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滲析行業內企業的競爭及發展趨勢主要壁壘構成
1、電滲析行業內企業的競爭
電滲析技術雖然發展歷史較長,但初期主要集中于苦咸水淡化、海水淡化及中水回用,存在膜材料性能差、膜組器制備技術簡陋、工藝設計不合理、運行不穩定、操作維護不便利及售后服務勞動強度高等弊端,20 世紀 90 年代由于反滲透技術的興起,大多數企業放棄了電滲析技術,且電滲析領域在技術、市場、人才和管理等方面具有較高壁壘,因而僅有極少數具備較高綜合實力的企業能夠建立完整的電滲析技術應用業務體系。
美日歐等國家、地區代表型企業包括 Suez、Evoqua、Eurodia 等,他們在技術、資金和品牌等方面優勢明顯,但其國內基礎制造企業較少,新興應用場景未得到有效開拓,電滲析技術沒有足夠的應用空間。而國內廠家得益于國家政策支持、產業鏈的整合、相關技術的發展、下游基礎制造業的蓬勃發展,在應用場景的拓展、成本控制、服務響應速度等方面,較之于國外品牌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應用領域不斷開拓
電滲析技術初期主要應用于苦咸水淡化、海水淡化、飲用水制取等。從 2010年至今,隨著我國電滲析技術的不斷突破和高性能離子交換膜逐漸實現自主生產,電滲析技術憑借濃縮無機鹽及物料脫鹽的高效、節能、三廢少、占地少等優點以及雙極膜電滲析等新型電滲析技術的發展,可應用的領域不斷拓展,逐步廣泛應用于新能源鋰電、食品、醫藥、生物、冶金、化工、造紙、印染、電子及半導體、有機硅、電力、粘膠纖維、石油煉化等行業。
(2)雙極膜電滲析技術不斷創新發展
20 世紀 80 年代到 90 年代末,電滲析技術受到反滲透、納濾等新技術的沖擊,只用作水處理項目中的預處理工作,導致其發展緩慢。21 世紀前十年,雙極膜技術的引進并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應用,在優化傳統工藝過程和革新工藝過程中發揮了獨到的作用。它的出現改變了傳統工藝分離和制備過程,能夠在不引入新組分的情況下將溶液中的鹽轉化為對應的酸和堿,為新能源鋰電、生物醫藥、化工、食品、冶金、稀土、硅及半導體等行業的廢鹽處理難題提供了新的解決路徑。雙極膜技術具有獨特性且較難替代,現階段市場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未來雙極膜滲析技術將會逐步完善、廣泛應用。
(3)從單一技術向多種技術耦合的方向轉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于生活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科技快速發展,食品醫藥、化工、半導體、新能源鋰電等行業突飛猛進,因而也帶來更多工業綠色生產、物料循環利用和廢水清潔處理的需求。由于新興工業工藝復雜,消耗化學品種類多,產生廢水也比較復雜,靠單一技術或者傳統廢水處理工藝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工業發展的需求,必須對現有的工藝進行創新集成,采用多種工藝耦合處理的方法,才能實現不同組分分離,分類回收,或者達標排放,從而實現循環經濟,促進各行業可持續發展。因此,行業發展趨勢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耦合工藝,將離子交換、蒸發、結晶、電滲析、納濾、超濾、微濾、反滲透等多種處理工藝耦合進行綜合處理。
(4)從材料性能提升向應用技術創新方向轉變
電滲析技術發展至今,目前其上游的核心材料之一離子交換膜的制造技術和性能已經達到穩定期。在膜技術上,短期內發生重大技術迭代的風險較小,因此,前沿電滲析企業主要專注于電滲析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開發和落地運用,通過對下游應用場景實際情況分析、設計、試驗,最終實現大規模應用。目前電滲析技術的研究發展趨勢在逐漸從對膜性能的提升轉變為對電滲析應用技術的不斷創新。
3、行業的主要壁壘
(1)人才壁壘
高素質的研發、設計、生產、調試、售后服務、技術支持及管理人員都是行業內經營成功的關鍵因素。在電滲析應用設備的提供過程中,從設計到實施的各個環節會涉及到物理、化學、電學、電化學、流體力學、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分離工程、電氣自動化等諸多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不但需要學習了解客戶的生產工藝,精通電滲析及各種耦合分離技術,掌握物料衡算,還需具備能把電滲析應用技術嵌入到客戶生產工藝的能力,確保設備經濟、穩定、連續運行。企業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一支完整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實施、管理等隊伍。電滲析行業中培養初級人才普遍需要 3-5 年時間,培養高級人才則需要 10年以上時間,且需要大量案例去學習、鍛煉、實踐、試錯。
目前行業內專業人才稀缺,電滲析技術企業沒有技術過硬的核心團隊支撐將難以在快速發展的行業中長久立足。因此,電滲析行業的人才壁壘較高。
(2)技術壁壘
電滲析產業鏈主要包括離子交換膜研制、膜組件生產、電滲析設備制造和電滲析技術應用等環節。
離子交換膜是國家鼓勵發展的新材料,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 年版)》,“雙極膜電滲析膜”連續 5 年納入《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目錄》,高性能離子交換膜的研發和生產需要深厚的技術沉淀。尤其是雙極膜生產技術,要在一張膜里面集中三個功能層,實現長壽命(不低于 2年)、高效率(水離解效率不低于 99%)地工業酸堿制備應用的難度較大。因此,雙極膜的工業制造技術,是現代功能分離膜工業領域的三大制高點之一。國家科技部、工信部已經多次立項,對雙極膜的研發和產業化予以支持。
電滲析應用技術涉及電學、電化學、物理、化學、機械、流體力學、材料等學科,理論相對復雜,任何改進或者提升需要長時間摸索和驗證。在經過大量膜及工藝開發,論證技術和經濟可行性基礎上,電滲析設備廠家根據分離提純度或者資源化或者出水水質的要求需要選擇不同的離子交換膜及電滲析設備,并對工藝、設備、配電、自動控制等進行設計,根據客戶生產工藝、物料平衡、地域特點、行業要求及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電滲析應用工藝及設備。上述工藝、設備和設計是電滲析技術應用企業經過長期實踐與專業專注技術研究才能獲得,涉及多項專利技術,較難進行模仿,技術壁壘較高。
融會貫通離子交換膜制備技術和電滲析應用技術是持續發展的核心,如果新公司沒有足夠的沉淀時間,沒有技術積累和團隊培養,很難對膜、設備和應用技術的研發、生產及選型、工藝流程設計、物料衡算、設備選型及設計等進行判斷選擇及優化,對流量、壓力、電導率、溫度、pH、電壓、電流、液位控制等工藝及參數進行綜合設計與優化。
目前國內有多家電滲析設備企業,但大多數電滲析設備企業集中于產業鏈中游“設備組裝廠”的角色,很難根據客戶的需求而進行差異化的定制,僅有少數企業具備高性能離子交換膜的生產能力和電滲析技術的應用能力。
(3)資金壁壘
電滲析行業知識、技術密集程度較高,其膜材料、組件、設備的研發和生產需要大量投入,其應用工藝技術和工藝開發需要企業持續進行研發方面投入;同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為客戶墊付一定資金。這些對電滲析技術企業提出了較高的資金需求。
(4)經驗壁壘
電滲析設備的優劣,對于整個工業生產流程能否安全、穩定、高效、經濟的運行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客戶在選擇提供電滲析設備的供應商時非常謹慎,十分關注供應商以往實施類似項目的經驗,供應商以往實施項目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其將來獲得新客戶的能力。
對于新進入該行業者,若不具備多年實踐、積累不同項目的經驗,較難得到客戶認可。又由于電滲析的技術壁壘較高,短期獲得市場認可的可能性較小,從而阻擋了一大批新進入者。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2-2028年電滲析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