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環保治理行業發展概況及面臨的機遇挑戰
1、畜牧業環保治理行業概況
(1)畜牧業環保治理需求刻不容緩且總量較大
目前,畜牧業已成為我國主要水污染物排放行業之一。畜牧業飼料加工、養殖、屠宰、肉類食品加工等各產業鏈環節均會產生高濃度有機廢水、有機固廢、廢氣等大量污染物,具備污染面積大、成分復雜、有機濃度高等特征。
目前,我國畜禽養殖環節和屠宰及肉類加工環節污染源排放現狀如下表所示: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整理
為防治畜禽養殖業的環境污染,專業的畜牧業環保治理需求刻不容緩。隨著我國規模化養殖和畜禽屠宰及專業化分工程度逐步提升,污染排放呈現集中且成分復雜的特征,導致直接排放或自然處理模式無法簡單適用,這就要求環保工程建設、項目運營及環保處理裝備必須根據畜牧業污染物的特征,開展專業處理,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2)畜牧業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環保友好是必然要求
畜牧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在高效與安全產出的同時,實現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發展。
1)生豬和家禽養殖方面,規模化水平仍存提升空間,帶動環保處理新增需求落地
生豬規模化養殖發展較快,仍存在較大提升的空間。近年來,受國家大力扶持建設標準化養殖場及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正常生產的影響,規模較小的養殖企業或散戶持續出清,頭部企業產能擴張。從散戶數量來看,散戶整體呈現退出生豬養殖行業趨勢,但目前仍占據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從養殖規模化率來看,生豬養殖規模化率盡管已從 2012 年的 38%較快上升至 2021年的 60%,距離《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提出 2025 年規模化養殖率達到 65%的要求以及歐美發達國家水平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在政策的鼓勵與支持下,國內規模企業及養殖場將依托先進養殖技術及生產成本與融資成本優勢,持續投資擴張規模化養殖產能。規模化畜禽養殖受配套耕地限制,還田利用實現難度相對較高,特別是南方水網地區等環境敏感區環境保護壓力較大,往往需要配備專業化環保處理系統。隨著生豬與家禽養殖企業養殖場新建投資需求落地,畜禽養殖污染專業化環保處理需求將不斷提高,尤其是畜禽養殖廢水處理系統建設需求。
2)牛養殖方面,規模化牛養殖場擴張趨勢明顯,推動環保處理需求提升
我國牛肉和乳制品自給率提升空間較大。伴隨著居民膳食消費結構優化,我國牛肉、牛奶產量呈現增長態勢,但由于我國牛養殖產業起步相對較晚,自給規模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很大一部分通過進口得到滿足。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10 年至2021年,牛肉進口量從 2 萬噸增長至233萬噸,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6月中國牛肉進口量115萬噸,同比增長1.7%。乳品進口量 87 萬噸增長至395萬噸。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6月中國乳品進口量178萬噸,同比減少18%。農民日報《多路徑助推肉牛產業穩定發展》、劉長全《2021 年中國奶業經濟形勢回顧及 2022 年展望》資料顯示,我國牛肉自給率、奶源自給率分別為約 76%(2020 年)和 65.3%(2019 年),距離我國發布的《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 2025 牛羊肉自給率保持在 85%左右和奶源自給率保持在 70%以上的目標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此外,肉牛方面,肉牛規模化養殖提升空間較大,我國當前仍處于以散養為主的牛肉供給模式,規模發展提升趨勢明顯。原料奶方面,我國下游乳制品市場需求升級帶動高端原料奶需求提升,大型牧場投建需求隨之提升。
因此,在肉牛養殖產值較快提升和奶業全面振興的背景下,規模牛養殖場投建發展勢在必行,將為牛養殖環保治理市場的快速發展提供動力。
3)屠宰廠建設方面,規范發展及上游產業鏈延伸為環保處理帶來新增量
畜禽屠宰產業規范發展要求提升將為屠宰廢水處理市場帶來新增量。《推進肉牛肉羊生產發展五年行動方案》提出,逐步完善屠宰加工流通體系,促進“運活畜”向“運肉”轉變,就地屠宰場建設需求新增。與此同時,受環保政策趨嚴、上游畜禽養殖環節集約化發展以及“非洲豬瘟”的影響,中小屠宰企業逐漸被清退,規模屠宰企業發展空間較大。因此,現代化規模化屠宰廠投資新建趨勢明顯,對應屠宰廢水環保處理市場亦將擴容,上游養殖環節企業呈現向產業鏈下游擴張趨勢,養殖環保企業可充分發揮自身養殖環節項目經驗積累和客戶資源優勢,拓寬自身服務領域。
4)預制食品加工方面,預制菜方興未艾,為食品加工廢水處理需求提升帶來新動力
隨著餐飲行業增長以及速凍調理食品滲透率提升,我國速凍調理食品行業有望延續成長趨勢。一方面,速凍調理食品主要對接 B 端餐飲客戶,餐飲連鎖化將拉升深加工需求;另一方面,家庭消費趨勢逐步發生轉變,家庭消費傾向于追求烹飪方便,推動預制品、熟食等速凍調理食品需求上升。其中,隨著中式餐飲連鎖化率提升以及餐飲經營成本提升,預制菜賽道將迎來發展機遇。
隨著預制菜生產產能投建及持續運營,食品加工工業廢水處理行業迎來新發展動力。與此同時,畜禽養殖企業加速向食品加工行業下游延伸,為畜牧業環保治理企業在食品加工工業廢水處理領域的發展提供抓手。
(3)環保標準提升和環保監管趨嚴,提標改造帶來環保產業發展新需求
我國畜牧業污染防治環境管理工作起步較晚。2001 年以來,在不同時期,結合環境管理需求,國家相繼出臺了一些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及規范,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監管。但由于畜禽養殖場點多、面廣,且規模化快速發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任務和壓力仍較大,污染治理設施欠賬較多,畜禽養殖污染排放對環境影響依然突出。
一方面,環保標準呈現指標范圍擴大、排放標準提升的趨勢。以養殖環節污染物排放標準為例,我國畜禽養殖行業排放標準仍執行 2001 年制定的排放標準,只對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物等 7 個污染指標提出了排放限值,其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已無法滿足當前水環境管理需求。
生態環境部分別于 2014 年發布的《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中額外將 pH 值、總氮、總銅和總鋅共 4 項指標納入考慮,2018 年發布的《屠宰及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中額外將色度、總氮、總磷共3 項指標納入考慮。許多地方要求養殖場處理出水達到《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 31962)后進入城鎮污水處理廠,該標準對總氮有較高要求。另外,一些省市的畜禽養殖廢水排放地方標準也提出了總氮排放要求。
另一方面,環保標準適用范圍呈現擴大的趨勢。近年發布的國家環保標準和地方環保標準中,都將定義的集約化養殖場/養殖區的規模降低,從而使更多的養殖場/養殖區納入標準的適用范圍中,以對其污染排放進行控制,例如,廣東省和浙江省將規模化養殖場定義為≥200 頭豬。
因此,在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深入的背景下環保監管亦將趨嚴,畜牧業環保治理行業發展步伐將有所加快。畜禽養殖場環保系統全面升級改造或重建需求將逐步釋放,具備技術優勢的環保企業將得到長足發展,畜牧業環保產業將邁向高質量發展。
(4)畜牧業廢水污染負荷高,專業處理需求凸顯,是畜牧業環保治理的重要領域
畜牧業廢水污染物來源廣泛,包括飼料加工、養殖、屠宰、預制食品加工等環節。一般來說,畜禽養殖產業鏈廢水整體污染負荷相對較高,對環境危害較大,通常呈現三大特征:
一是畜禽養殖產業鏈廢水屬于高氮高磷高有機濃度廢水,污染負荷高且處理難度相對較大。以生豬養殖為例,《〈畜禽養殖業污染排放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顯示,養豬場 COD 濃度一般達 5,000-10,000mg/L,氨氮的濃度達 100-600mg/L,高出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平均值數十、數百倍。如處理不及時或處理不當,所產生的氮、磷、有機質等營養物質,在降雨和地形的共同驅動下,在土壤中過量累積或進入受納水體,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
二是畜禽養殖污水產生量大,易造成環境污染。以生豬養殖為例,2019 年薛同宣等《規模化養豬場糞水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文章顯示,水沖洗糞工藝每萬頭豬每日排放沖洗水約 200 噸,年排放約 7.3 萬噸;干清糞工藝每萬頭豬每日排放沖洗水約 100 噸,污水年排放量約 3.65 萬噸,污水產生量較大。
三是污水水質及水量存在差異和波動性,對環保處理系統穩定達標要求較高。養殖場廢水產量及其水質會因畜種、養殖場性質、飼養管理工藝、氣候、季節等情況不同而存在差別;不同的屠宰及肉加工企業由于處理對象、生產工藝、生產管理水平、終端產品的差異會導致單噸原料肉廢水量存在差異。屠宰及肉加工生產的非連續性也會導致廢水量日內變化量亦較大。
針對上述廢水特點,專業的專業廢水處理需求凸顯,具體體現情況如下:
一是,根據畜禽養殖廢水高氮磷、高有機物的特點,單一地采用物理法、化學法或者生物法,較難達到對應的排放標準水質要求。往往需采用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多種技術組合專業化處理畜牧業廢水方能達到相應的排放要求,為畜牧業廢水處理系統建設及專業運營創造市場空間。
二是,2014 年修訂的《環境保護法》要求,建設項目中防止污染的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即“三同時”要求。這要求專業環保供應商具有現代畜牧業環保處理經驗和廢水進水指標預測能力,方能提供較優的綜合工藝設計能力并精準匹配集約化養殖企業廢水處理需求,減少工程返工或短期內提標改造,為具備核心技術的環保企業提供了發展空間。
2、發展機遇
(1)生態文明建設向農業農村領域深化延伸,為環保產業帶來廣闊市場空間
在鄉村振興以及畜牧業現代化綠色發展的背景下,農業農村環保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空間。在國家和地方政策利好密集釋放的背景下,生態文明建設向農業農村領域深化延伸,專業環保服務在推動農村現代化發展等方面的作用將愈加凸顯,農業農村環保產業迎來快速發展黃金期。
(2)農牧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環保專業化處理要求提升
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包括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調控有效。規模化、集中化的適度規模養殖是畜禽養殖業發展的主要趨勢。養殖規模化率和綠色養殖水平要求的提升將為畜禽糞污集中化、高效化處理提供有利發展條件,同時也將進一步促進養殖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環保服務產業的不斷發展。
(3)“雙碳”目標及農村能源轉型發展助推生物質能產業發展
在“雙碳”目標以及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宏觀背景下,從國家部委到地方政府,再到企業,都在圍繞環保和生物質能源產業新一輪發展機遇蓄勢,系列政策的出臺給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推進劑。與此同時,新能源產業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補充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綠色、多元的農村能源體系有望加快形成。
(4)“生態宜居”目標下,農村人居環境專業環保服務提升空間較大
我國農村人居環境總體質量有待提升,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基本生活設施提升空間較大、管護機制有待健全等問題,與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求和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有差距。鄉村振興將“生態宜居”作為重要任務之一,農村人居環境環保產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
3、發展挑戰
(1)農業農村環保治理體系建設和治理能力提升受環保意識影響
盡管我國農業農村環境保護意識日趨加強,相關監管力度不斷加強,環保政策不斷完善,但目前其起步較晚,我國農業農村環保治理意識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先進技術的普及與推廣力度仍有待加強。例如,存在環保固定資產投入以及環保項目日常運維管理不到位的情況,一定程度影響了環保產業的拓展速度。
(2)畜牧業環保較易受下游農牧業周期性波動影響
畜牧養殖廢水處理工程項目的主要客戶為畜牧養殖企業。當市場需求旺盛,養殖業處于經濟上升周期,業主會積極擴建或新建養殖場,環保工程建設需求提升。當市場供給過剩,養殖業面臨下行周期時,業主投資意愿下降,環保工程建設需求隨之放緩。畜牧養殖廢水處理工程項目需求受下游行業投資周期影響。近幾年生豬價格波動相對明顯,客戶需求隨之波動,考驗環保服務供應商的自身抗風險能力、優質客戶的把握能力以及處理需求縱深覆蓋滿足能力。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2-2028年畜牧業環保治理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