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電子化學品行業未來發展態勢及下游應用面臨的機遇挑戰壁壘構成
1、濕電子化學品行業基本情況
濕電子化學品位于電子信息產業偏中上游的電子專用材料領域,是精細化工和電子信息行業交叉的領域,上游是基礎化工產業,下游是電子信息產業,其行業特色充分融入了兩大行業的自身特點,具有品類繁多、工藝條件苛刻、技術門檻高、產品附加值高、資金投入量大等特點。
2、濕電子化學品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態勢
(1)全球濕電子化學品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態勢
濕電子化學品的產生與發展與集成電路產業密切相關。20世紀60年代起,大規模集成電路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相繼出現,對集成電路制造用化學試劑要求更高,濕電子化學品也就在這一市場需求變化背景下應運而生,并逐步滲透至顯示面板、太陽能光伏等領域。
目前,全球濕電子化學品技術發展重心仍集中于大規模集成電路應用領域,制備G1至G5等級濕電子化學品的技術已經成熟。隨著下游半導體、顯示面板、太陽能光伏等產業的快速發展,濕電子化學品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度,全球使用濕電子化學品的總量達到458.3萬噸,其中集成電路領域用濕電子化學品需求量達到209萬噸,新型顯示領域用濕電子化學品需求量達到167.2萬噸;未來,全球濕化學品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來源于多座晶圓廠的建成投產及OLED面板產業的發展,預計到2025年全球集成電路領域用濕化學品需求量將增長至313萬噸,顯示面板用濕化學品將增長至244萬噸,濕電子化學品總需求量則將達到697.2萬噸。
市場格局方面,歐美傳統老牌企業市場份額約為31%,日本企業市場份額約為29%,韓國、中國大陸及中國臺灣地區的市場份額合計約為39%,其他國家、地區市場份額約為1%。近年來,韓國、中國大陸及中國臺灣地區在大尺寸晶圓、高世代液晶面板、OLED面板等新興應用領域市場份額大幅增長,當地濕電子化學品企業的生產能力、技術水平及市場規模都得到快速發展,替代歐美、日本同類產品趨勢明顯。
(2)我國濕電子化學品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態勢
我國濕電子化學品產業起步較晚,2006年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目前國內濕電子化學品生產企業約有40多家,其中部分領先企業的生產、檢測、提純和容器處理的技術已經達到國際標準,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全球話語權穩步提高。
一方面,在5G、物聯網、智能汽車、云服務等下游旺盛需求的驅動以及相關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并依托我國的人力成本優勢,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持續向我國轉移,中資、外資半導體企業紛紛在中國大陸投資建廠,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另一方面,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中國大陸廠商的傾力投資,中國大陸顯示面板產能自2011年以來快速攀升,產能占比逐年遞增。
我國半導體及顯示面板領域的快速擴張和持續的產能轉移帶動了濕電子化學品行業需求量快速增長。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度,我國濕電子化學品行業總計需求達213.52萬噸,與上一年度相比增加了36.58%,且未來幾年將有大幅度的提升,預計到2025年國內濕電子化學品市場需求將增長至369.56萬噸。
我國大陸地區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及太陽能光伏三大應用領域對濕電子化學品需求規模統計及預測如下:
數據來源: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普華有策
盡管國內濕電子化學品近年來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整體技術水平與海外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下游三大應用領域中高端產品的國產化率仍有待突破。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數據顯示,我國集成電路用濕電子化學品整體國產化率35%,12英寸晶圓28nm以下先進技術節點制造所用的功能性濕電子化學品基本依賴于進口;顯示面板用濕電子化學品整體國產化率亦不足40%,高世代顯示面板用銅蝕刻液及銅剝離液國內企業實現了小批量供應,但與需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OLED面板用銀蝕刻液仍全部依賴進口。
因此,我國高端濕電子化學品國產化替代市場非常廣闊,國內廠商如果能夠在高端領域實現技術研發的突破,將有望在國產替代進程中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3、行業下游情況
(1)半導體領域濕電子化學品需求
根據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統計,2021年度,中國集成電路晶圓制造用濕電子化學品市場規模為38.3億元,較2020年增長16.8%;2021年度,集成電路封裝用濕電子化學品市場規模為13.8億元,較2020年增長11.3%。
截至2021年末,我國已量產、投產、在建的12英寸晶圓制造線累計超40條,2021年已量產的12英寸晶圓制造線平均月產能147.5萬片,同比增長12.6%;已量產、投產、在建的8英寸晶圓制造線累計超30條,已量產產線平均月產能134.7萬片,同比增長7.2%。目前我國仍有多條12英寸晶圓制造線和8英寸晶圓制造線在建,預計到2025年我國12英寸晶圓平均產能將達到246萬片/月,8英寸晶圓平均產能將達到163萬片/月。
隨著晶圓制造產能的高速擴張、晶圓制造工藝的不斷提升以及先進封裝技術應用的不斷加強,我國集成電路用濕電子化學品的需求量也將不斷增加,預計2025年我國集成電路用濕電子化學品市場需求和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106.94萬噸和69.8億元。此外,由于12英寸晶圓產線對濕電子化學品的需求量較8英寸/6英寸產線有明顯提升,未來隨著我國12英寸晶圓產能占比的逐步提升,集成電路用濕電子化學品需求量有望進一步增長。
數據來源: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普華有策
(2)顯示面板領域濕電子化學品需求
隨著顯示面板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顯示面板用濕電子化學品的需求量也呈高速增長趨勢。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顯示面板用濕電子化學品市場需求和市場規模分別為77.8萬噸和62.3億,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149.5萬噸和126.5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普華有策
4、行業面臨的機遇
(1)國家產業政策的有力支持,為濕電子化學品行業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濕電子化學品行業是我國產業政策重點支持發展的行業之一,近年來我國先后發布了《十三五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原材料工業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關于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21年版)》等一系列產業政策,不.斷加大對濕電子化學品行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一系列鼓勵行業發展、促進行業需求的國家政策,為濕電子化學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2)下游半導體和顯示面板行業快速發展,為行業的擴張和升級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一方面,在5G、物聯網、智能汽車、云服務等下游旺盛需求的驅動以及相關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并依托我國的人力成本優勢,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持續向我國轉移,中資、外資半導體企業紛紛在中國大陸投資建廠,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另一方面,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中國大陸廠商的傾力投資,中國大陸顯示面板產能自2011年以來快速攀升,產能占比逐年遞增。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度,我國TFT-LCD面板產能達到20,489萬平方米,較2020年增長16.4%,預計2025年將達到28,633萬平方米:2021年度,OLED面板產能960萬平方米,隨著多條在建產線產能的投產,預計2025年將猛增至3,428萬平方米。半導體及顯示面板持續的產能轉移為我國濕電子化學品行業的擴張和升級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3)我國高端濕電子化學品國產替代市場空間廣闊,國產化率有望進一步提高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數據顯示,我國集成電路用濕電子化學品整體國產化率35%,12英寸晶圓28nm以下先進技術節點制造所用的功能性濕電子化學品基本依賴于進口;顯示面板用濕電子化學品整體國產化率亦不足40%,高世代顯示面板用銅蝕刻液及銅剝離液國內企業實現了小批量供應,但與需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OLED面板用銀蝕刻液仍全部依賴進口。因此,我國高端濕電子化學品國產化替代市場非常廣闊,國產替代需求強烈。
目前,我國正在逐步實現高端濕電子化學品的國產化。隨著國內部分濕電子化學品企業在研發技術、生產工藝、產品品質等方面的技術突破,憑借快速的服務響應、本土化生產的性價比優勢以及穩定的供貨能力,濕電子化學品領域高端市場的國產化率有望進一步提高。
(4)半導體領域受到國際技術封鎖,為國內濕電子化學品企業提供了難得的市場機遇
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開始對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技術封鎖、出口管制、貿易制裁等措施,重點打壓我國芯片行業最薄弱的半導體制造環節。在此背景下,出于供應鏈安全角度考慮,國內半導體制造廠商對關鍵原材料的國產化需求正在提速,這為國內濕電子化學品企業提供了難得的市場機遇。
5、行業面臨的挑戰
(1)與國際龍頭企業仍存在一定差距
國際濕電子化學品龍頭企業通過多年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掌握了先進的技術與生產工藝,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從整體來看,我國濕電子化學品廠商在產品種類、研發技術、生產工藝等各方面與國際龍頭企業仍然存在較大差距,需要通過不斷的加強自身的技術實力、豐富產品品種、提高生產工藝,利用本土化的優勢和有利的政策環境,早日實現技術趕超。
(2)行業內企業普遍規模較小
濕電子化學品兼具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與人才密集型的特點,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購置設備和研發支出。國內濕電子化學品廠商的整體規模較小,導致在研發投入、產業發展等方面能力也較為薄弱,與國際先進水平進一步擴大。
(3)環保與安全生產相關運營成本增加
隨著環保及安全生產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相關監管措施日趨嚴格,濕電子化學品生產企業在安全、消防和環保方面的投入不斷增加。這些措施在提高社會效益、規范市場環境及提高行業準入門檻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6、市場進入壁壘
(1)資質壁壘
濕電子化學品大部分產品為危險化學品、易制毒化學品或易制爆化學品,近年來我國對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執行嚴格而完善的行業管理體系,《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易制毒化學品購銷和運輸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都對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執行強制性的許可制度,需取得各類生產經營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才可進行生產經營。因此,濕電子化學品行業具有較高的資質壁壘。
(2)技術和經驗壁壘
濕電子化學品行業具有工藝條件苛刻、技術門檻高等特點,屬于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一方面,濕電子化學品行業對產品品質、純度有著極為苛刻的工藝要求,需要生產企業在工藝流程、生產設備、生產的環境控制、包裝技術等方面都達到較高水平,具備較高的技術門檻;另一方面,功能性濕電子化學.品生產工藝更為復雜,其配方的形成需要企業有豐富的行業經驗,通過不斷的調配、試制及測試才能完成,高度依賴生產企業的技術實力、技術儲備與生產經驗。因此,濕電子化學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和經驗壁壘。
(3)規模和資金壁壘
大型濕電子化學品生產企業憑借規模優勢,可以在生產效率、采購成本和綜合服務等方面建立起較高的競爭壁壘。一方面,濕電子化學品的生產環境需.要進行無塵或微塵處理,制備高端濕電子化學品需要全封閉、自動化的工藝流程,在安全生產、環保設備、生產工藝系統、過程控制體系以及研發投資等方面要求較高;另一方面,下游客戶對濕電子化學品的產品品質要求較高,且需要不同品類的產品以滿足其不同的功能需求,如果無法實現規模效益,就不能滿足客戶多樣化的產品需求。因此,濕電子化學品企業如果要進行規模化生產,需要在設備、研發和技術等方面投入較大的資金,對于潛在競爭對手具有較高的規模和資金壁壘。
(4)客戶壁壘
濕電子化學品作為電子行業濕法制程的關鍵材料,下游客戶對濕電子化學品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和供貨能力十分重視,常采用認證采購的模式,需要通過現場考察、送樣檢驗、技術研討、需求回饋、技術改進、批量論證等嚴格的篩選流程,而在大規模集成電路、高世代顯示面板和柔性顯示面板等高端應用領域的要求更加嚴格,順利通過客戶認證通常需要1年半到2年時間。因此,濕電子化學品供應商通過下游客戶認證后,通常會形成穩定的合作關系,具有較強的客戶粘性,對于潛在競爭對手具有較高的客戶壁壘。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2-2028年濕電子化學品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