同時,為確保芯片產品實現銷售,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也需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的客戶群。取得客戶的認可、與之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并發揮良性的協同效應,是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得以持續發展壯大的必要條件。一般而言,新進入行業的企業難以在短時間內獲取強大而穩定的客戶群體,從而對其形成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