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器行業三大特點三大趨勢四大壁壘構成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整理
1、連接器行業特點
連接器是電子電路中的連接橋梁,在器件與組件、組件與機柜、系統與子系統之間起電連接和信號傳遞的作用,其性能、品質好壞將影響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及運行效率。隨著通信、汽車、消費電子、工業控制、軌道交通等相關行業的多元化發展,對連接器在復雜工作環境下所表現出的性能、品質要求越來越高,連接器行業發展還呈現出窄間距、集成化、高速率、高頻率的特點。
(1)環境適應性
工業控制及汽車等領域連接器所面臨的工作環境相較更為復雜,包括污垢、灰塵、溫度、濕度和機械振動沖擊等因素都可能干擾典型連接,影響信號傳遞效率。據此,往往需要對連接器的殼體、結構或接觸件材質、鍍覆層材料及厚度進行針對性設計,比如要求密封等級達到 IP67、IP68 標準,產品壽命及耐腐蝕達到國際 EIA 工業應用標準。預計隨著應用場景的進一步豐富,連接器未來環境適應性要求還將不斷提升。而這也要求連接器廠商在產品設計方面具有較強定制化能力,能夠充分考慮不同應用場景并采取針對性解決方案,實現產品的高可靠性。
(2)窄間距、集成化
隨著電子設備的精密程度不斷提升,連接器發展也呈現出明顯的窄間距、集成化特點。各類電子系統控制功能和復雜性都在不斷增加,對應連接器產品在兼顧穩定性同時需實現更窄間距和更高集成度。比如工業控制設備的通用板對板連接器從以往 2.54mm、2.0mm、1.27mm 逐步過渡到 0.8mm、0.635mm、0.3mm 間距,同時線對板 I/O 連接器也表現出明顯窄間距發展趨勢,最新的微型 I/O 連接器相較標準 I/O 連接器體積更小,穩定性更高。
同時在多路復用等信號并行傳輸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的情況下,需要將越來越多的信號包括電信號、微波信號、光信號等集成到同一個連接器中,并實現各信號獨立傳輸、互不干擾。這決定了連接器集成化成為必然趨勢,比如單個連接器對應 PIN 針數量持續提升,信號傳輸通道變得更加豐富,所能夠實現的功能也更加多元。而這也要求連接器廠商具備較強精密加工能力,并能夠在模具、焊接等工藝環節精細化運營以達到更窄間距,從而實現更高集成度。
(3)高速率、高頻率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系統傳輸的瞬間數據量顯著增加。當前工業控制連接器主流傳輸速率達 3Gbps 以上,并已向 40Gbps 以上逐漸發展。而數據傳送所要求的更大帶寬也使信號頻率上限不斷提升。對此,需要連接器能夠實現更高速率和頻率的信號傳輸,同時需能夠克服高速高頻產生的交變電磁干擾,而這也要求連接器廠商在產品設計方面借助電磁仿真軟件進行評估,并在加工制造方面實現更高精度標準。
2、連接器行業競爭格局
全球連接器行業整體市場化程度較高,競爭較激烈。從市場規模看,連接器前十大廠商主要由歐美、日本等地企業所占據,并逐漸呈現集中化的趨勢。2019 年全球前十大連接器廠商市場份額達到 61.44%。歐美、日本的大型連接器企業憑借充足的研發資金及多年的技術沉淀,在業務規模和產品質量上均有明顯優勢,尤其高性能專業型連接器產品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并通過不斷推出高端產品引領行業發展方向。
與此同時,受人工成本、制造成本等因素影響,包括連接器在內的電子元器件生產重心不斷向亞太地區傾斜。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逐步承接全球主要產能,成為全球重要的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而隨著制造鏈條的持續轉移,部分發達國家電子元器件生產廠商開始由產品制造轉向品牌建設及渠道控制,從而逐步轉變為電子元器件品牌商和貿易商。其中電子元器件品牌商多數選擇與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生產企業進行合作,通過 OEM、ODM 或品牌授權模式進行產品生產。而電子元器件貿易商則利用其積累的行業經驗及供應商資源,為下游終端客戶提供全球采購、產品設計及方案咨詢服務,通過將眾多小批量采購需求歸集起來,實現采購的規模效應。相較國際一流連接器廠商,國內連接器廠商發展起點相對較低,技術儲備有限。但隨著中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工業控制、汽車等領域本土企業的快速崛起,國內連接器廠商迎來發展機遇。國內連接器廠商依靠貼近客戶及反應靈活等特點,結合良好的工藝控制與成本控制能力,快速形成了比較優勢。國內連接器廠商充分利用國際一線品牌無法覆蓋的市場空白,有針對性的開發市場迭代所需的新型連接器產品,并通過國產化替代逐步擴大市場份額,在工業控制、汽車等某些細分領域已具備與國際領先企業競爭的能力。
3、連接器行業發展趨勢
(1)市場集中度繼續提升
世界前十大連接器企業市場份額占比從 1995 年的 41.60%增長至 2019 年的 61.44%。
中國雖是連接器全球第一大市場,但由于起步較晚,整體仍以中低端產品居多,并且市場集中度也在快速提升。2018 年中國前五大連接器企業市場份額占比合計達到 42.77%,而 2010 年該比例僅有 5.15%。在此情況下,國內優質連接器企業尤其是連接器上市公司,往往能夠得到更好發展,并積極布局高端連接器產品。
(2)國產化替代節奏加快
目前高端連接器市場還是以國際一流廠商為主,但下游本土企業的崛起同時也推動了國內廠商的壯大。因為國際貿易摩擦導致跨境采購不確定性增加,加之新冠疫情蔓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際廠商的交付能力。下游本土企業既有降低原材料成本的需求,又對供應商有貼近生產地的訴求,故越來越多的下游本土企業傾向于采購同等質量標準下價格更優惠的國產連接器,從而加速推進連接器的國產化替代和本土化生產。
面對國際發展新形勢,中國政府提出構建以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著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及競爭力。由此,國產化替代預計將成為近期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故國內廠商可以緊抓當前發展窗口,順應國產化替代趨勢,從而擴大市場份額,并進一步縮小與國際一流廠商差距。
(3)標準化向定制化演變
傳統連接器屬于無源器件,更多表現為標準化產品,近年來,隨著下游產品的個性化設計及功能豐富度、結構復雜度的提升,從而對上游連接器等基礎元器件的定制化訴求逐步提升。一方面,隨著電子設備越來越智能化,下游客戶對連接器的外形、尺寸和功能需求更加多樣;另一方面,因下游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各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成為連接器廠商重點服務的大客戶,而此類客戶為了構建產品的差異化特點,提高產品的整體辨識度,往往對連接器提出更高的定制化需求。
綜上,連接器廠商需要越來越注重定制化能力的提升,包括降低定制化成本,縮短定制化時間,從而將定制化產品大量快速地向市場推廣。在此背景下,要求連接器廠商在產品開發,工藝生產等全流程都具備定制化的服務優勢,并通過模塊化設計和柔性制造快速實現客戶綜合連接技術解決方案需求和多品種、小批量快速交付需求。
4、連接器行業的主要壁壘構成
(1)技術壁壘
連接器應用場景廣泛,導致品類眾多、規格繁雜,工藝設計要求高,并且需要隨下游產品更新而快速迭代。特別是中高端連接器工作環境較為復雜,往往需要對其殼體或結構做針對設計,以滿足防水、防塵、抗震、耐高溫等性能標準。據此對連接器廠商的模具開發和產品設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保證產品質量前提下需結合客戶不同需求以及產品不同應用場景開發設計定制化的解決方案,這也對擬進入企業形成一定技術壁壘。
連接器發展還呈現出窄間距、集成化的特點,小間距高精度是連接器未來發展方向,而這對連接器廠商的精密加工能力也形成挑戰,需具備精密模具設計開發、精密沖壓及注塑成型、自動化加工及檢測等全流程精密制造體系。同時市場對高速率、高頻率連接器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要求在有限空間內提供穩定高速的信號傳輸,故能否綜合運用各種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并形成整體解決方案,成為進入本行業的重要技術門檻。
(2)人才壁壘
連接器開發、制造及應用過程涉及許多專業技術問題,對專業人員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首先,精密模具開發方面,要求相關人員具備材料、機械、電學、力學、電控、軟件等各方面知識,能夠綜合運用各種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開發出對應的五金和塑膠模具,并形成整體解決方案;其次,注塑和沖壓成型方面,則需相關人員具備豐富行業經驗,并在操作熟練度及精細度方面達到一定水平;再者,產品的裝配及檢測,還涉及不同質量檢驗標準以及流程控制體系,專業化程度高,而相關人員的培養往往需要長時間積累,對擬進入企業形成人才壁壘。
(3)資金壁壘
連接器生產所需精密模具、精密加工設備、以及專業技術人員,均需投入大量資金購置引進。并且隨著產品更迭速度加快以及市場需求日益多元,連接器廠商必須及時更新已有產品線,為不同客戶制定不同解決方案,并不斷提升生產流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才能緊密貼合下游客戶,保證產品競爭力。這都離不開充足的資金保障,也對擬進入企業形成一定壁壘。
(4)客戶壁壘
連接器作為各類電子系統不可或缺的基礎元件,其性能、品質好壞將影響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及運行效率。故下游客戶比如工業控制、汽車類客戶對連接器廠商設置了嚴格的供應商資質認定,通過審廠等方式確保供應商技術實力、生產條件、制造設備、工藝流程、質量管理等各方面符合要求,尤其部分汽車廠商安全標準高、認證周期長,且大客戶為保證產品品質穩定,通常不輕易更換供應商。這種嚴格的供應商認證機制及長期策略合作關系,對擬進入企業形成了較強的客戶壁壘。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2-2028年連接器行業運行態勢分析與前景預測咨詢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