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及智能前裝行業競爭格局及主要壁壘構成
1、行業競爭格局
(1)智能面板市場尚無行業龍頭、傳統開關插座市場競爭激烈
在傳統的開關插座市場,行業競爭呈現出中小企業數量眾多、產品創新創造力不足、同質化現象嚴重等問題,競爭環境較為激烈。在智能面板領域,智能面板在風格、材質、功能等方面較傳統開關插座更加豐富,在智能化程度上更高,能給消費者帶來更便捷、更優質的生活體驗。目前大部分企業還處于從傳統墻壁開關插座向智能面板轉型升級的初級階段,未形成規模化的智能面板龍頭企業,先行進行智能面板產業化布局的企業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的競爭地位。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中國照明及智能前裝行業市場調研及“十四五”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整理
(2)照明行業中小品牌多,智能照明加速行業整合
照明品牌可大體可分為三個梯隊,第三梯隊主要包括從LED產業鏈上游、中游延伸至下游的垂直一體化競爭者,如聚飛光電、鴻利智匯、洲明科技、國星光電等,以及從其他行業轉型擴張進入照明行業橫向一體化競爭者,如家電行業的同方股份、TCL、美的,從LED顯示屏進入LED照明市場的利亞德,從開關插座拓展到LED照明市場的公牛集團。第二梯隊是國內LED照明企業,主要有雷士照明、立達信、佛山照明、歐普照明、得邦照明、三雄極光等。近幾年國內很多企業在產品研發方面加大投入,市場推廣更加注重品牌的宣傳,向品牌化方向發展,并得到快速發展,形成了一批有品牌、有規模的照明燈具生產企業,部分企業已開始采用自主品牌進軍國際市場。第一梯隊是歐司朗、飛利浦、GE、松下半導體等外資企業,并利用其在新產品和新技術領域中的創新優勢,主要從事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生產。
行業空間角度,隨著LED技術的不斷進步,LED照明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市場不斷擴容;由于照明產品終端需求的個性化與多樣性,眾多中小企業仍然可以生存,因此全行業參與者較多,行業整體較為分散。
智能照明在家居場景、商用場景等領域的快速普及對照明企業的技術實力和產品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批產品缺乏創新、市場競爭力不足的中小企業將逐步被市場所淘汰。據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公布統計,2019年中國照明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出現負增長,從2018年的2,820家下滑至2,775家,一方面新進入的企業在減少,另一方面部分經營不善的企業在逐步退出,行業整合進一步加劇,照明行業前十大品牌均為行業內知名企業。
隨著行業整合的加劇,在照明細分領域具備突出實力的企業,由于其規模化生產能力、完善的產業技術、良好的品牌效應等將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能力,市場份額將逐步向掌握創新技術、智能技術等核心技術的頭部企業集中,推動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
(3)智能門鎖三足鼎立,行業洗牌仍將持續
在智能門鎖領域,由于其產業巨大的發展潛力,除傳統及專業的智能鎖企業之外,還吸引了眾多家電、安防、互聯網等領域企業的積極入局,形成目前我國專業門鎖制造商、互聯網新興企業、跨界巨頭三大主要陣營共存的市場格局。未來智能門鎖行業洗牌將持續,將會有一批趕熱點、技術能力不強、市場拓展不力的企業被淘汰,市場份額也將逐步集中于頭部企業。
(4)智能前裝行業發展處于早期,企業紛紛跨界布局
智能前裝產品主要參與方可分為三大類,分別為互聯網家居生態圈企業(如蘋果、阿里、華為、百度、小米等)、家電智慧生活生態圈企業(如海爾、美的、格力等)、控制類智能前裝系統集成企業(如施耐德中國、ABB中國、霍尼韋爾中國等)。與國外市場相比,國內智能前裝市場起步較晚,但隨著近年來的快速發展,產業鏈已基本形成,各大傳統家電巨頭與互聯網家電企業爭相搶占市場。
2、行業面臨的挑戰
(1)智能前裝產品購置安裝成本較高
相對于傳統家居產品,目前市場各類智能前裝產品還處于探索發展階段,研發投入較大、產業規模化程度較低,產品價格也相對較高。同時,智能前裝產品功能集成化程度較高,在產品安裝上也更加復雜繁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智能前裝產品普及的障礙。
未來隨著消費者認知程度的提升及技術的進步,智能前裝產品的成本未來有望進一步下降,安裝更加便捷,促進產品的進一步普及。
(2)專業技術人才不足
照明及智能前裝產業屬于知識與技術密集型產業,產品從設計研發到生產制造綜合應用了光學、半導體、電子等技術以及包含了計算機技術、物聯網技術、通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技術在內的前沿信息產業技術,對生產廠商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目前,綜合具備各項專業知識的人才嚴重不足,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又需耗費較多的資源投入與時間成本,巨大的人才缺口極大制約了照明及智能前裝生產廠商的突破發展,使相關生產廠商在產品升級創新方面面臨較大的挑戰。
(3)行業標準有待統一
智能前裝行業仍處于發展早期,在智能控制、智能互聯等方面缺乏一套通用的技術標準,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技術方案和標準。隨著家居、商用電氣產品的逐漸豐富以及功能的日漸復雜,各產品之間的相互協調能力及互聯互通能力將變得更加重要,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可能會降低上述產品的使用體驗,影響智能前裝產品的普及。
3、行業的主要壁壘構成
(1)人才與經驗壁壘
照明及智能前裝產品制造工藝流程復雜、精細,包括一系列工藝流程和控制技術,需要擁有一批掌握光學、半導體、電子、自動化控制等領域專業知識和經驗豐富的人才隊伍。同時,由于照明及智能前裝產品可應用于多行業、多領域,企業需要對家居場景、商業場景等各應用領域的個性化需求有深刻理解,才能形成一套成熟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體系。此外,具有行業管理及市場營銷經驗的人才也不可或缺,技術團隊與管理團隊、營銷團隊必須經過長期的培育、積累、融合才能形成有機體系,因此人才和經驗構成本行業后進入者的重要壁壘。
(2)研發壁壘
照明及智能前裝產品涉及光學、機械、電子、工業設計、材料、計算機等多門學科,產品集成了語音控制、智能調光、無線通信等多種技術,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同時,隨著大眾消費水平的提升,其對家居產品品質、功能、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也更加多元化,產品的更新換代頻率也逐步加快,在研發和制造領域缺乏沉淀的企業一方面難以生產出合格的智能化產品,另一方面也面臨著由于產品更新迭代跟不上消費者需求而被淘汰的風險。
(3)渠道壁壘
照明及智能前裝產品銷售渠道多樣化,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下又細分為專賣店、五金店、工程項目、裝修公司和地產配套等,對于不同銷售渠道的管理手段、營銷網絡鋪設的廣度和深度對產品的終端銷售至關重要,銷售渠道的覆蓋面和下沉深度對企業獲取市場資源有重要影響。在優質經銷商已經普遍有了較為固定的合作廠商的狀況下,新進入的企業要花費更多人力、物力和財力方能搭建競爭實力較強的銷售渠道,對于新進企業來說會造成一定的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