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及發展有利因素分析
1、移動通信行業需求市場不斷增長
移動通信技術的迭代推動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層出不窮的應用不斷改變著人們的消費、支付及娛樂方式。2G到4G,網絡速率越來越快,能夠支持的移動互聯網應用也越來越多,見證了移動互聯網從文字信息、圖片信息到視頻信息的發展。隨著電商直播、短視頻、云游戲等視頻類應用的發展,用戶DOU(每客戶月均流量消費量)與移動網絡的接入流量急劇上升,給4G網絡帶來極大的挑戰。用戶流量消費方面,5G用戶的 DOU已達到4G用戶DOU的2倍。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行業調研及“十四五”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16-2020年我國移動互聯網流量及月DOU增長情況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整理
2、移動通信市場及技術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5G技術正在重塑世界,構建“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智能世界。
(1)邊緣計算技術的應用將日益廣泛
邊緣計算是指將主要數據處理和數據存儲放在網絡邊緣節點的分布式計算形式。邊緣計算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更靠近數據源,時延控制在10ms 以內,數據量和傳輸距離大幅降低,可減少大型數據中心的成本,解決集中式云計算發展的瓶頸,同時降低終端成本和能耗,釋放終端計算壓力,滿足行業專網在敏捷聯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關鍵需求。
因此,邊緣計算技術將成為配合5G技術在各垂直行業應用落地的重要技術,是行業專網核心技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5G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推廣,未來將有大量的市場參與者進入邊緣計算領域,包括中心云廠商、運營商、移動通信網絡設備提供商、CDN網絡運營商等,對5G行業專網領域產業格局的塑造,產生持續而深遠的影響。
(2)5G技術標準和產品性能將進一步完善
隨著5G應用范圍的逐漸擴大,當前5G網絡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也凸顯出來,主要包括真實用戶體驗與設計目標存在差距、與垂直行業融合不深入、缺少創新型服務與應用等,5G技術標準在全系統節能、多天線增強、上行增強、移動性增強等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為此,5G通信技術真正達到滿足市場對它的期待,需要不斷進行迭代創新。目前,3GPP正在開展5G R17國際標準制定工作,計劃2022年6月發布;同時,2021年4月的 3GPP PCG第46次會議已經明確5G演進版本為5G-Advanced,5G-Advanced 的標準化工作計劃于2022年初正式啟動。可以預見,未來 5G-Advanced 的主要目標是支撐5G在垂直行業的規模拓展,在行業的轉型創新發展中逐漸發揮核心支撐作用,從而釋放5G最大潛力。
(3)行業邊界逐漸模糊,產業鏈協同的重要性凸顯
5G移動通信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的結合,將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場景創造出巨大的市場空間,通信運營商、通信網絡設備制造商、終端設備商、互聯網公司、.軟件公司等紛紛進入5G+物聯網的垂直行業應用領域,傳統的行業邊界將逐漸淡化。隨著用戶需求日益復雜,產業鏈生態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加強行業協同和全產業鏈合作,加強與利益相關方的合作,有助于企業快速突破自身局限,實現跨越市場邊界的發展,將成為5G產業鏈上企業的共同選擇,成為企業的關鍵能力之一。
(4)6G等前沿技術起步
隨著5G技術國際標準的證書發布及市場化的快速發展,通信學術界、產業界以及標準組織已開始啟動6G愿景、需求和技術上的研究。工信部于2019年成立了6G研究組,并于2019年底正式更名為IMT-2030 (6G)推進組,推動6G相關工作。2020年2月,ITU-R的5D工作組(ITU-R WPSD)召開第34次會議,啟動了面向2030的 6G研究工作,包括制定6G研究計劃和未來技術趨勢研究報告、未來技術愿景建議書等。
目前6G的發展尚處于早期階段,3GPP 6G技術預研與國際標準化預計2025年后啟動,2030年前后實現商用。6G技術的產業化落地,將實現物理世界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高效智能互聯,打造泛在精細、實時可信、有機整合的數字世界,實時精確地反映和預測物理世界的真實狀態,助力人類走進人機物智慧互聯、虛擬與現實深度融合的全新時代,最終實現“萬物智聯、數字孿生”的美好愿景。
3、行業發展有利因素
(1)良好的宏觀環境
我國高度重視信息通信技術帶來的數字化變革,國家與地方政府持續發布政策推動產業發展。2020年以來,我國多次部署“新基建”,強調加快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建設:《“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要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實現城市和鄉鎮全面覆蓋、行政村基本覆蓋、重點應用場景深度覆蓋。各省市也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提出了促進產業發展的相關意見或措施。因此,在黨和國家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支持下,將為行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宏觀環境。
(2)技術和創新驅動成為行業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網絡制式的不斷升級和網絡覆蓋的不斷擴大,推動整個行業增長的動力從資源要素驅動轉變為技術和創新驅動,科技創新能力正在成為企業構筑競爭優勢的關鍵能力。我國在5G的技術研發方面位居全球領先地位,我國5G專利聲明數量份額位居全球第一,以企業為中心的5G專利占全球5G專利總量的三分之一。通過長期的技術積累我國企業已掌握了5G相關核心技術,標準制定能力顯著增強,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國內企業技術水平的提升為整個行業的發展壯大及國際標準話語權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基礎。
(3)加快數字化轉型帶動5G建設進程不斷加速
近年來,國家對產業數字化發展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提出“牢牢把握信息技術變革趨勢,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等重要戰略方向,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產業數字化和電信行業發展的行業政策,尤其是“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第五篇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針對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營造良好數字生態等提出了具體部署,將產業數字化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5G作為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加快我國5G網絡建設,推動5G應用扎實落地,將5G打造為加速中國數字化轉型進程、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國內5G建設穩步推進,已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截至 2021年6月30日,我國5G基站總數96.1萬站,基站數量全球排名第一。雖然我國5G網絡實現覆蓋所有地級市及95%的縣區,但鄉鎮覆蓋率僅35%。根據工信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2025年底我國要實現行政村5G通達率達到 80%,并面向行業應用需求,推動5G行業虛擬專網建設模式、運營服務、技術方案創新與成熟,促進5G行業虛擬專網規模化發展。此外,由于相較3/4G,5G 信號的頻率較高,頻率高導致信號傳播距離變短,單個5G基站發出的信號覆蓋面積變小,因而需要應用超密集組網技術以解決指數增加的數據量。具體來看,隨著5G行業應用市場的爆發,到2030年,預計5G宏基站和小基站新建數量約為4G基站數量的2倍。
因此,5G作為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技術之一,數字化轉型帶動5G建設進程仍將不斷加速,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4)數字化與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為5G應用提供廣闊前景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將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劃定為七大數字經濟重點產業之一,提出在重點行業和區域建設若干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并培育車聯網、醫療物聯網、家居物聯網、智慧物流、新零售、智慧農業等新增長點。
當前5G與制造、港口、電力、礦山等場景的融合應用已取得良好示范效果,涌現出機器視覺檢測、精準遠程操控、現場輔助裝配、智能理貨物流、無人巡檢安防等一系列應用成果,經濟價值逐漸顯現,呈現規模化應用的趨勢。面對未來萬物互聯的廣泛需求,5G將在更多樣化的業態領域滿足用戶的數字生活和生產需求,更多的支持以智能制造、市政、醫療、教育、交通、能源等行業為代表的大量差異化需求,助推行業信息化革命。同時,行業信息化革命也將對基礎網絡提出更高要求,從而反過來帶動5G宏基站和小基站的持續建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