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粉行業競爭格局及主要發展趨勢(附報告目錄)
1、行業產業鏈概況及影響
乳粉制造業的主要生產工藝包括干法工藝、濕法工藝、干濕法復合工藝。工藝不同則部分上游行業不同,干法工藝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加油乳清粉、全脂奶粉、脫脂奶粉等;濕法工藝的主要原材料為原料奶(生鮮乳)、植物油、脫鹽乳清粉。因此行業上游產品主要是原料奶、乳制品原料(全脂乳粉、脫脂乳粉、加油乳清粉等)、營養包(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動植物提取物和生物活性物質等)、包材,行業上游為上游產品的生產廠商或貿易商。
行業下游為乳粉產品的銷售渠道及終端消費者,銷售渠道主要有經銷商、商場超市、電商平臺等。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中國乳粉行業市場調研及“十四五”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整理
(1)上游行業對本行業的影響
原料奶作為乳制品行業的基礎來源,其供應情況直接影響了乳制品、乳粉產品的發展。近十年來,原料奶經過一波價格高峰后,價格持續走低,我國生鮮乳市場受此影響,過去幾年也處于較為平穩的狀態,生鮮乳價格持續下跌、養殖戶虧損情況普遍,影響了原料奶的供給數量。自2019年以來,生鮮乳收購價格開始出現顯著回升,特別是2021年原料奶價格上升趨勢明顯,對于濕法生產企業存在成本壓力。干法生產的主要原材料乳粉的供應價格和供應市場整體保持穩定。
近幾年國內原料奶與乳粉進口平均價格走勢
注:乳粉包含全脂乳粉、脫脂乳粉等,2021年數據截止2021年2月數據來源:全國畜牧業檢測預警信息、中國海關、中乳協
原料乳粉市場方面,長期以來我國全脂乳粉、脫脂乳粉、加油乳清粉等原料乳粉的產量并不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國內市場存在很大的需求缺口,全脂乳粉部分需要進口,而脫脂乳粉、乳清粉基本依賴于進口。目前,國際市場原料乳粉供給穩定,除脫脂乳粉價格波動較大外,其他原料乳粉市場價格較為穩定。
除乳鐵蛋白外,維生素、功能營養素、微量元素、包材等輔料市場總體穩定,供應充足、價格穩定。2017年7月國內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新標準《食品營養強化劑乳鐵蛋白》(GB1903.17—2016)對乳鐵蛋白的理化指標進行了修改,將純度從90%提升至95%,乳鐵蛋白隨即價格暴漲,市場缺口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嬰幼兒乳粉行業。
(2)下游行業對本行業的影響
下游行業為各大乳粉銷售渠道和終端消費者,乳粉的銷售渠道主要有經銷商、商場超市、母嬰店及電商平臺等。乳粉銷售渠道的豐富以及物流與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將為乳粉制造業的發展提供渠道和物流支持。
近年來,大型商超渠道由于不能提供個性化及專業化服務、缺少一站式購物體驗,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銷量下滑。而母嬰渠道依靠全面的母嬰用品、一對一專業服務、專業化的營養咨詢、哺育喂養咨詢等良好的購物體驗和增值服務優勢,嬰配粉銷量迅速提升,母嬰渠道已超過大型商超渠道成為奶粉目前最重要的銷售渠道。同時,受益于通訊技術及物流行業的發展,電商渠道發展迅速。面對銷售渠道的快速變化,行業內部分企業未及時調整銷售策略,布局新的銷售渠道,發展受到較大影響,同樣,也有部分企業抓住渠道變化的時機,實現跨越式發展。
終端消費者消費意愿主要受收入水平、消費觀念、生活習慣等因素影響。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率的不斷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提升,人民消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習慣更加健康,乳粉,特別是嬰幼兒配方乳粉作為剛性消費品,仍具有較大市場需求。
2、行業特性
(1)周期性
乳粉屬于日常生活消費品,尤其是嬰幼兒配方乳粉剛性需求強,行業處于穩定發展時期,受宏觀經濟影響較小,行業不存在明顯的周期性特征。目前,我國人均乳制品量偏低,長期來看乳粉行業仍處于上升趨勢。
(2)區域性
從生產奶粉的工藝上來看,干法生產工藝的原料主要為加油乳清粉、全脂乳粉、脫脂乳粉等,該類原料為粉狀固態,便于儲存和運輸,所以采用干法生產的奶粉企業受到地域的限制較小。濕法生產原料為生鮮乳,而生鮮乳具有新鮮易腐、不能長時間保存和遠距離運輸的特點,必須在較短的時間之內加工成基粉或成品,故采用濕法生產的奶粉企業一般在奶源基地附近區域進行生產;我國原料奶生產主要集中于北方區域,尤其是東北、華北、西北地區,采用濕法生產奶粉的企業也相應集中于上述區域。
消費方面,由于我國現有物流運輸系統發達,消費者選購乳粉不受地域限制。對于乳粉的消費主要取決于當地消費水平和消費習慣、以及市場競爭情況,區域性特征不明顯。
(3)季節性
乳制品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特別是嬰幼兒配方乳粉剛性需求明顯,不存在明顯的季節性。但在春節等節假日,受商家促銷活動的影響,乳粉的銷售量相對較大。
3、乳粉行業競爭格局
(1)嬰幼兒乳品乳粉企業的主要市場參與者
我國乳粉制造業經過近十年發展,目前已經是技術裝備先進、管理規范、產品質量穩定向好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化產業。
根據監管部門及行業協會數據,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國已批準440個系列1,311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其中國內117家工廠992個配方,境外52家工廠319個配方。不少企業擁有多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合并計算后,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市場參與者在100家左右。
目前我國的行業競爭格局來看,我國奶粉市場的主要企業可以分為三個類別:一是以雅培、雀巢惠氏、達能、美素佳兒等為代表的外資大型乳粉企業,該類企業在2008年以后迅速占領我國一二線城市嬰配粉市場,但在下沉市場的占有率相對較低,且近年來受到國內乳粉企業的競爭壓力逐年加大;二是以伊利、蒙牛、完達山、君樂寶等為代表的國內綜合型乳制品企業,其以鮮奶業務為主并逐步拓展其他乳制品業務,銷售網絡覆蓋全國,憑借著渠道和品牌方面的明顯優勢,其奶粉銷售規模和市場占有率相對較高:三是以奶粉業務為主的國內專業型奶粉國產乳粉企業,該類企業致力于奶粉尤其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研究開發為主,其他乳制品生產銷售涉及較少,國產乳粉企業因長期注重奶粉的研發生產,對各地奶粉消費者的個性化訴求感知敏銳,在國內市場的影響力逐年提升。根據中乳協資料,目前國產乳粉的市場份額占到60%-65%左右。
(2)嬰幼兒配方國產品牌的競爭情況
我國專業乳粉企業按照營業規模、注冊配方數量、市場知名度等綜合因素分析,可以劃分三個梯隊。
第一梯隊是以中國飛鶴、澳優、H&H國際、貝因美等為代表的少數頭部奶粉企業,其擁有的產品配方數量眾多,銷售收入規模在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元。
第二梯隊是以花冠乳品、和氏乳業、美廬生物、紅星美羚等為代表的中型奶粉企業,這一梯隊企業憑借各自差異化的競爭策略,在配方注冊、經營側重點,銷售渠道、產品銷售區域等領域形成不同的競爭優勢,該類企業的銷售渠道輻射全國,但經營規模相對第一梯隊企業較小,銷售收入通常在數億元。
第三梯隊為小微型乳粉企業,其經營規模較小、通常只在少數幾個省份經營,市場份額小、競爭力有限,銷售收入通常不到1億元。據中乳協統計,目前全國年產量不足1,000噸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占30%至40%。
4、我國乳粉行業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整理
(1)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近幾年政府密集出臺行業相關政策法規,引導行業規范發展,提高行業集中度與國產品牌的競爭力。根據《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一個獲得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的工廠原則上不得擁有超過3個配方系列9種配方產品。
實施注冊制后,未獲得配方注冊的企業則被淘汰出市場,嬰幼兒奶粉品牌數量將大量縮減。原有配方數量較多的企業須大幅削減旗下產品系列和配方,原本靠多配方策略沖銷量和銷售額的思路將轉變為注重研發生產高端高利潤率的核心單品。大型乳企也將精益求精,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從而帶動行業集中度提升。
在此基礎上,各企業將會面臨更大規模、更多元化的市場競爭,僅靠配方數量將很難提高企業競爭力,更多將集中在品質、渠道、服務、安全性、知名度、消費者認同度等維度的競爭。市場占有率高、創新能力強、生產技術先進的企業將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面臨壓力與機遇并存的發展良機。
(2)銷售渠道多元化,線上銷售渠道、母嬰渠道占比增加
隨著我國網絡技術發展,人們消費方式的轉變,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的購買比例逐年攀升,同時線下專業渠道快速發展,消費者通過母嬰店購買產品的比率也越來越高,而傳統商超渠道其銷售占比逐年下降。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不再局限于某單一銷售渠道,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模式的比例逐年增加。
調查數據顯示,母嬰用品實體店、大賣場/超市和綜合網上購物平臺仍然占據購買渠道前三位,其中母嬰用品實體店和綜合網上購物平臺滲透率均有上漲,而大賣場/超市的滲透率則下降了6%。渠道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連鎖化更加明顯,過去兩年母嬰用品實體店的數量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長。
未來銷售渠道多元化趨勢明顯,線上銷售、母嬰渠道份額將繼續提升,特別是母嬰渠道,已經成為國內乳粉生產企業最重要的競爭領域之一,相較于傳統渠道,母嬰店具有品類更齊全,活動更具特色,體驗與服務更專業等特點,往往更加受到消費者青睞,越來越多的企業針對母嬰門店展開差異化的銷售和營銷策略,并且加強與連鎖母嬰店的渠道合作。
(3)消費升級推動嬰幼兒配方奶粉向高端化、多樣化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中產階級崛起,其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均較強,對于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營養全面性、安全性等更加重視,因此高端和超高端奶粉的銷售增長迅速。國內乳粉企業也在不斷加強研發投入,從奶源、配方等多方面推出多樣化的產品,如羊奶粉、有機奶粉、A2奶粉,OPO、DHA+ARA、FOS+GOS等多種營養添加奶粉,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多樣化需求。
(4)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仍將繼續增長,三至五線城市、縣城及農村等下沉市場消費潛力巨大
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增長取決經濟發展、喂養觀念、嬰幼兒人口數量、女性就業率等諸多因素。雖然我國新生兒人口增長不及預期,但受我國經濟發展保持穩健,城鎮化穩步推進,人均收入不斷提高,加之女性就業率提升等因素影響,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仍將持續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速達2.90%,高于城鎮居民下降3.80%的增速水平,隨著消費水平的快速提升,三四吳線城市、縣城、農村等下城市場居民的消費觀念也將逐步改變,乳制品等有利于健康的營養食品消費量增速將遠高于糧油、蛋禽等基本食品,有效帶動了下沉市場的乳品消費增長。
2008年以后我國進口品牌嬰幼兒奶粉數量不斷上升,國產品牌奶粉市場份額不斷被壓縮,目前我國一二線城市的嬰幼兒奶粉市場大部分被國外品牌所占領,國內品牌主要集中在三至五線城市、縣城等地區。2016年我國嬰幼兒奶粉實施配方注冊制,一些通過貼牌、代工生產的雜牌奶粉企業被清出市場。根據商務部數據,實施配方注冊制后,不少企業將退出市場,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預計騰出25%的市場份額。此外,相比一二線城市,三至五線城市生活成本較低,且工作和生活節奏較慢,年輕家庭生育二胎的意愿明顯高于一二線城市,加上父母對嬰幼兒營養健康的重視,年輕父母對嬰幼兒奶粉價格的承受能力較強。因此,三至五線城市、縣城和農村等下沉市場的嬰幼兒奶粉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國產品牌嬰幼兒配方乳粉迎來發展良機。
(5)調制乳粉成為乳粉行業新的增長點
最新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 億,占總人口比例為18.70%,中國正從輕度老齡化階段向中度老齡化階段邁進,“銀發經濟”未來有望成為新風口。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提高,人們對營養攝入的認知和需求不斷提升,產品也從簡單的營養補充向配方化、功能化升級,滿足兒童、成人等人群的調制乳粉成為乳粉行業未來新的增長點。
(6)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布局特醫領域成為發展新趨勢
當前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更多的企業在繼續深耕現有領域的基礎上,將目光投向新的細分領域,如特殊醫學配方食品。該類產品必須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單獨或與其他食品配合食用。我國特醫食品尚處于前期發展階段,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作為一種為特殊醫學狀況人群提供營養支持的食品,在國外已經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全世界特醫食品市場已形成一定規模,但在我國,該類產品尚處于發展初期,研發仍然處于起步階段。
2016年國家食藥監總局頒布《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對特醫食品實施注冊管理,從申請與受理、審查與決定、變更與延續注冊、臨床試驗、標簽和說明書、監督檢查等方面進行了規范,標志著我國特醫食品進入規范發展階段。
相對其他行業企業,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在研制針對特殊嬰幼兒群體的醫療配方食品方面具有天然優勢,該類企業更了解嬰幼兒營養需求,研發儲備相關性更高,生產工藝更完善,質量控制更好。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與醫療食品行業融合發展成為行業發展新趨勢。
目前,我國諸多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加入到了特醫食品的研發和申報隊伍中,截至2021年 3月底,已有58個配方食品通過國家食藥監局的注冊,其中有43個配方為乳粉企業申請注冊的,占比約為74.14%。未來隨著特醫食品的增加,國內乳企也將實現在特醫食品數量和質量上的突破,行業將迎來發展的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